-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成功和失败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释义】东隅:日出的地方,借指清晨。桑榆: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借指黄昏。早上失去了,晚上又补回来。比喻开始虽然失败了,最终将取得成功。 【例句】看着失而复得的重要材料,他长吁了一口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水中捞月一场空 【释义】比喻做事情应符合实际,否则会白白浪费精力,一无所获。 【例句】通讯员报告:“鬼子是水中捞月一场空,什么线索也没找到,乡亲们…- 0
- 0
- 458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才能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 【释义】要想成为天才就要不断地学习,知识的掌握需一点一滴地积累。 【例句】“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人贵在勤奋,懒惰的人是最没出息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 【释义】想建成高楼大厦,需要从打基础开始做起。指要成大事,必须打好基础。 【例句】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是老师给他们打基础,他们谁能一下子跳到半天里去?(张石山《青石沟出了真秀才》三)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 0
- 0
- 360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机智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暴风吹不倒昆仑山,困难吓不倒英雄汉 【释义】比喻英雄好汉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 【例句】经过几次战斗的洗礼,使雷同更坚强了,从来就是“暴风吹不倒昆仑山,困难吓不倒英雄汉”。 深水莫畏渡,事难莫停步 【释义】比喻事情无论多难也不要轻言放弃。 【例句】炸掉这座钢筋混凝土桥是个艰巨的任务,中国有句话:深水莫畏渡,事难莫停步,无论如何,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两军相向勇者胜 【释义】双方交战时,勇敢…- 0
- 0
- 326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谦虚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释义】有了成就之后,谦虚的人继续前行,不断进取;骄傲的人只会安于现状、止步不前。 【例句】公司有了现在的基业很不容易,“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作为领导不仅要守住现有成果,还在大胆创新,再创辉煌。 要有天大的智慧,不要有黄豆大的骄傲 【释义】指智慧多多益善,而一点点的骄傲也是不可取的。 【例句】俗话说:“要有天大的智慧,不要有…- 0
- 0
- 451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财富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黄金有价人无价 【释义】指人是无价之宝,比黄金更可贵。 【例句】沦湿了衣裳事小,冻坏亲人事大。常言说:“黄金有价人无价。”(清·无名氏《寄生草》曲) 钱财入手非容易,失时方知得时难 【释义】方:才。指钱不是很容易就到手的,失去时才会真正体会到它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惜钱财,不要浪费。 【例句】一个月的工资几天就花光了,“钱财入手非容易,失时方知得时难”,都是怪自己大手大脚。 钱能成事,也能坏事 【…- 0
- 0
- 412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时间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释义】不要虚度光阴,青春流逝,一去不返。比喻光阴短暂,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 【例句】校长和蔼可亲地对全体同学说:“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分钟。” 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 【释义】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就不可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例句】年轻时总觉得时间还长着呢!没有深刻地体会到“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的含义,…- 0
- 0
- 408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勤劳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不上树摘不到芒果,不流汗哪能学到本领 【释义】指不付出艰苦劳动,就不会有什么收获,也学不到真本领。 【例句】阿姨说:“你刚吃了几天苦就叫冤,常言道:‘不上树摘不到芒果,不流汗哪能学到本领’。一定要有恒心,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理发师。” 不怕慢,只怕闲 【释义】指不停地劳动和工作,即使动作慢收获也很大,而闲着不做,自然会一无所获。 【例句】俗话说:不怕慢,只怕闲,骄傲的兔子终于被有韧性的乌龟打败了。…- 0
- 0
- 493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守法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造法容易执法难 【释义】比喻颁布一条法律并不困难,要想彻底地实行它却不那么容易。 【例句】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警察们都几天没合眼了,造法容易执法难,他们是最辛苦的人。 鱼逃得过鱼网,人逃不过法网 【释义】鱼被捕到,可能侥幸逃脱;人若犯法,却难逃法网,终会遭受严惩。正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例句】做人一定要行得端,走得正,不要干解犯法律的事,鱼逃得过鱼网,人逃不过法网,犯了罪必定会受到惩罚。…- 0
