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趣味故事:古罗马的医学发展之路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 一位小伙子推开一家医馆的门,苦闷地对医生说:“医生,我的睫毛生的不好,总是会倒进眼睛里……这怎么办啊? 医生转身一看,这小伙子的两只眼睛被他揉得通红,而且还不住地流泪。他一笑,说到:“这个好办,我给你做个手术吧。反正你也不是姑娘家,就直接把睫毛拔掉吧。” 小伙子还是不满意:“这个我自己也拔过,可是它还是会长出来啊。” 医生笑了,“你放心吧,我做完这个手术,绝对不会让它再长…... 童画- 0
- 0
- 520
-
趣味科学故事:臭氧——地球的“保护伞”
太阳的紫外线那么强烈,为什么地球上的我们却不是很怕呢?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臭氧——地球的“保护伞”。 关键词:臭氧。 趣味故事阅读: 从月球上遥望地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球周围一层厚厚的白色“面纱”——大气。人类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包围中。 大气中的氮占大气总体积的78%,它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肥料来源。据估计,地球上的植物每年要吸收2500万吨氮。大气中的氧…... 童画- 0
- 0
- 473
-
物理趣味故事:由金王冠掺假引发的浮力定律——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定律是被逼出来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不信就由童乐福科学网小编给同学讲一讲这个物理趣味故事。 在古老的叙利亚,有一次,国王赫农王想制作一顶纯金的王冠,因为王冠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便找来了全国手艺最好的金匠为他制作精美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王冠中掺了假或者别的金属,但这顶王冠的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在外形上就更加看不出问题了。 究竟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但又不能破坏…... 童画- 0
- 0
- 1.8k
-
趣味科学故事:极光现象如何产生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高阔的天幕上,竞相辉映着五彩缤纷的光弧。有的像探照灯的光芒在空中晃动,有的像彩带在空中飞舞,有的像帷幕随风飘拂,有的像成串的珍珠闪闪发....光弧的颜色或红或绿,或蓝或紫,时明时暗,构成一幅瑰丽的景观,这就是极光。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极光现象如何产生。 关键词:极光。 趣味故事阅读: 人们知道极光至少已有2 000年了,但许多世纪以来,它一直…... 童画- 0
- 0
- 792
-
数学趣味故事:韩信巧点兵中的方程奥妙——韩信点兵的故事
韩信巧点兵中居然用到了数学方程,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各个行业上去了,这篇趣味数学故事既能说明数学的重要性,又能说明数学与其他行业的相关性。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故事吧。 趣味故事阅读: 楚汉战争时期,当刘邦与项羽相持于河南荥阳一带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乘机袭击项羽的后方,攻占了黄河下游原属赵国、齐国的大片领地。刘邦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齐王”。民间亦称韩信为“三…... 童画- 0
- 0
- 2.2k
-
趣味科学故事:解读海市蜃楼现象
海市蜃楼现象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现象,同学们也对之非常好奇。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解读海市蜃楼现象。 关键词:海市蜃楼。 趣味故事阅读: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海边瞭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远方的船舶、岛屿或城郭楼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现,在遥远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树影摇曳,令人向往。可是当大风-起,这些景象突然就消逝了。原来这是一种幻景,通称海…... 童画- 0
- 0
- 647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沤变物的魔术——四大发明之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见纸的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吧。 趣味故事阅读: 在没有发明纸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想尽办法,利用石头、砖头、树叶、树皮、蜡板、铜、铅、麻布和兽皮、羊皮等等,把文字记录下来。在我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笔一画地刻到龟甲和牛、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人们又用规格一致的木片(…... 童画- 0
- 0
- 1.1k
-
趣味科学故事:水循环的意义
经常下雨可能会是很多小朋友不喜欢的事,因为不能出去玩,但是水循环却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意义。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水循环的意义。 关键词:水循环。 趣味故事阅读: 天太旱了,人们都盼着下雨。阴雨天连续时间长了,人们又希望赶快变晴。天上哪儿来的雨水呢?原来,陆地表面的水,在太阳照射下,都会受热蒸发。大气中含有的水汽多了,冷却凝结降落下来,就是下雨了。 地球上降雨的主…... 童画- 0
- 0
- 1.9k
-
趣味科学故事:“次声”的妙用
什么是次声波,次声波有什么录用?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极光现象如何产生。 关键词:次声。 趣味故事阅读: 声音起源于发声体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弹性媒介传播,于是便形成了声波。人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传入耳朵,引起了鼓膜振动,刺激听觉神经的结果。但是,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约从20赫兹到2万赫兹,这个范围内的声波叫“可听声波",大于…... 童画- 0
- 0
- 582
-
趣味科学故事:诺曼底“气象战"
