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马钧制造指南车
指南车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四千多年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黄帝制造指南车辨别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后来,东汉的伟大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方法失传了。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指南车只是一种传说中的东西。 今人复原的指南车模型 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机械大师马钧在魏国作给事中官,他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 童画- 0
- 1
- 446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中医药学与《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有雨湖传说、死人诊活、巧用炼金术等,其中雨湖传说与他出生有关,相传李时珍出生那年,他的父亲在湖边打鱼,得石头雨湖神提醒后回到家中,而李时珍刚好落地,于是起名为石珍。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中医药学与《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明朝时,太和山五龙宫(武当山)上产一种叫做“榔梅”的果子。五龙宫的道士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圣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童画- 0
- 0
- 996
-
《梦溪笔谈》与 《天工开物》分别是谁写的?
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北宋时期的沈括和明朝末年的宋应星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俩各自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堪称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两颗灿烂的明珠。 沈括又叫沈存中,公元1031年出生在杭州钱塘,父亲是个中等的官儿,常随朝廷调遣,带着一家人走南闯北。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加上他的母亲知书达理,教子有方。沈括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他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母…... 童画- 0
- 0
- 1.1k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哪些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中,除造纸术是在汉代发明的以外,其余三项,尽管有的从它的起源来说可以追溯到更早,但是作为成熟的可供实用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历史上隋唐宋元这一时期创造和推广使用的。这也说明了这一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当时的中国遥遥领先地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 让我们先来看看纸的发明。 大约在3500年前,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 童画- 0
- 0
- 595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在北宋的一个印刷铺子里,有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叫毕昇,他经验非常丰富,印了许多年的书。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毕昇纪念馆内的雕像 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毕昇发现了雕版印刷的一个缺点,印一页书,须先把字雕刻在一块木板上,印几页就刻几块木板,不但雕刻麻烦,存放也不方便,而且一旦出一个错字,就需要重新刻一块木板,很是费时费力。而且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毕昇一直琢…... 童画- 0
- 0
- 1.8k
-
科学趣味故事:大炮报废的奥秘——氢脆现象
一门崭新的大炮用不了多久就得报废,这是在18世纪初,法国军队遇到的一桩伤透脑筋的怪事。有的甚至在发射时炮筒就炸裂开来,造成炮毁人亡的惨剧。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国家也在出现。 人们无法找出其中的原因。专家们被请来了,他们成百次地研究大炮的制造、材料,核对各种数据,改进设计,但仍然无果而终。 事情被拖到19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圣·克·德维尔的工程师被专门请到法国大炮制造厂“攻关”。经过多年研究之后,他和助手…... 童画- 0
- 0
- 736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没有污染的新能源——潮汐能
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依靠煤和石油来取得的。但煤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大气污染。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使用洁净而不产生污染的新能源。其中,大海中的潮汐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它洁净、便宜,来源广泛,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没有污染的新能源——潮汐能。 趣味故事阅读: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 童画- 0
- 0
- 710
-
为什么说是蛙腿引出了伏打电池的发明?
