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面子”
妈妈心态:在别人的孩子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奖别人的孩子。
孩子状态:自尊心受到伤害,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
生活中有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在别人的孩子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奖别人的孩子。然而妈妈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进步,还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所有人都具备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个人维护自我人格尊严,不受他人侮辱和贬低的心理状态。成年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都清楚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滋味。其实小孩子的自尊心在某种程度上比成年人的更强。成年人经历的事情较多,相对于孩子来说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受到伤害时可以做自我调节,伤痛感也相对容易恢复。
然而孩子由于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比较脆弱,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并且比较难恢复,有的孩子甚至一蹶不振,所以孩子的自尊心更应该受到保护。孩子们的可塑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因为一句鼓励的话欢天喜地,也会因为一句批评的话自暴自弃,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就会严重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就使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
李敏有个女儿叫欣欣,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有一次,李敏的姐姐要到外地出差几个月,由于时间比较长,就把同样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贝贝交给她照顾。这么一来,贝贝每天放学都到李敏家住,与欣欣一起写作业、吃饭、玩耍。欣欣生性好动,总是坐不住,学习时还常常走神,一会儿抠抠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贝贝文静稳当,做作业时总是专心致志,从不三心二意。
贝贝的学习成绩比欣欣好很多,李敏看贝贝这么听话,自己的孩子却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不由得着急起来。一天,两个孩子放学回到家中,贝贝就到屋里开始写作业,欣欣却打开电视机看起动画。
李敏看到这种情形气得火冒三丈,“啪”的一声关上了电视机,大声说道:“快去写作业!”欣欣撇了撇嘴进屋写作业去了。
大约过了5分钟,欣欣又跑了出来,大声喊道:“妈妈,妈妈,我饿了!”李敏真的气急了,吼道:“赶紧去写作业,写不完你就别吃饭了!”结果吃饭前,欣欣没有写完作业,李敏真的没让孩子吃饭,欣欣委屈地哭个不停,最后还是爸爸为她说了好话。
转眼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贝贝每科成绩都很优秀,都在97分以上,而欣欣却只有90分,有一科还考了80多分。李敏看到姐姐的女儿如此优秀,自己的女儿却这么差劲,她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欣欣大发脾气,还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比如“你真是笨死了,不知道你像谁了这么笨!”“考这么低分,看你以后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你就要饭去吧!”“你看看贝贝,比你强多了,你自己觉得好意思吗?”李敏没完没了地数落欣欣。
贝贝在一旁看着李敏和欣欣,这一次李敏真的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欣欣心里非常难受,也感到很没“面子”,心想,自己也许真的是个笨蛋。从那以后,欣欣每天都不怎么说话,更不理李敏和贝贝,她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道,我恨你们!我讨厌妈妈!李敏看到孩子写下的话伤心极了,对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后悔,她哄欣欣,欣欣却狠狠地说:“你不是我妈妈,我讨厌你!”
李敏的做法确实不妥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了伤就很难修复,如果她能选择正确的方式,心平气和地教育欣欣好好学习,结果就不会是这样。所以,妈妈们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他们各有千秋,谁也不能肯定地说某一种性格绝对得好或者不好。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他们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也有不擅长的方面,难道例子中的贝贝就没有缺点吗?一定有,只是李敏没有看到而已。
妈妈们如果总是用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较,那么在你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差的。而且妈妈们应该注意,即使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对,也应该私下进行教育,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当着别人的面疾言厉色地批评和贬低孩子,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适得其反,损伤孩子的面子,这样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
晓琳的侄子叫小杰,学习成绩一直特别优秀,今年他被保送读博士。其实小杰在高考时没有发挥出平时的水平,成绩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当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替他惋惜,甚至还有人幸灾乐祸。那时的小杰心情很低落,但是他没放弃,大学4年一直保持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还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毕业时就被保送了。
当小杰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心情万分激动,于是他有感而发,在自己的朋友圈上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晓琳和自己的儿子小宇一起看小杰的这篇文章,看着看着,晓琳哭了,还唉声叹气地说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没有小杰有出息。
妈妈不经意间的举动和话语深深地伤害了儿子小宇,儿子没说什么默默地走出了房间。几天来小宇都闷闷不乐,他也觉得自己没用,后来小宇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计算机前玩,晓琳喋喋不休地责备儿子,还动不动就提起小杰的事情,终于有一天小宇气急败坏地对妈妈说:“我就是这么没出息,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又是一个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做对比的反面例子,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妈妈们应该警惕,注意教育孩子时的说话方式,不要连自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都全然不知。
此外,有些妈妈经常嘲笑自己孩子的缺点,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打击是最大的。妈妈们有时候会这样说:“我看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是一个笨蛋!”“你连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懂,真是没用,我都替你丢脸!”等等。我相信妈妈们一定不会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初衷一定是想激励孩子,让孩子改正缺点,但是她们确实选错了方式。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心情本来就很沮丧,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妈妈给予自己安慰和鼓励。但这时妈妈不但不安慰孩子,还嘲笑孩子的缺点,责备孩子的不是,孩子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屈辱。
连自己的妈妈都看不起自己,谁还能看得起自己。孩子会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失望,消极心理一旦产生,他们也许会变得萎靡不振。
研究发现,小时候受到父母嘲笑和讥讽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做起事情来前怕狼后怕虎,没有魄力。嘲笑孩子缺点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轻者使孩子自暴自弃,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做事;重者使孩子产生报复心理,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案例发生。
妈妈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扬孩子的优点,弥补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呢?答案有两点:第一是赞扬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改正缺点;第二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在“赞扬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改正缺点”这方面,妈妈们应该做到尽可能地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适度的赞扬,给孩子一种“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的感觉,这样做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从正面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
谁都喜欢听到别人赞扬的话,孩子们更是这样,他们往往吃软不吃硬,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喜欢和父母作对,这时妈妈们如果能给予孩子积极的赞扬,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妈妈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咆哮式的责骂方式,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对不好,并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这才是对孩子最大、最积极的帮助。
在“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这方面,妈妈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不要有意无意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妈妈们无论是有意的或者是无意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都是不对的,也是不应该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最需要妈妈的帮助和关心,关键时刻妈妈的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总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如别人。抱着消极态度长大的孩子不但感受不到人生的快乐,日后也很难获得成功。
2.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
很多妈妈都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她们认为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可以更快更有力地促使孩子改正缺点。她们急于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却忘了考虑孩子的感受,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孩子的缺点不但没有改正,还使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造成消极情绪。妈妈们应该关起门来独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在场,即使妈妈批评的话语重了一些,也不至于产生不可收拾的后果,当然,妈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不要随心所欲地对孩子放狠话。
妈妈们一定要切记,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也和大人一样是个有独立人格、有尊严、有思想的人,任何人即使是父母都不应该践踏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采用不正当的刺激方式,不但不能使孩子按照父母预想的方向发展,还会造成某些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无论孩子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问题,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妈妈先知道
妈妈们如果总是用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较,那么在你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差的。而且妈妈们应该注意,即使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对,也应该私下进行教育,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当着别人的面,疾言厉色地批评和贬低孩子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适得其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