气象战是什么意思,诺曼底“气象战"又是怎么回事。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小编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趣味科学故事:诺曼底“气象战"。 关键词:气象战。 趣味故事阅读: 在战争中,如何正确利用气象条件,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是古今中外有才能的军事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大家都很熟悉的诸葛亮“借东风”,就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利用天时克敌制胜的例子。1 000多年后,随着军用飞机的产生,作战行动更依赖于…... 童画- 0
- 0
- 605
-
数学家趣味故事:分月饼引发的分数知识——数学家刘徽的故事
刘徽——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 《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今天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分月饼引发的分数知识趣味故事吧。 趣味故事阅读: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在一个幽静的庭院里,西汉人刘徽一家人坐在一起,举杯庆祝、欢度佳节。酒过数巡,老夫人吩咐给众人发放月饼。 这时刘家总管胡大对刘老夫人说到:“今年我们买的月饼不算多,我算来算去,老夫人、几位老…... 童画- 0
- 0
- 5.7k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事实胜于雄辩——张衡与地动仪
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那么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事实胜于雄辩——张衡与地动仪。 趣味故事阅读: 东汉年间,中国地震比较频繁。在朝廷主持天象观测工作的张衡为了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动态。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不久他终于制…... 童画- 0
- 0
- 867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地有大多——僧一行与子午线
我国唐朝的僧一行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学家。那么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地有大多——僧一行与子午线。 趣味故事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着“天大地大”“天地无涯”的说法,认为天与地的边界是女娲补天后留下的不周山。而到了唐代,有一个僧人,自幼就聪颖异常,到了青年时,喜欢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大唐到底多大?大地到底有多大?后来,他在唐玄宗手下任职,在一次修订历法时,他…... 童画- 0
- 0
- 583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过家家”带来的灵感——四大发明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过家家”带来的灵感——四大发明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趣味故事阅读: 在宋朝,人们要看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印书的作坊里,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把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然后刷上墨,再印在白纸上。这是一种很费力的方法。因为首先要在木板上刻出一个个反字,刻好后,再涂上墨,一张一张地印刷。每…... 童画- 0
- 0
- 1.2k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温室效应”元凶推断——二氧化碳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理论分析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1倍,可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2.9℃。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温室效应”元凶推断——二氧化碳。 趣味故事阅读: 正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长,才使地球上的气候出现明显的变暖现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的排放量。遗憾的是,工农业发展又需要大量焚烧煤和…... 童画- 0
- 0
- 956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给地球“退烧”的古怪招数——气候变暖
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达地面。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耀,才使得地面富有生气,花开果熟,万物生生不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利用太阳能,但目前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为遏制地球不断升温的趋势,人们又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减少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了!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给地球“退烧”的古怪招数。 趣味…... 童画- 0
- 0
- 540
-
什么是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
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语: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 温室效应的原理图 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使其中气温上升的机制,故名为“温室效应”。不少研究指出,人为因素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异常加剧,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是因为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是长波辐射…... 童画- 0
- 0
- 1.2k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未来世界的“水银行”——优化水资源