1786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教授伽伐尼正在实验室里做解剖实验。只见他用解剖刀熟练地将一只用于实验的青蛙的腿部切开,再用刀尖一剔,剥出腿部的神经。就在这时,他发现蛙腿一阵阵痉挛,快速地一张一弛,抽搐个不停。伽伐尼觉得奇怪,又一连切开几只青蛙的腿部,每只都一伸一缩地抽搐着。伽伐尼停下手中的活,苦苦思索起来,是什么原因,使蛙腿这样抽搐的呢?伽伐尼接连几天寝食不安,他苦苦思索的问题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童画- 0
- 0
- 664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扁鹊起死回生
春秋战国时有个名医叫秦越人,因为医术高明,擅长各科,人们十分尊敬他,便用上古时代一位名医的名字“扁鹊”称呼他,叫得久了,他原来的名字秦越人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扁鹊一生救死扶伤,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扁鹊画像 一天,扁鹊同弟子子阳、子豹西行来到虢(guó)国,只见街市上冷冷落落,一片悲悼之声。他们一打听才知道,虢国的太子刚刚因暴病身亡了。 听说是暴病,扁鹊心头一动,带着…... 童画- 0
- 0
- 358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走过千山万水的徐霞客
徐霞客出生在明朝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对官场深恶痛绝,每日只以游山玩水为乐。据说,有一次,两个官员慕名而来,想要与他结交。徐霞客的父亲闻说后竟从后门溜走,悄悄穿过竹林,乘船到太湖游玩去了。徐霞客从小耳濡目染,又得到父亲的支持,更是把功名利禄抛到九霄云外,一心只想着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二十二岁到五十六岁逝世,徐霞客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 童画- 0
- 0
- 297
-
数学趣味故事:从地砖花纹中发现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是从地砖花纹中发现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不信就由童乐福科学网小编给同学讲一讲这个趣味数学故事。 公元前500多年,在希腊萨摩斯岛一个贵族的豪华客厅里,灯红酒绿,高朋满座,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宴会后,客人们时而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谈政治、议新闻、评学术,各抒已见。只有屋角坐着一个年轻人,一语未发,低头望着地面铺的花砖出神,他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童画- 0
- 0
- 2.4k
-
趣味发现故事:“五带”的划分方法
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纬和北纬23度26分之间。这一方面造成世界各地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另一方面则产生了气温高低的变化。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发现故事:“五带”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五带的划分、太阳辐射 趣味故事阅读: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度随太阳高度而改变,当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太阳对地面…... 童画- 0
- 0
- 457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清朝咸丰年间,在广州省城的越秀山上,人们不时会见到一名身穿长袍的中年人手持一个怪异的木箱,他看到喜欢的人或景物时,就用它对准一段时间,然后又心满意足地继续前行。这个人正是邹伯奇,他手中那个木箱是他亲手制作的中国第一部相机,名曰摄影器,比西方仅仅晚了四年。邹伯奇也因此被称作“中国照相机之父”。 这张照片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戴念祖根据邹伯奇自拍像玻璃底版,约100年后,于1972年冲洗出来的。 邹伯奇出…... 童画- 0
- 0
- 795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小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体,叫“自由落体”。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小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趣味故事阅读: 在16世纪的欧洲,亚里土多德的学说被人们奉为经典。在教会势力的支持下,没有人敢对此提出疑问,更别说是纠正错误。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个经典学说是: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按照这种说法,一个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 童画- 0
- 0
- 7.8k
-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一个意外吗?
提起美洲大陆,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 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一个意大利热那亚城的纺织工人的家庭里。他从小便对大海产生浓厚的兴趣,憧憬着长大以后成为一个航海家。早在少年时期,他就多次参加航海活动,到过几内亚、英国等地,听到过各种各样关于航海的传说。特别是他与天文学家托斯堪内里(1397-1482)通信中,相信从大西洋出发一直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的说法。他…... 童画- 0
- 0
- 480
-
人体解剖学的开山鼻祖竟然是一个“小偷”?
