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篮球训练游戏:控球」牢笼运球
时间 | 国家标准 | 阶段 |
4-6分钟 | 1,2,5,6 | K-2(针对3-6年级的学员可能会进行修改) |
教学目标
1. 练习简单的控球技巧。
2. 在教练规定区域进行热身和技术的重复练习。
3. 利用空间,在自己的区域内认真练习。
4. 回应并听从指示。
5. 学习观察地面标志物,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做出决定和调整。
器材
每个学员配备1个篮球和呼啦圈;定时音乐(20秒的音乐和10秒的静音或根据此活动做出相应的变动)。
规则
1. 学员将呼啦圈放在地板上,在自己和其他学员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
2. 学员使用正确的运球技术在两个呼啦圈之间运球,找到并且固定好最近的呼啦圈,然后做接下来的练习。
3. 教练每10~30秒,发出一次信号来改变练习。以下是教练用来向学员提供越来越复杂的挑战的练习列表。如果教练使用定时音乐,则在音乐开始播放时让学员开始运球(如第2步中所述);当音乐停止播放时,学员找到最近的呼啦圈,准备将要演示的练习。当音乐开始时,学员在呼啦圈之间继续运球。
a. 固定的动作。
● 站在呼啦圈中,用右手在呼啦圈的外部运球(见图a),然后切换到左手,转到另一个方向(学员只能向任一方向运球约10秒或更短时间,以免头晕)。
● 单手体前变向运球:站在呼啦圈外面面向呼啦圈,用同一只手在呼啦圈内运球两次,然后在呼啦圈外运球两次,换手并重复练习。
● 双手变向运球:面向呼啦圈,在呼啦圈外运球两次(右手),在呼啦圈内运球一次,然后换手并在呼啦圈外运球两次(左手)(见图b),在不中断的情况下反转方向(另一种模式是在呼啦圈外单次运球,然后在呼啦圈内运球,再换手在呼啦圈外运球)。
● 站在呼啦圈中间,双脚分开,直到双脚都碰到呼啦圈的两边。在呼啦圈周围运球,然后换手并且改变方向。
● 站在呼啦圈中,双脚前后交错。在呼啦圈外运球两次,然后将球从双腿之间穿过,并在另一侧呼啦圈外运球两次。换脚并从另一个方向重复练习。
b. 行进间的动作。
● 学员使用4种运球技巧(控制型运球、护球型运球、全速运球和运球后撤)中的一种,在整个呼啦圈中移动(保持抬头)。服从教练的时间安排,增加难度(如运球进入或者退出呼啦圈,变向运球进入或者退出呼啦圈,绕着呼啦圈运球)。
● 运球贴标签:指定3个学员成为“标签”,尝试触摸并标记其他队员,被标记的队员也要成为标签。队伍中的其他学员都要经过重重考验,如果学员把球运到呼啦圈内,呼啦圈就变成了安全区(学员最多只能在呼啦圈内运球5次)。
● 制作一些带有图案的呼啦圈,根据图案变化进行指定的运球练习,例如直线或绕圈运球。在一些呼啦圈中进行多次运球,在剩下的呼啦圈中进行单次运球,制造标签有助于学员加深理解和建立记忆模式。
教学要点
● 此练习可用于提升控球能力。一旦学员熟悉了该练习,就可以将其作为热身或技能训练活动。
● 所有学员快速找到一个呼啦圈,并把它固定住。然后,教练站在所有学员都能看到的地方,让学员快速地模仿教练做出的动作,接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再次进行练习。学员要想快速建立概念模型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并不断地细化所练习的技能。
● 当增加练习次数的时候,教练要向学员强调在自己的区域内练习和控制身体的重要性。
●强调使用整个球场空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