“水银行”,顾名思义即与水有关的银行。它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水资源调配或水权运作中使用的一种配置手段。水银行并非纸上谈兵,当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设了水银行,并利用水银行进行存水和贷水,优化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未来世界的“水银行”——优化水资源。 趣味故事阅读: 美国爱达荷州州议会指导州水资源局在1979年成立水银行。其运作方式是沿袭20世纪3…... 童画- 0
- 0
- 478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没有污染的新能源——潮汐能
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依靠煤和石油来取得的。但煤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大气污染。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使用洁净而不产生污染的新能源。其中,大海中的潮汐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它洁净、便宜,来源广泛,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没有污染的新能源——潮汐能。 趣味故事阅读: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 童画- 0
- 0
- 710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沙漠改造不再是梦——人造树治理沙漠技术
据科学家测算,全球受沙漠影响的土地有3800万平方千米,等于4个美国那么大;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其中沙漠、戈壁和沙漠化的土地占了153万平方千米,人们预测,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对人类生存会造成极大的威胁。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沙漠改造不再是梦——人造树治理沙漠技术。 趣味故事阅读: 人们曾想办法去改造沙漠,但很难。因为沙漠太热了,太干了,风也太大了,种树种草都无…... 童画- 0
- 0
- 623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微生物显身手——环境治理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每天从树上都要掉下来许多树叶;动物,包括人类,每天要排出许多粪便;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到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动物、植物和人类死亡;人们每年要扔掉许多废纸、烂菜叶等东西。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微生物显身手——环境治理。 趣味故事阅读: 假如这些东西一直存在着的话,我们的地球就会被废物厚厚地包围起来,根本就不会有人类的立足之地。大家也知道,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 童画- 0
- 0
- 739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桃花与《梦溪笔谈》——沈括发明了什么
北宋年间,有一名叫沈括的大科学家、政治家。他在小时候,就对天文、地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刻苦钻研。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桃花与《梦溪笔谈》。 趣味故事阅读: 沈括少年时代,随做泉州州官的父亲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并在那里读书。有一次,先生教授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诗中有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个结,他想不明白…... 童画- 0
- 0
- 1.5k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开发地下,拓展地球空间——地下空间工程
人类的祖先穴居于天然洞穴之中,随着人类的成长,先民们渐渐走出洞穴,开始营造更加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居住环境。多少万年过去了,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现代建筑与城市。但是,当城市里的楼群变得密集、马路变得拥挤时,人类又不得不重新提出了开发地下空间的宏伟构想,并开始付诸实践。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开发地下,拓展地球空间——地下空间工程。 趣味故事阅读: 早在20世…... 童画- 0
- 0
- 359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中医药学与《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有雨湖传说、死人诊活、巧用炼金术等,其中雨湖传说与他出生有关,相传李时珍出生那年,他的父亲在湖边打鱼,得石头雨湖神提醒后回到家中,而李时珍刚好落地,于是起名为石珍。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中医药学与《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明朝时,太和山五龙宫(武当山)上产一种叫做“榔梅”的果子。五龙宫的道士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圣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童画- 0
- 0
- 996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环保农业——现代环保型农牧业
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环保型农牧业也一步步发展起来。人们开始施用有机肥、喷施天然药剂、实行轮作或间作等技术,使得农业生产对土壤污染减少,提高土壤利用的可持续性。欧洲、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各自的环保型农业体系,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环保农业——现代环保型农牧业。 趣味故事阅读: 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强国,…... 童画- 0
- 0
- 362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小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体,叫“自由落体”。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小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趣味故事阅读: 在16世纪的欧洲,亚里土多德的学说被人们奉为经典。在教会势力的支持下,没有人敢对此提出疑问,更别说是纠正错误。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个经典学说是: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按照这种说法,一个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 童画- 0