在人类研究自己身体的历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维萨留斯。1543年,他的《人体结构》一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人体解剖的专门著作,维萨留斯自然是人体解剖学的开山鼻祖了。 1536年,18岁的维萨留斯是一所医学院的学生,对解剖学兴趣正浓。那时医学院教的解剖学全是盖仑编的教材。那么,这个盖仑是个什么人呢?原来他是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的一位名医,做过罗马皇帝的御医,曾经解剖过猪、羊、狗等许多动物,在仔…... 童画- 0
- 0
- 655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沈括发现石油
石油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但在唐代前后,它的名字却叫“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等,今名是沈括于1080年命名的。 沈括画像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父亲沈周当过不少地方的官员,使他有机会随父亲走过全国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很关注当地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新鲜事。 一次,在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沈括骑马途经陕北延寿县,只见延河两岸帐篷星罗棋布,烟雾腾腾。这引起了他的一番深思,时值冰天雪地,柴源不足,怎么…... 童画- 0
- 0
- 949
-
数学趣味故事:π值的命运——圆周率的发展
众所周知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也是一个超越数。 在理论上说,可以把它计算到小数点后任意多位,但无法用一个有限数来表示它。 在历史上却不止一次发生过这样的事,议会通过法律的形式,把T值规定为一个简单分数、有限位的小数,甚至整数。 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一位名叫埃德温·古德曼( Edwin J. Goodman)的美国医学博士,为了使印第安纳州得到富裕,向该州众议院介绍了“一个新的…... 童画- 0
- 0
- 598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沙漠改造不再是梦——人造树治理沙漠技术
据科学家测算,全球受沙漠影响的土地有3800万平方千米,等于4个美国那么大;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其中沙漠、戈壁和沙漠化的土地占了153万平方千米,人们预测,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对人类生存会造成极大的威胁。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沙漠改造不再是梦——人造树治理沙漠技术。 趣味故事阅读: 人们曾想办法去改造沙漠,但很难。因为沙漠太热了,太干了,风也太大了,种树种草都无…... 童画- 0
- 0
- 623
-
为什么说司蒂芬逊才是真正的“火车之父”?
我们说到瓦特发明蒸汽机后,1814年英国的司蒂芬逊把蒸汽机装在车上,发明了火车。其实火车发明的过程很是曲折。一部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样新的创造发明,都是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最后才取得成功,以后又费一番周折,才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的。 且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就有人制成了一种很简陋的蒸汽车用于矿山中矿石的运输。蒸汽车后面拖上一列矿石车,在轨道上往来运送矿石,倒也解决了当时矿山作业中的一个大问题。既然…... 童画- 0
- 0
- 380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李冰修都江堰
战国时,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水利学家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 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秦昭襄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才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统治?”李冰回答:“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只要我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造福,他们就会支持我。”秦昭襄王对李冰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就派他到蜀郡去做太守。 …... 童画- 0
- 0
- 550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宋应星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人家,他幼时在家塾中就读,聪明好学,几岁就能做诗,看书过目不忘,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虽然宋应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但是他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做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别人家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宋应星立…... 童画- 0
- 0
- 735
-
科学趣味故事:古罗马的医学发展之路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 一位小伙子推开一家医馆的门,苦闷地对医生说:“医生,我的睫毛生的不好,总是会倒进眼睛里……这怎么办啊? 医生转身一看,这小伙子的两只眼睛被他揉得通红,而且还不住地流泪。他一笑,说到:“这个好办,我给你做个手术吧。反正你也不是姑娘家,就直接把睫毛拔掉吧。” 小伙子还是不满意:“这个我自己也拔过,可是它还是会长出来啊。” 医生笑了,“你放心吧,我做完这个手术,绝对不会让它再长…... 童画- 0
- 0
- 520
-
趣味科学故事:臭氧——地球的“保护伞”
太阳的紫外线那么强烈,为什么地球上的我们却不是很怕呢?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臭氧——地球的“保护伞”。 关键词:臭氧。 趣味故事阅读: 从月球上遥望地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球周围一层厚厚的白色“面纱”——大气。人类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包围中。 大气中的氮占大气总体积的78%,它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肥料来源。据估计,地球上的植物每年要吸收2500万吨氮。大气中的氧…... 童画- 0
- 0
- 472
-
谁是第一个被放射物质夺去生命的科学家?
