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晋祠圣母殿内没有一根用来支撑的柱子,为什么能够从宋代一直保存到今天?
晋祠圣母殿内没有一根用来支撑的柱子,为什么能够从宋代一直保存到今天? 山西太原的晋祠圣母殿是一座著名的宋代土木结构建筑。它从北宋屹立到现在,依然十分坚固。奇特的是,圣母殿宽阔的大殿内居然不设一根柱子,却依然非常稳固,这究竟用了哪种建筑方法呢? 晋祠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开国诸侯、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唐叔虞而建的。晋祠的历史可以一直追述溯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当中已经能看到关于晋祠的记载。历朝历代对晋…... 童画- 0
- 0
- 569
-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鲁迅笔名从何而来?鲁迅笔名有哪些及含义?
民国时期的作家爱用笔名,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6位作家的名字,都是笔名,没有一个是本名。 除此之外,周作人、柳亚子、刘半农、郁达夫、张爱玲、沈从文等人,都在发表作品时使用过笔名。 有意思的是,有的作家特意使用女性化笔名。郭沫若用过“安娜”,茅盾用过“冬芬”,周作人用过“萍云女士”,柳亚子用过“松陵女士”……反而是女作家冰心,用“男士”来作为自己的笔名。真是相映成…... 童画- 0
- 0
- 438
-
「中华文化:古代年龄称谓」汤饼之期是什么时候?婴儿出生三日
汤饼之期是什么时候?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主人家要举办汤饼宴席,称为“汤饼会”“汤饼之会”,请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吃汤饼。“汤饼之期”也就成为婴儿出生三天的年龄称谓。这一习俗至少在明代时就有了。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第二卷有“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明代张岱的《夜航船》有“生子三朝宴客,曰汤饼会”。这一礼仪一是为了庆祝生儿之喜,二是祝福婴儿长命百岁。 汤饼,古代一种面食的称呼。今天,该称呼…... 童画- 0
- 0
- 728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承德避暑山庄是如何实现避暑功能的?
承德避暑山庄是如何实现避暑功能的? 满清王朝是凭借马背上的战争进入中原、取得政权的。清朝统治者为表示不忘征战之苦,特别注意培养皇室子弟的军事素养。康熙时期,定下了每年到木兰围场围猎的制度,称为“木兰秋狝”。木兰围场位于内蒙古大草原腹地,距离京城遥远。于是,去往围场的途中修建了多座行宫供皇帝驻足休息,其中最大的一座便是承德避暑山庄。清代皇帝往往在承德度过炎热难耐的酷暑季节,秋凉时才前往围场围猎。除了…... 童画- 0
- 0
- 455
-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青眼白眼什么意思?谁用“青眼”和“白眼”分别来表示对人的赏识和厌恶?
青眼白眼什么意思? 青眼指正视,因为正着看的时候黑眼珠在中间;白眼指斜视,这时是眼白对着人。青眼和白眼分别表示尊重和轻视两种态度,这种说法出自《晋书·阮籍传》 : “籍又能为青白眼。” 【典源】《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时阮籍母亲去世),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青眼有加是被人赏识的意思,…... 童画- 0
- 0
- 679
-
「青少年国学知识」正心
正心的意思是什么 正心就是心无杂念,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心自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所以心诚、至善、摒弃杂念就能达到正心的境界。 怎样理解正心 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并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我们这个心脏的场性。《道德经》里的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 童画- 0
- 0
- 384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应县木塔的神奇之处:经过好几次大地震,应县的千年木塔为什么还是震不倒?