- 0
- 368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做官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新官上任三把火 【释义】指新上任的官员为了笼络民心,建立威望,总是尽力做顺应民意之事。也比喻人刚开始做事时,热情高涨。 【例句】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嫂第一顿饭就做的这么出色!(梁斌《翻身记事》三七)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释义】为官不替百姓做事,既愧于百姓,又愧于官职,倒不如做一名普通百姓。 【例句】张县令这个昏官可谓老少皆知,连小孩看见他都边说边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0
- 0
- 465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爱国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释义】指国泰民安时不要忘记曾经存在的危险,国家治理好了也不要忘记还可能出现战乱。 【例句】虽然现在我们欣逢盛世,但要记住“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千万不可放松警惕。 安乐须防患难时 【释义】指在安宁平静的日子里,需要防备意外之事。告诫人们在顺境中也要以防不测。 【例句】天有不测风云,“安乐须防患难时”,此乃明智之举。 不怕头断身裂,爱国志坚如铁 【释义】强调爱国之心钢铁…- 0
- 0
- 335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理想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释义】人只要心中有理想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例句】一个人应从小立下自己的雄心壮志,常言道:“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只要不断奋斗,一定会成功。 精神生活充实的人,一定是有理想的人 【释义】指有理想的人,总是在努力争取生活的质量,精神上也是充实的。 【例句】为了能买一套房子,丈夫整日奔波,可他看上去依旧精神焕发,可真应了一句话:精神生活充实的人,一定是有理想的人。 没有高…- 0
- 0
- 376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教育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小 【释义】指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例句】俗话说:“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小”,娃都七、八岁了,该送到学校识字了。 鼓不打不响,事不做不成,人不学无术 【释义】指鼓只有敲打才响,事情要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人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技能。 【例句】常言道:“鼓不打不响,事不做不成,人不学无术”,难道你就眼看着亲侄子小小年纪在外面…- 0
- 0
- 391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尊师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天地为大,亲师为尊 【释义】指世间最大的是天地,最应该尊敬的是父母亲和师长。 【例句】“天地为大,亲师为尊”,在我心目中,老师和父母是一样可亲可爱可敬。 徒弟学问靠老师,灯的明亮靠灯油 【释义】指青少年学习知识主要靠老师引导,才能学多、学精。 【例句】父亲紧握王老师的手,说:“老师,常言道:徒弟学问靠老师,灯的明亮靠灯油,俺家孩子就交给您了,您多费心了。” 爱徒如子,尊师如父 【释义】爱护徒弟象爱…- 0
- 0
- 425
-
小学生谚语大全:关于学习的谚语(附释义和例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释义】破:突破、超过。指读书越多,写文章就好象有神来之笔一样得心应手,很快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例句】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便指的是学习。(茅盾《杂谈思想与技巧、学习与经验》)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释义】指读书必须要全神贯注,心领神会,才能全面掌握。 【例句】人常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哪一样不到都不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释义…- 0
- 0
- 463
-
「中国俗语故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
一直有句俗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关于这个俗语的故事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由来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 0
- 0
- 340
-
「中国俗语故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有位名叫田登的太守,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心眼,心胸十分狭隘。因为田太守的名字里有一个“登”字,所以他就把这个字独占了。任何人都不许说半个“登”字,并且和“登”字读音相同的字也不准用。只要让田太守听到有人用“登”这个字,就是对他的不敬,一律重罚,轻者挨几十大板,严重的还会判刑。 有一次,田登在屋子里踮起脚够柜子上的一个东西,怎么努力都够不着。正在这时,…- 0
