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塑造勇者,鼓励成就梦想
妈妈心态:我的孩子可以吗?
孩子状态:越来越没有信心,面对生活更加悲观。
孩子成长的过程,如同在森林中探索一样,可能处处藏着豺狼虎豹,时时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无论前方发生什么变化,无论他们遇到什么难题,无论前面是悬崖还是峭壁,妈妈都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这样孩子才能走出迷茫,走向成功,赢得未来。
妈妈鼓励的真正价值在于,当孩子痛苦或迷茫的时候,妈妈能够实时给予温暖,并正确地引导孩子。有了妈妈的鼓励,孩子本来做不好的事情也会在妈妈的关爱之下做好,而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也一定能做得更好。作为妈妈,在内心里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意识,会觉得孩子小,做事不放心,对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也有的妈妈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让孩子去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一旦孩子提出了要求,妈妈就会产生怀疑的态度:“这孩子可以吗?”
“安德鲁,这些是你搞的吗?”妈妈把一堆闹钟的零件往桌上一扔,有些生气地问。
“是的,妈妈。我只是想看看闹钟里面有些什么东西,我本来打算再把它们装回去的,可是又忙着拆剃胡刀,把闹钟给忘记了。”
妈妈看到孩子好奇心这么强又不忍心呵斥他,便耐心地对儿子说:“安德鲁,这些东西都是很贵的,你喜欢拆东西没问题,但是拆完还要把它们装回去。”
安德鲁很愧疚地说:“知道了,妈妈,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妈妈坐在儿子的身旁,说:“告诉我,儿子,你把这些东西拆开要干什么呢?你要学习修理机器吗?”
安德鲁想了一下,说:“不是的,其实我不喜欢装回去,只是想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妈妈想了想说:“儿子,我们可以去社区学校看一下,看看那里有没有关于拆装小器械的课程。既然你这么喜欢拆机器,那就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亲身感受一下自己对机械方面究竟有多大的兴趣吧!”
“太好了,妈妈!我真想搞清楚所有的机器里面到底都有什么东西来维持它们运作的!”安德鲁高兴地说。
作为妈妈,要允许孩子“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的东西,尽量放到安全的地方。其他的东西如果被孩子拆了,也千万不要责怪他们,那样只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你也要向安德鲁的妈妈学习,告诉孩子如果想拆东西,要得到大人的同意。另外,要告诉孩子,拆东西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把拆下来的零件再装回去才算是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这样,一拆一装的两个过程,会更加促进孩子的成长。
妈妈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她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试想,当妈妈没有给予安德鲁拆卸机械的机会,孩子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会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最终的结果会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了强大的错觉:“我真的没用,连这个简单的事情都完成不了。”长此以往,他就会对事物慢慢失去兴趣,到那个时候,就真的是“什么也不会做了”。
每个孩子都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只要用心去观察,就总想自己动手。对孩子来说,这好像是在玩耍、做游戏,而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孩子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因此,妈妈鼓励孩子动手动脑、鼓励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小洁从小就胆小,做什么事都要妈妈陪着,比如到公园去玩耍时,总是让妈妈在一旁看着。
有一次,妈妈带小洁去公园。到了秋千旁,妈妈想让小洁一个人荡一会儿,可是小洁不敢,妈妈把她抱上去,小洁吓得直哭,妈妈只好又将她抱下来;到了滑梯边,妈妈让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一个人玩滑梯,她还是害怕,让妈妈在下面接着她。
妈妈见女儿这样胆小,心里很担心,就决定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鼓励小洁独立、勇敢起来。
妈妈说:“小洁,你自己玩一会儿,妈妈在这里等你好不好?”
小洁拉着妈妈的手死死不放,说:“我要妈妈陪着,我自己害怕!”
“宝贝,勇敢一点!你看,其他小朋友也都是自己玩!”
小洁没办法,慢慢走到其他小朋友身边,怯生生地站在一边,妈妈在后面鼓励道:“宝贝,快去玩呀!小朋友们很喜欢和你玩的!”
小洁试探着走近其他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妈妈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等着她。到了中午,小洁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玩得很开心,我敢自己玩滑梯了!”
小洁的妈妈摸着女儿的头,对她说:“宝贝,你今天表现得很勇敢,我希望你以后也能继续这样!”
“妈妈,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真好,我以后不用你陪着我玩了。”
“宝贝,你真是太棒了。”说着妈妈把小洁搂进怀里。
从那以后,妈妈总是鼓励小洁自己去尝试。妈妈还会常常用鼓励的口气对她说:“宝贝,自己试试,你一定可以的!”小洁望着妈妈那坚定的眼神,就勇敢地去尝试了。
小洁的妈妈培养孩子从小学习勇敢尝试的经验是值得赞赏的。每位妈妈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材,可是大多数的妈妈只会站在滑梯边焦急地看着孩子玩耍,不敢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挑战。为了孩子,应该尽早让他独立起来,这样才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在生活中,妈妈要多鼓励孩子勇敢尝试,给孩子提供各式各样的独立机会,让孩子在不断地探索中增强自信,增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小养成勇敢、独立的特质。
作为妈妈,谁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首畏尾的人。在教育理论中,有一种赏识教育。妈妈可以把这套理论运用到日常教育孩子上。
类似这样的话你应该经常说:
“孩子,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
“好吧,妈妈让你尝试,你可以做好的。”
……
在孩子自己要求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吝啬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当然,也许这些事情是孩子不能驾驭的,或者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危险的,但是,只要妈妈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技巧和注意的事项,并在一旁关注孩子,认真观察做事的进展,就不会有事。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最好能保持心态上的冷静,并且控制自己做个绝对的“局外人”。所有的一切都让孩子动手、动脑完成,这其实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结果到底怎样并不重要。所以,妈妈一定不能在事情进展不是很顺利的时候,给孩子泼冷水,说一些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最明智的方式是帮助孩子找到原因,鼓励孩子重新尝试。
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中,的确能够学习不少东西,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你不吝啬对自己孩子鼓励的结果。
妈妈先知道
种子需要阳光和空气才能萌芽,孩子需要赏识和鼓励才能茁壮成长。但是,并不是每一棵小树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只有精心地去呵护、去关爱,小树才能成为栋梁之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求上进的心,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被关怀、被鼓励。多给孩子一些赞赏与鼓励,多向孩子的心灵撒下爱的阳光,孩子才会感觉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