应县木塔的神奇之处:经过好几次大地震,应县的千年木塔为什么还是震不倒? 应县木塔 元朝末年,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一带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大地连震七日,房屋毁坏不计其数,但是当地却有一座木塔始终屹立不倒,这便是位于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造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已有近千年历史。它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塔身没有使用一根铁钉,仅靠木质构件之间互相衔接咬合,而成为一个致…... 童画- 0
- 0
- 530
-
「青少年国学知识」致命遂志
致命遂志的意思是什么 致命遂志语出《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所谓致命遂志即是以持守“大人”之人格理想来应对于时时处处。 其次要做到“顺天休命。”世人往往以为顺天休命是一种消极应世,其实不然。苏轼这一命题的深沉意蕴在于启迪人当发现自己处困之时首先必然安静下来,吸收天地之营养充实自身以待其变,处静以制动。 如何理解致命遂志 顺天休命目的在于…... 童画- 0
- 0
- 314
-
「青少年国学知识」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高尚意境。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是说: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 童画- 0
- 0
- 530
-
「青少年国学知识」报恩
报恩的意思是什么 报恩就是要有感恩的心。感恩两字语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就是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报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而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报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报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保持健康的心态。 报恩是一种始终感觉到环境对自己好的心态。 报…... 童画- 0
- 0
- 268
-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扬州八怪是谁?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清朝时,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当时扬州出现了一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画家,世称“扬州画派”或“扬州八怪”。那么,“扬州八怪”具体是哪几个书画家呢?他们为何会被冠以“怪”之名呢? 相信很多人对于“扬州八怪”的名号都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其中的郑板桥,其名号更是如雷贯耳了。 郑板桥 然而,除了郑板桥之外,“扬州八怪”的其他七人又分别是谁呢?想必很多人都答不上来。 扬州八怪是谁? 关于…... 童画- 0
- 0
- 315
-
「青少年国学知识」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童画- 0
- 0
- 323
-
「青少年国学知识」修身
修身的意思是什么 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次第,一步一步地规范好了,符合了五德的要求,那也就是修身的基础。 其实这个道德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符合德性的全面转换,从而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的理念。 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以修身为教育目的。唐代元稹在《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中说:“慎独以修身,推诚以…... 童画- 0
- 0
- 369
-
「中华文化:古代年龄称谓」垂髫之年是多少岁?
垂髫之年是多少岁? 垂髫之年是20岁以前。 垂髫(tíao)一词较早见于潘岳的《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髫,是古代儿童的发式,对这种发式的解释,各种词典讲得均比较笼统,比如《说文新附》说:“髫,小儿垂结也。”《辞源》说:“髫,童子下垂之发。”《辞海》说:“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可是垂结是什么样的状况,说得比较模糊。 下垂之发,倒不难理解,可是哪里的头发下垂的?是未经整理全部自然下垂,…... 童画- 0
- 0
- 1.2k
-
「中华文化:古代年龄称谓」年龄称谓悼年是多少岁?
悼年是多少岁? 悼年是7岁。 悼年年龄称谓的来历: 《礼记·曲礼上》有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礼记》的年龄称谓以此段话为代表形成了一个系列,可称为“礼记系列”,它以十年为单位,从十岁到一百岁,每个整十的年龄都有一个称谓,这些称谓都是称说…... 童画- 0
- 0
- 1.5k
-
诗人的别称大全(古代诗人雅称)
我国诗人灿若星辰,有的诗人有许多别号或别称, 诗人的别称大全 别称 诗仙:李白 李白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浪漫、潇洒、飘逸,不止他的作品,整个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据说,李白当年初进长安,即拜访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读完后惊叹不已,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称他为“谪仙”。 诗圣:杜甫 杜甫被称为“诗圣”,凡是圣人者,大多都是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读他的“三…... 童画- 0
- 0
- 513
-
「青少年国学知识」儒家讲自省是什么意思
儒家讲自省是什么意思 自省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方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反省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从最隐蔽的地方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孔子首先倡导自省、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好的人和事要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自觉改正,如果没有,就无忧无惧,心安理得了。 孟子说:“君子必自反也。”。…... 童画- 0
- 0
- 420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无锡寄畅园面积并不大,为什么却让人觉得无限深广呢?