- 0
- 726
-
「中国俗语故事」种花一年,看花十日的故事
种花一年,看花十日的故事 宋朝年间,江南平江府有个长乐村,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秋先的老人家。秋先从小就喜欢花,长大后到处买花、种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因此大家都叫他“花痴”。只要看到好花,无论多少钱,他都要买下来,偶尔得到奇花异草,他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欢喜。时间一长,秋先的院子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大花园,里面百花争艳,应有尽有。 秋先十分用心呵护自己的花,早晚各浇一次水,按时施肥。那些花儿也给了秋…- 0
- 0
- 599
-
「中国俗语故事」照葫芦画瓢的故事
照葫芦画瓢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名叫陶谷的人,才学匪浅,会作诗也能写文章。他和北宋的创始人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一起在前朝做官,后来赵匡胤发动兵变,自己做了皇帝。北宋建立之初,陶谷曾经帮赵匡胤化解过一次危机,不过赵匡胤并没有因此给陶谷升官,还让他担任原来的官职,在翰林院负责一些文字工作。 “钦赐翰林院”匾额,在“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内。 陶谷就这样在翰林院干了几年,他觉得自己光是写写文章有些大材小…- 0
- 0
- 421
-
「中国俗语故事」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 北宋时期,王安石担任宰相,对国家的一系列法律进行了一场变革。王安石本打算通过变法来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一些,然而,他的变法却触动了某些国家权贵的利益,遭到干涉和阻挠,最后还是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去了宰相的职位,到江宁担任知府。王安石乘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并没有用官船,而是换上便装赶路。开船之前,王安石对手下人说:“如今我已经不当宰相了,如果路上停靠码头时,有人打听我…- 0
- 0
- 644
-
「中国俗语故事」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
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 鲁穆公当皇帝时,瞧不起和鲁国相邻的齐国,也不想与齐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他想与晋国、楚国结盟,因为晋、楚两国实力强大,鲁穆公希望自己国家有难时,晋国和楚国可以出兵相助。 鲁穆公把大臣召集到一起开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打算派两个人到晋国和楚国做官,以便将来可以得到两国的援助。这时,有一位大臣劝说鲁穆公:“大王,我们知道越国的人都十分擅长游泳,如果我们这里有人掉进河里,派人前往越…- 0
- 0
- 781
-
「中国俗语故事」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耿弇(yǎn)是东汉时期的开国名将,深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耿弇从小就对领兵打仗之类的事情很感兴趣,并且熟读兵书,有勇有谋。在刘秀还未建立东汉时,耿弇就投奔了刘秀,为刘秀建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22岁他就被封为将军,统领千军万马。 东汉建立之初,耿弇奉命讨伐占领山东青州的张步。张步非等闲之辈,他占领青州十三个城市,兵强马壮,手下也有很多得力的干将。张步将几个重要城市设下重兵,就等…- 0
- 0
- 467
-
「中国俗语故事」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
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们把鲁班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鲁班一生收了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这个小孩因为出生在泰山脚下,父母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泰山。泰山从小就很喜欢木工,拜了鲁班做师父后,平日…- 0
- 0
- 401
-
「中国俗语故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故事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西北部)抵抗曹操失败,一路南下,十分狼狈。 军师诸葛亮见形势危急,便对刘备说:“主公,如今形势对我军不利,请允许我到东吴请求救援。”刘备答应了。 诸葛亮来到东吴见到孙权后,用激将法劝说孙权:“现在天下大乱,您占据江东,我家主公率领人马与曹操在中原作战。如今曹操势力强大,南下取得荆州,就要称霸天下了。” 孙权说:“我倒是听说你家主公刘备在和曹操的战争…- 0
- 0
- 376
-
「中国俗语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唐公房的人,是汉中地区的一个小官。有一次,唐公房在回老家探亲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自称已经修炼成仙,掌握了各种法术,无所不能。唐公房希望仙人能够收自己做徒弟,他怕仙人不答应,特地赶回家拿来了很多水果给仙人吃。 仙人被唐公房的诚意打动,把唐公房领到一座山上,给了唐公房一颗仙丹。唐公房服用仙丹之后,不但能听懂动物说话,走路速度也变得很快,只要一会儿的工夫他…- 0
- 0
- 408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