- 0
- 7.8k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绿色”环保汽车即将面世
绿色常常象征着自然、生命、健康、舒适、活力与安全。绿色使人回归大自然,人们选择绿色作为无污染、无公害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由此而开发出的一系列绿色产品,非常直观、鲜明地表达了这一概念与深刻含义。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因此开发和研究新型的绿色汽车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是人类的期望,更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 童画- 0
- 0
- 398
-
科学家伦琴趣味故事:退着走路与诺贝尔奖
按照惯例,每年12月10日,都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要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金质奖章、证书和资金,然后按照礼节,倒退着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倒退着走路这一礼节并不只是瑞典,在德国也是这样。伦琴也遇到过这个问题。 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了X光,在次年公开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几个月中,伦琴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讲学邀请。但他要继续研究X光,于是只好拒绝邀请并致歉意,但无法拒绝德皇威廉二世的邀请。…... 童画- 0
- 0
- 541
-
航海探险趣味故事:“一天”的赌注话时差——麦哲伦的故事
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航海探险趣味故事:“一天”的赌注话时差——麦哲伦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的圣路卡迪巴拉港出发向西作环球探险旅行。在海上漂泊了将近3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522年9月6日胜利抵达佛得角岛。这里离西班牙只有1天的航程了…... 童画- 0
- 0
- 1.3k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纳米环保技术大推广——纳米材料的使用
纳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度量长度的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米,将一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被称为21世纪前沿科学的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尺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与分子内在规律与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当物质被“粉碎”到纳米级大小并制成的“纳米材料”时,不仅光、电、热、磁性发生了变化,而且具有辐射、吸收、催化、吸附等许多新…... 童画- 0
- 0
- 609
-
科学趣味故事:太阳照射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升温快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不但能养育生命,它还是危难时刻的大救星! 1903年,一艘名叫“高斯号”的探险船,到达了南极洲。 南极和北极类似,半年为界:半年“冬天”,黑夜漫漫;半年“夏天”,太阳低回。南极的风也特别大,刮的时间也很长。 “高斯号”到达南极时,半年的白天刚开始,一场大暴风过去之后,船被冻在冰上,船和冰像粘在一块一样,不能动弹。 怎么办?用炸药把冰爆破开,用电钻把冰钻上孔打碎,用锯子把冰锯开……... 童画- 0
- 0
- 384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占星家的目的——开普勒与行星定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都是研究天体运动中行星运动规律的定律,该定律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石。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占星家的目的——开普勒与行星定律。 趣味故事阅读: 17世纪的罗马,在一所教堂里,波西米亚国王兼罗马皇帝庄严宣布:“现在,我们要把‘皇家首席数学师’的称号授予一个最伟大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约翰尼斯·开普勒!”话音落下,音乐响起,开普勒上前领受。但是这时,站…... 童画- 0
- 0
- 535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沙漠有望变粮仓——治理沙漠技术
人们曾经像迷恋大海一样,为沙漠的壮观而感叹。可是,当寸草不生的沙漠不断蔓延的时候,人们又感到困惑和迷茫。你看,曾经很富饶的北非粮仓已经消失,非洲的突尼斯失去了大约一半的耕地……沙漠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多么让人吃惊啊!治理沙漠的科学家,面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并没有气馁,也没有退避。他们为制止土地沙化想出了种种办法。他们设计着改造沙漠的蓝图,并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美妙前景—沙漠要成为明天的粮仓。那就由童乐…... 童画- 0
- 0
- 535
-
科学趣味故事:磁单极子的发现——情人节里发现的“单身汉”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 valentine's Day又名圣马伦丁节。那一天男的抽出写有女的姓名的签——爱情就这么定了。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77-1851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就证明了人们必信的“电磁同源”或“电磁相依”的假想。 后来,在1897年和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18561940年)和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分别发现了电子和正电子。电子和正电子不但可以…... 童画- 0
- 0
- 662
-
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气压的力量——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德语:Magdeburger Halbkugeln,英语:Magdeburg hemisphere),亦作马格德堡半球,是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科学趣味故事:大气压的力量——马德堡半球实验。 趣味故事阅读: 1654年5月8日这天,德…... 童画- 0
