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贾耽是唐朝时期的地理学家,从小就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射猎,到过不少地方。他成年的时候,安史之乱让唐朝元气大伤,边疆多事,领土丧失,所以他经常怀念国家领土的完整。

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当了朝廷官员,又被提升为鸿胪(lú)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这是一个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能和很多外国人打交道。工作之余,贾耽也不断进行地理研究。

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贾耽有空就去问那些外国使节:“你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靠海还是临山?平原多还是丘陵多?你最远去过什么地方,那里又是什么样子?”外国使节就告诉他,自己国家的地图像个梨子,上面小下面大,四周靠海,陆地很平坦。贾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又找来中国人画的一些外国地图,请外国使节看有没有错误。

就这样,他的地理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因为唐朝走向衰败,很多地方陷入军阀混战,贾耽对此深为焦虑,决心绘一幅描绘唐朝统一强大的地图,以备政治军事所需。

为了绘制此图,他花了三十多年时间阅读文献,调查采访,认真选取资料,画了一幅长三丈、宽三丈三尺的巨大地图,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海内华夷图》。这幅地图不光篇幅大,信息丰富可信,而且对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方位、山川等内容,也有适量的记载,可以说是小范围的亚洲形势图。

绘制地图时,贾耽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地名经过历史沿袭,已经不叫过去的名字了,如果只写现在的名字怕不够详细,要是将两种名字都写上又怕人糊涂。

一次,贾耽正琢磨着这个问题呢,凑巧看见家里的厨子用油瓶装油,只见厨子用两种油瓶,一种白色,一种黑色。

贾耽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用不同的油瓶呢?”厨子回答:“老爷,家里有新鲜油也有陈油,怕混淆,所以我才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油瓶。这样一来,我虽然不识字,但只要看颜色,就知道白瓶装的新鲜油,黑瓶装的陈油,再怎么样也不会出错啦。”

贾耽茅塞顿开,于是在绘制地图时也用了厨子的方法,古代地名用黑色标注,现代地名用红色标注,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此法一直为后世的历史沿革地图所沿用。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

科学链接:地球仪的诞生

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1492年由德国人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im)制作的。他是生活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德国的地理学家、航海家,担任过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航海顾问,和哥伦布、麦哲伦这样的航海家有过交往,还参加过由迪奥戈·康所率领的西非探险船队,这支船队后来一直航行到了刚果和安哥拉附近,并经亚速尔群岛返回。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马丁·贝海姆制作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球仪,现存于德国纽伦堡。

1491到1493年间,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的马丁·贝海姆,和画家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特·格洛肯森合作,请工匠打造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Erdapfel”,德语的字面意思就是“地球苹果(Earth apple)”。

贝海姆制作的地球仪,由于当时数学、地理等知识的落后,不免存在许多错误。比如位于西非的佛得角群岛,就比正确的位置竟相差了好几百英里;很多地名都是并不存在的,大西洋中布满了神话中虚构的岛屿,马可·波罗的许多见闻也被当做地理资料收入其中;这个地球仪诞生在美洲被发现前,所以当时属于美洲的位置还是一片海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