1896年1月20日,离伦琴发现X射线不过一个多月,在法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例会上,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彭加勒介绍了伦琴发现的 射线,会上还展出了 光拍的照片,引起了与会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会上,彭加勒提出一个猜想,他认为:既然阴极射线在放出 射线时有荧光出现,那么说明 射线与荧光物质有关,而许多荧光物质是在阳光照射下才会发光的,所以可以推论,是不是所有的荧光物质在太阳光下都能放出类似伦琴射线那样的…... 童画- 0
- 0
- 364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传染病专家葛洪
葛洪,人称“葛仙翁”,是东晋著名医学家和炼丹家。他从小就喜欢学习,但家境贫穷,只好自己上山打柴,拿柴去换取纸笔。他不善言辞,拒绝来往应酬之类的事,但为了寻找书籍或请教疑难问题,可以不远数千里、不顾艰险和崎岖地跋涉,一定要达到目的才罢休。后来,他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精于医药和炼丹的技术,见葛洪虚心好学,年轻有为,就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把精于灸术的女儿鲍姑嫁给了他。 葛洪画像 葛洪不光医术…... 童画- 0
- 0
- 710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华蘅芳制氢气球
华蘅(héng)芳是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曾和同乡好友徐寿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成为这个时期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 华蘅芳非常勤奋刻苦,有一次,他乘船到外地去,在嘈杂的人声中还是手不释卷。晚上,旅客睡熟了,他还是就着小灯演算数学题。突然,一道难题解开了,那股高兴劲儿,正如他自己所说:“连漆黑的夜晚,也好像一下子大放光明了!” 华蘅芳的发明能力非常强。当…... 童画- 0
- 0
- 906
-
航海探险趣味故事:“一天”的赌注话时差——麦哲伦的故事
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航海探险趣味故事:“一天”的赌注话时差——麦哲伦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的圣路卡迪巴拉港出发向西作环球探险旅行。在海上漂泊了将近3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522年9月6日胜利抵达佛得角岛。这里离西班牙只有1天的航程了…... 童画- 0
- 0
- 1.3k
-
李时珍在多大岁数 的时候写完了《本草纲目》?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进湖北太和山的深山老林中。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人背着药篓、扛着药锄,带着两个年轻人,在密林中找寻着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一个贫穷的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位医术高明、对药草深有研究的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识得许多草木的名称和它们的药性,俨然是一个小郎中。可是…... 童画- 0
- 0
- 1k
-
巴雷对创伤外科学 有哪些贡献?
16世纪时的法国连年与邻国交战,国内的青壮年男丁差不多全被征兵,为皇室作战。19岁的理发匠巴雷自然也难逃厄运,因为他有理发的手艺,所以当了一名随军的理发师。按那时的规矩,军中理发师还兼作战时的临时外科医生,负责治疗伤员。当时,在战争中已经广泛使用炮弹和火枪。每打完一仗,都有大批伤员。而在300多年前,欧洲的外伤医学还相当落后,治疗枪伤的唯一办法是用烧红的烙铁或滚烫的热油直接往伤员受伤的部位烧灼或浇…... 童画- 0
- 0
- 281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钱乙造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强身保健的六味地黄丸是家喻户晓的名药,它的发明者叫钱乙,是北宋著名儿科专家。 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 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都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钱乙进宫后,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 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 童画- 0
- 0
- 817
-
科学家趣味故事:阿基米德的墓碑
后人为了表彰或纪念那些去世的名人,或者遵照这些名人的遗愿,常为他们立下墓碑,碑上刻有铭文,有的还有图形、公式等。 古希腊阿基米德他在《论球和圆柱》一书中公布了他的一个有趣的发现:一个内切于圆柱的球的体积和表面积,都分别是这个圆柱的2/3.他对这个发现非常骄傲,甚至在死后希望刻在墓碑上。 约公元前265年,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旋即向地中海其他地区扩张。战争的结果是,公元前146年伽太基帝国灭亡。…... 童画- 0
- 0
- 869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微生物显身手——环境治理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每天从树上都要掉下来许多树叶;动物,包括人类,每天要排出许多粪便;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到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和人类死亡;人们每年要扔掉许多废纸、烂菜叶等东西。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微生物显身手——环境治理。 趣味故事阅读: 假如这些东西一直存在着的话,我们的地球就会被废物厚厚地包围起来,根本就不会有人类的立足之地。大家也知道,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 童画- 0
- 0
- 732
-
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吗?