- 0
- 2.5k
-
科学趣味故事:大炮报废的奥秘——氢脆现象
一门崭新的大炮用不了多久就得报废,这是在18世纪初,法国军队遇到的一桩伤透脑筋的怪事。有的甚至在发射时炮筒就炸裂开来,造成炮毁人亡的惨剧。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国家也在出现。 人们无法找出其中的原因。专家们被请来了,他们成百次地研究大炮的制造、材料,核对各种数据,改进设计,但仍然无果而终。 事情被拖到19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圣·克·德维尔的工程师被专门请到法国大炮制造厂“攻关”。经过多年研究之后,他和助手…... 童画- 0
- 0
- 736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可以呼风唤雨的秘密武器——气象武器
冷兵器时代,战争多是近身肉搏,即使有强弓硬弩,威力仍然有限。为了提高杀伤力,高明的将帅在借助自然力方面动足了脑筋,水淹火烧成了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改进,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变天气为武器,让“雷公”“电母”下凡参战也已不是异想天开。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一种可以呼风唤雨的秘密武器——…... 童画- 0
- 0
- 405
-
数学趣味故事:令罗马教皇震怒的0——数字0的故事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数学趣味故事:令罗马教皇震怒的0——数字0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在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使用0的。他们当时使用的是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所以0迟迟没有出现。 偶尔有一次,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 童画- 0
- 0
- 1.8k
-
数学趣味故事:π值的命运——圆周率的发展
众所周知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也是一个超越数。 在理论上说,可以把它计算到小数点后任意多位,但无法用一个有限数来表示它。 在历史上却不止一次发生过这样的事,议会通过法律的形式,把T值规定为一个简单分数、有限位的小数,甚至整数。 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一位名叫埃德温·古德曼( Edwin J. Goodman)的美国医学博士,为了使印第安纳州得到富裕,向该州众议院介绍了“一个新的…... 童画- 0
- 0
- 598
-
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未来的环境监测会是怎样的——应用机器人治理环境和防治灾害
人感觉不舒服时,只测量体温是不够的,还需做全面的检查。地球也和人一样,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只做短时间的、孤立的、分散的观测很难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理环境和防治各种灾害。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环境科学故事:未来的环境监测会是怎样的——应用机器人治理环境和防治灾害。 趣味故事阅读: 要对地球进行全面观测,就要观测陆地、海洋、生物、大气等方方面面,各个角落都要观测到,还…... 童画- 0
- 0
- 428
-
数学趣味故事:1的委屈——数字1的故事
1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是第二小的正自然数(含0),是最小的正奇数,也是一个有理数。它厂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乐理中,简谱上的do音用1表示。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数学趣味故事:1的委屈——数字1的故事。 趣味故事阅读: 天,1满腹牢骚地跑到数学妈妈身边说:“妈妈,你看,从0到9,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中,就数我最难看。0像鸡蛋圆又圆,2像…... 童画- 0
- 0
- 2.2k
-
科学家趣味故事:阿基米德的墓碑
后人为了表彰或纪念那些去世的名人,或者遵照这些名人的遗愿,常为他们立下墓碑,碑上刻有铭文,有的还有图形、公式等。 古希腊阿基米德他在《论球和圆柱》一书中公布了他的一个有趣的发现:一个内切于圆柱的球的体积和表面积,都分别是这个圆柱的2/3.他对这个发现非常骄傲,甚至在死后希望刻在墓碑上。 约公元前265年,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旋即向地中海其他地区扩张。战争的结果是,公元前146年伽太基帝国灭亡。…... 童画- 0
- 0
- 872
-
趣味发现故事:四季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绕太阳公转
四季变化,是地球的一大自然现象。可是你知道吗?春夏秋冬的形成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发现故事:四季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绕太阳公转。 关键词: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四季的形成 趣味故事阅读: 地球绕太阳转叫公转,转一周为一年。因为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也不同。每年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 童画- 0
- 0
- 1k
-
科学趣味故事:神秘的“怪圈”——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怎么会引出“危机”?GEB是什么?两者之间又怎么会有关系呢? 相传在一个村庄里,只有一个理发师,他规定替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他该不该给自已理发?或者问:他的头发应由谁理? 要是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违反了自己的规定,因为按规定,他不应该为自己理发;要是他不给自己理发,他也违反了自己的规定,因为按规定,他一定得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所以他也得给自己理发。 理发师犯难了:他不…... 童画- 0
- 0
- 678
-
数学趣味故事:低温的世界——生活中的负数
生活中的负数有:海平面下、温度零下、欠费、透支、数轴的左边、下公差、股票的下跌、利润的亏损、经济的负增长、产量的下降、建筑地下部分的标高; 物价指数的负增长、收付式记帐的付方、增减式记帐的减方、外贸的逆差、人口出生的负增长率、固定资产的折旧、货币比价中的折价、收入的减少等等。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数学趣味故事:低温的世界——生活中的负数。 趣味故事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负…... 童画- 0
