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甘薯,和一位明朝大科学家徐光启有关。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甘薯

徐光启生于松江府上海县,松江府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徐光启早年也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他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

在古代,为官者如果父母去世,要辞官回家乡守孝三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守孝的三年期间,就在他家乡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

1608年,江南地区受灾,粮食不足,徐光启为家乡父老的生存问题十分着急。他琢磨着,如果能种一种产量高又容易活的粮食,就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了。

一天,他在家中吃饭,看见餐桌上有一碗香气扑鼻的食物,吃了几口,又香又甜,还很有饱腹感。徐光启忙问厨子:“这是什么东西?”厨子回答:“老爷,这是几天前客人从南方带来的甘薯啊。”

徐光启眼睛一亮,忙去翻书查阅甘薯的资料,得知甘薯营养好,产量又高,当时虽然已经从南洋传入中国,但是由于气候上的差异,很难留种,因此留种和藏种成为引种的关键。

思索后,他决定将这种高产量的植物引种于淞沪地区。徐光启经过反复实验,总结了生产实践的经验,解决了这两个关键问题,使甘薯逐渐得以普遍栽培。他在《甘薯疏》里详细记载了在上海种植甘薯的成功实验,他的实验农庄就在今天的上海徐家汇。

除了研究甘薯的种植外,徐光启还研究了芜菁、吉贝、棉花等多种植物的栽培,并几次来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

科学链接:徐光启与利玛窦

1583年9月,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了广东省肇庆,从此在中国开始了长达27年的生活。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徐光启和利玛窦

利玛窦是一位很尊重中国文化的传教士,他学会了中国人的语言,改穿中国读书人的服装,读儒家经典文集,并向西方社会翻译介绍儒家的著作。利玛窦绘制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采用经纬线标明的世界地图,并为中国制造出了第一台机械钟表。

当时的社会很排斥外国人,但是明朝的万历皇帝很喜爱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机械钟表,下令把利玛窦的中文地图刻版印刷,把利玛窦进贡的自鸣钟摆放到自己的居室里,并召见了他。到了1605年,在利玛窦的影响下,北京已有两百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公卿大臣,最著名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

两人相见时,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科学典籍,深深吸引了徐光启,也激发了他研究军事、农业、天文的决心。

从1605年开始,在翰林院任职的徐光启,常常来到利玛窦的住所,听他讲解西方科学,并信仰了天主教,还有了个教名叫保禄。

受到利玛窦影响的徐光启会通中西,和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并借助西方科技兴修水利,引种番薯,成为“晚明的西学领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