我们在前文专门介绍了英国的大化学家戴维。他不仅是许多化学元素的发现者、大发明家、电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一位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电磁学家法拉第。 1791年,迈克尔·法拉第出生在伦敦近郊纽温特一个铁匠家中,家境十分贫寒,13岁时就失学了,经人介绍在伦敦布郎福德街2号一家书店当装订工。想不到这个工作竟对法拉第的一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法拉第原本就是个渴求知识的穷孩子。他进书店…... 童画- 0
- 0
- 463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探险家张骞
西汉初年,我国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常骚扰汉朝边境,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不但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痛苦,也给当时的封建统治带来了威胁。汉武帝即位以后,就开始做反击匈奴的准备。 公元前139年,张骞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ròu zhī),合力抗击匈奴。 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临行前,汉武帝召见了张骞,亲手把旌节(使臣出使的凭证)交给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大月氏远在万里之…... 童画- 0
- 0
- 355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海洋生物学家屠本畯
屠本畯(jùn)是明朝的海洋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虽然自小读四书五经,却对植物、动物、园艺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一位远方来的客人带来了一种大家都没见过的干鱼,这种鱼有红有蓝有黄,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烹饪出来后,味道十分鲜美,屠本畯仔细端详这种奇怪的鱼,好奇地问:“它是什么鱼啊?” 客人说这鱼叫“东星斑”,因为身上的斑点像星星而得…... 童画- 0
- 0
- 623
-
物理趣味故事:由金王冠掺假引发的浮力定律——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定律是被逼出来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不信就由童乐福科学网小编给同学讲一讲这个物理趣味故事。 在古老的叙利亚,有一次,国王赫农王想制作一顶纯金的王冠,因为王冠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便找来了全国手艺最好的金匠为他制作精美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王冠中掺了假或者别的金属,但这顶王冠的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在外形上就更加看不出问题了。 究竟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但又不能破坏…... 童画- 0
- 0
- 1.8k
-
趣味科学故事:极光现象如何产生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高阔的天幕上,竞相辉映着五彩缤纷的光弧。有的像探照灯的光芒在空中晃动,有的像彩带在空中飞舞,有的像帷幕随风飘拂,有的像成串的珍珠闪闪发....光弧的颜色或红或绿,或蓝或紫,时明时暗,构成一幅瑰丽的景观,这就是极光。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极光现象如何产生。 关键词:极光。 趣味故事阅读: 人们知道极光至少已有2 000年了,但许多世纪以来,它一直…... 童画- 0
- 0
- 792
-
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吗?
1903年12月16日,在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试验场不远的一个小衬里贴出了一张布告,上面写着: 明天——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0,飞机发明人菜特兄弟将在基蒂霍克试验场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载人飞机的试飞,敬请光临参观。 尽管有不少人看到了这条布告,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两个疯子的玩命游戏。所以,第二天到场参观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跟着大人来的孩子。另外三个是莱特请来的急救人员。 1…... 童画- 0
- 0
- 283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思勰写《齐民要术》
农学家贾思勰(xié)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齐民”是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重要的方法。 《齐民要术》中描绘农业劳作的插图 贾思勰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西南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喜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年轻时候在高阳郡当太守,重视发展农业,他一边努力读书,一面深入民间,向老农、牧民学习生产知识,还把民间关于气候、季节、耕种的谚语收集起来。他自己还在府中开出一块地种菜,养些…... 童画- 0
- 0
- 487
-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
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海陆的起源》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阐述其“大陆漂移”理论的经典著作,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海底扩张学说是关于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理论,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引申和发展。 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释地壳…... 童画- 0
- 0
- 1.7k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占星家的目的——开普勒与行星定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都是研究天体运动中行星运动规律的定律,该定律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石。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占星家的目的——开普勒与行星定律。 趣味故事阅读: 17世纪的罗马,在一所教堂里,波西米亚国王兼罗马皇帝庄严宣布:“现在,我们要把‘皇家首席数学师’的称号授予一个最伟大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约翰尼斯·开普勒!”话音落下,音乐响起,开普勒上前领受。但是这时,站…... 童画- 0
- 0
- 534
-
麦哲伦是如何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的?