- 0
- 1.2k
-
趣味发现故事:“五带”的划分方法
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纬和北纬23度26分之间。这一方面造成世界各地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另一方面则产生了气温高低的变化。那就由童乐福科学网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趣味发现故事:“五带”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五带的划分、太阳辐射 趣味故事阅读: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度随太阳高度而改变,当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太阳对地面…... 童画- 0
- 0
- 457
-
科学趣味发现故事:胰岛素的发现
1889年的一天,德国医学家冯·梅林(1849-1908年)和出生在俄国、但长期在德国工作的医生兼病理学家闵可夫斯基(1858-1931年)及助手作了一次狗的胰脏切除手术,其目的是研究胰脏在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手术后,助手发现,流出的狗尿竟引来大群苍蝇,他将此事告诉了闵可夫斯基。他对狗尿进行了化验,发现狗尿中的糖分是招苍蝇的主要原因。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切断狗的胰腺,就可使狗患上糖尿病。这样,就…... 童画- 0
- 0
- 779
-
科学趣味发现故事:神奇的DNA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人类基因“工作草图”的测序在2000年6月26日完成,中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完成其1%的任务,表明中国人有能力跻身国际科学前沿,这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随着这一“草图”在2001年2月12日“正式版”的公布,和近年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的长足进展,“基因”、“克隆”、“DNA”等已成为时髦的词语。 “基因”是指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童画- 0
- 0
- 703
-
科学家斯罗达博士趣味故事:双手掰开原子弹
很难想象谁能镇定自若、置生死于不顾去掰开原子弹呢? 然而历史上还真有此人。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二战期间,德国人用闪电战吞并了大半个欧洲,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被屠杀。日本侵略中国和东南亚,还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面对这两个疯狂的强盗,各国都想研制一种新武器来对付他们。 一天,加拿大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斯罗达博士,正在实验室里进行着原子弹引爆的“临界质量”试验工作。 临界状态是原子弹引爆…... 童画- 0
- 0
- 434
-
数学家费马趣味故事:修改遗嘱的秘密——费马大定理的故事
趣味故事欣赏: 1906年的一天,一个年仅40岁的人呆呆地走进图书馆——自杀之前的最后几个小时的时光要在这里打发。此时,这个失恋者已写好了遗嘱。 但在他读了一篇论文后他修改了遗嘱。 是什么论文有“惊呆”轻生者的巨大力量,他修改后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这还得从古希腊说起。 在古希腊,有一本影响力可以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比高下的数学书--《算术》。它的作者名叫丢番图(约246-330年),也是一个…... 童画- 0
- 0
- 2.6k
-
俄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得主巴甫洛夫趣味故事:把新娘当试验品
趣味故事阅读: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谁是俄国第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但要提起巴甫洛夫(1849-1936年)以及他的“条件反射”说,也许不知道的人很少。他就是俄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人——1904年,他因在消化生理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的成功也是“忘我”的结果,下面这则故事可见他“忘”到什么地步。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为了研究动物…... 童画- 0
- 0
- 919
-
科学趣味故事:隐藏在水妖湖里的秘密——硫化汞
人们在俄罗斯卡顿山区曾经发现过一个神奇的湖泊。那里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风景秀丽,湖面还会不断冒出微蓝色的蒸气,让人如临仙境一般。 可是当地的居民却发现只要在湖边活动的人们都会莫名其妙的死去,于是就,湖中有妖怪专门杀害游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许多年后,卡顿山区来了一位画家,听人说起水妖湖的故事,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他想,冒险一游,也许可以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来! 几天后,他很早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登…... 童画- 0
- 0
- 602
-
科学趣味故事:杀人湖为什么会杀人——二氧化碳
人往往落入湖水中才会被淹死,然而在非洲的喀麦隆,竟有两个能把人杀死的湖泊,而人既没有靠近这两个湖,也没有在上面划船,便招致了死亡。这两个杀人湖就是尼奥斯湖和莫努恩湖。据统计,两个怪湖已经杀死了1800多人。 1984年8月15日,位于喀麦隆西部的莫努恩湖突然喷发毒气,附近的37名居民因此丧生。两年后的1986年8月21日夜晚,位于该国西北部的尼奥斯湖发生类似的奇怪现象:伴随着闷雷般的响声,湖底沉积…... 童画- 0
- 0
- 665
-
数学趣味故事:从地砖花纹中发现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是从地砖花纹中发现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不信就由童乐福科学网小编给同学讲一讲这个趣味数学故事。 公元前500多年,在希腊萨摩斯岛一个贵族的豪华客厅里,灯红酒绿,高朋满座,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宴会后,客人们时而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谈政治、议新闻、评学术,各抒已见。只有屋角坐着一个年轻人,一语未发,低头望着地面铺的花砖出神,他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童画- 0
- 0
- 2.4k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