无锡寄畅园面积并不大,为什么却让人觉得无限深广呢? 寄畅园坐落在江苏无锡市的惠山脚下,与苏州拙政园一起被称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双璧”。寄畅园占地大约15亩,在园林当中并不算很大的面积,可进入园中却觉得广阔深邃,似乎有无穷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寄畅园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当时兵部尚书秦金的私人别墅,最初名为“凤谷山庄”,后来根据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改名为“寄畅园”。 无锡寄畅园 清代…... 童画- 0
- 0
- 343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大雄宝殿”通常是寺庙中最宏大的建筑,最大的大雄宝殿在哪里呢?
“大雄宝殿”通常是寺庙中最宏大的建筑,最大的大雄宝殿在哪里呢? 在佛教文化当中,佛祖释迦牟尼拥有大神通,法力无边,可以慑服群魔,所以他的德号叫做“大雄”。于是,佛寺中用来供奉佛祖的大殿就叫做“大雄宝殿”。通常情况下,大雄宝殿便是寺庙的正殿,也是寺庙中最宏伟的建筑,能体现寺庙的规格高低。佛寺不管大小,都会有一座大雄宝殿,你知道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在哪里吗? 这座最大的大雄宝殿在辽宁省义县的奉国寺内。奉…... 童画- 0
- 0
- 416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上海豫园围墙上的龙为什么只有四只脚趾?
上海豫园围墙上的龙为什么只有四只脚趾? 豫园是上海的一座著名园林。在介绍豫园的明信片和宣传手册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幅巨龙盘踞在墙头的照片。这条龙形态矫健,十分威武,好像要跃向天空,穿入云中。可你知道吗?和寻常的龙不同,豫园的这条龙只有四只脚趾,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豫园的来历说起。 豫园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它的第一代主人是明代官员潘允端。在潘氏族人苦心经营下,豫园达到了70余亩面积,…... 童画- 0
- 0
- 1k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登封观星台是谁建造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建筑登封观星台仅仅是用来观星的吗?
登封观星台是谁建造的? 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13千米告成镇。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 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建筑登封观星台仅仅是用来观星的吗? 在我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中记载,尧帝命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根据星辰运转的规律来编订历法,把它颁发给人民以指导农业生产。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中国,一部精确的历法无疑十分重要。所以…... 童画- 0
- 0
- 553
-
「青少年国学知识」立不易方
立不易方的意思是什么 《易传·大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风从山泽而生气。其气通彻上下,运行周遍,化育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有常,其德亘古今而不易,故曰恒。 它包含了恒久、长久之意,包含永恒的、必然的、绝对的、纯粹的,能够守恒、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必然成功,所以利有所往是当然的。 以恒修身,而身教乃亨;以恒齐家,而家道乃亨,以恒治国,则国运亦亨,这就是所谓无往不利者。 方与类相联系…... 童画- 0
- 0
- 258
-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李白《忆秦娥》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阙”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李白《忆秦娥》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阙”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李白的《忆秦娥》里,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以寥寥八个字,道出了夕阳西下时分的苍茫之感。这里的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建筑呢? 东汉刘熙的《释名》里认为,阙是建于建筑物门前的两侧、中间为道路的并不相连的建筑物。阙可以指古代宫门、城门两旁的高台,台上还起楼观,可以登上阙眺望。城门口的阙被称为城阙,本指城门两边的望楼,后也被…... 童画- 0
- 0
- 354
-
「青少年国学知识」体仁
体仁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传》对君子的特征作了基本的描述,即“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即可称为君子。 仁,即仁爱、仁慈。体仁,即实行仁道。“足以‘长人’”,是指君子实行仁道,能够做到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所有人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走完他们的生命旅程。儒学的核心理念即为仁,能够行仁,即是君子。 “嘉会足以合礼”,指社会群体成…... 童画- 0
- 0
- 312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