关于地球是方还是圆的,自古以来,引起人们许多的争论,人们各执其词,莫衷一是。然而,古代那些权威人士却认为地球是方的,即使到了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时,人们还认为地球像一块铁饼,是扁圆的。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冒险家麦哲伦竟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1480年,麦哲伦出生在葡萄牙的一个没落骑士的家庭里。他16岁时,进入了国家航海事务厅。 15世纪的欧洲,生产力得到迅速…... 童画- 0
- 0
- 388
-
你知道曾经有人认为血液流到人体四周就消失了吗?
大凡在科学史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都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哥白尼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怀疑“地心说”,才创立了全新的“日心说”。到了17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位敢于向权威提出怀疑的学者哈维。 哈维1578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富裕农民的家里。他19岁毕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之后到意大利留学,5年后他成为医学博士。在意大利学医时,他还常常去听伽利略讲授的力学和天文学,深受这位教授的影响,使他…... 童画- 0
- 0
- 240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研究石头的杜绾
杜绾(wǎn)是宋代很有成就的矿物岩石学家,他写的《云林石谱》是宋代内容最丰富的石谱。《云林石谱》给各种各样的石头进行了分类,还介绍了各种岩石的用途,如造假山,制研屏,制砚以及其他器具、玩具等。还介绍了当时工人加工石材的方法。 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提及的沙漠漆。这种石头出产于戈壁基岩裸露的荒漠区。由于地下水上升,蒸发后常在石体表面残留一层红棕色氧化铁和黑色氧化锰薄膜,像给石头涂抹了一层油漆,故名沙…... 童画- 0
- 0
- 484
-
科学趣味故事:神秘的“怪圈”——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怎么会引出“危机”?GEB是什么?两者之间又怎么会有关系呢? 相传在一个村庄里,只有一个理发师,他规定替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他该不该给自已理发?或者问:他的头发应由谁理? 要是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违反了自己的规定,因为按规定,他不应该为自己理发;要是他不给自己理发,他也违反了自己的规定,因为按规定,他一定得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所以他也得给自己理发。 理发师犯难了:他不…... 童画- 0
- 0
- 677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开发地下,拓展地球空间——地下空间工程
人类的祖先穴居于天然洞穴之中,随着人类的成长,先民们渐渐走出洞穴,开始营造更加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居住环境。多少万年过去了,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现代建筑与城市。但是,当城市里的楼群变得密集、马路变得拥挤时,人类又不得不重新提出了开发地下空间的宏伟构想,并开始付诸实践。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开发地下,拓展地球空间——地下空间工程。 趣味故事阅读: 早在20世…... 童画- 0
- 0
- 359
-
为什么人们说海王星是“在纸和笔尖上找到的新星”?
自从赫歇尔发现天王星以后,天文学家对天王星不按正常轨道运行的“越轨”行为大惑不解。这样过去了64年,天王星运行轨道之谜一直没有解开。 由于当时航海事业的需要,迫切要求天文学家编绘出正确的行星运行表。所以,为了揭开这个谜,世界上有许多天文学家为之弹精竭虑。1840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提出一种看法,他认为:在天王星轨道外面,一定有一颗别的行星,在它的引力影响下,“扰乱”了天王星的正常运行轨道。贝塞耳…... 童画- 0
- 0
- 405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落下闳修改历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谁定下来的呢?那就是西汉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hóng)。 位于四川省阆(làng)中古城落下闳纪念馆的落下闳雕像. 从小生活在乡间的落下闳一直醉心于天象观察,漆黑的夜空里闪耀着那么多星星,在他眼里就像满天的宝石一样。 他还是个小孩子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仰望星空,直到脖子酸了、眼睛痛了才去休息。小落下闳常想,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圆的像一张饼,有时候又弯弯的像一张弓呢?为…... 童画- 0
- 0
- 478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大椿用萝卜籽治病
“三钱莱菔(fú)子,换个布政使”,这个故事在江苏广为流传。故事的主角就是吴江名医徐大椿。 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的时候,徐大椿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成了药到病除的一代名医。 当时的皇帝很信任徐大椿的医术,数次传召他进宫看病。一次乾隆皇帝的母亲生了病,太医们忙得团团转也治不好。乾隆皇帝一看没法子,就把徐大椿召进京了。 徐大椿头一件大事是查看皇太后吃了些什么,…... 童画- 0
- 0
- 482
-
数学趣味故事:韩信巧点兵中的方程奥妙——韩信点兵的故事
韩信巧点兵中居然用到了数学方程,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各个行业上去了,这篇趣味数学故事既能说明数学的重要性,又能说明数学与其他行业的相关性。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故事吧。 趣味故事阅读: 楚汉战争时期,当刘邦与项羽相持于河南荥阳一带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乘机袭击项羽的后方,攻占了黄河下游原属赵国、齐国的大片领地。刘邦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齐王”。民间亦称韩信为“三…... 童画- 0
- 0
- 2.2k
-
趣味科学故事:解读海市蜃楼现象
海市蜃楼现象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现象,同学们也对之非常好奇。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解读海市蜃楼现象。 关键词:海市蜃楼。 趣味故事阅读: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海边瞭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远方的船舶、岛屿或城郭楼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现,在遥远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树影摇曳,令人向往。可是当大风-起,这些景象突然就消逝了。原来这是一种幻景,通称海…... 童画- 0
- 0
- 647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多面手祖冲之
南北朝时,我国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是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他经常随爷爷到工地上,处处感到新鲜,问这问那。有一次,祖冲之问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爷爷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啊。” 祖冲之越听越有趣,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爷爷便对他说:“孩子,看来你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书多得很,我找几…... 童画- 0
- 0
- 481
-
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大陆(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的时间)
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的时间: 1980年1月12日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在南极探险和开发史上隆重地写下了“中国”的名字。 南极洲(Antarctica),亦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等。 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 童画- 0
- 0
- 1.1k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气压的力量——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德语:Magdeburger Halbkugeln,英语:Magdeburg hemisphere),亦作马格德堡半球,是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气压的力量——马德堡半球实验。 趣味故事阅读: 1654年5月8日这天,德…... 童画- 0
- 0
- 2.5k
-
为什么说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
比萨是意大利北部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1564年2月15日,在这座小城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近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伽利略。 伽利略从小聪明好学,上学的时候,总爱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见了他实在是又喜欢,又害怕。因为他提出的种种问题,常常把老师问得张口结舌。到了大学时期,伽利略成为一个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的青年。那时候,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被奉为金科玉律。要是学生对老师的说法有什么怀疑…... 童画- 0
- 0
- 676
-
不锈钢不是布利阿里发明的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利阿里的英国军械师,奉军工生产部门之命,正在紧张地研究改进枪支的效能。由于当时的炼钢技术等原因,英国用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堪使用而运回后方。 布利阿里并不是炼钢技术专家,他的研制工作实际上是选择具有高强度耐磨的合金钢。 布利阿里和他的助手大量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以及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合的…... 童画- 0
- 0
- 202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法医学之父宋慈
宋慈是南宋时的法医学家,他一生从事司法刑狱工作,这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平反冤案无数。 有一天,一家客栈里发生了人命案,一个哑女穿着内衣倒在水井里,被人掐死了。当时客栈里还有三个人,分别是掌柜和他的儿子,还有一个店小二。 掌柜嚷道:“我当时在算账呢,怎么会去杀人?”掌柜儿子说:“我那时正在房间睡觉呢,怎么会去杀人?”店小二说:“我当时正在店里忙着,连水井边都没去,怎么会去杀人?” 三人都大…... 童画- 0
- 0
- 576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