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要轻易扬起你的巴掌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要轻易扬起你的巴掌

不要轻易扬起你的巴掌

通常而言,孩子爱反抗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当孩子突然爱反抗时,我们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尊重,一味进行打骂教育,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我们班的“叛逆少年”小志,特别爱反抗,而且是以各种方式来反抗。督促他学习时他会跟老师顶嘴,在家里妈妈让他快点起床去上学他就故意拖延,妈妈提醒他玩电脑的时间过长他就用力摔鼠标。最初,爸爸看到小志这样特别生气,有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打小志,但都被制止住了。可时间长了,小志反抗的次数多了,妈妈也特别生气,有一次忍不住扬起了巴掌。小志并不害怕,小脸一扬,妈妈见不打似乎也下不来台阶,就一巴掌下去了。见小志的眼里噙着眼泪,妈妈心里充满了自责。

无独有偶,我还收到过这样一封来信:

在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被父母打过,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特别羡慕那些没有被父母打过的同学,尤其是在每次我没考好,父母打我的时候。

在一次的数学考试中,我只考了65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为了不挨打,我回到家后欺骗了爸爸,对他说:“这次考试全班同学考的分数都不高,老师也说及格了就可以。”爸爸相信了,没有打我。

但好日子不长,不久后的家长会后,爸爸回来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说撒谎的孩子必须要打。我很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在考试之后和我一起分析试卷,给我讲解不太懂的题目,但是他们永远只看重我的分数。

后来,我成了“爱反抗”的孩子,爸爸妈妈让我做什么事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抗他们,既然得不到他们的爱和理解,我就反抗到底。可是有时候看着爸爸妈妈操劳的身影,我的心里又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近年来,“虎妈”、“狼爸”频现,铁腕教子的教育方式再次引起争议。很多家长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当孩子就是爱反抗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打呢?如果打了,孩子会不会因此更爱反抗,直接离家出走?如果不打,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在古时候“不打不成器”的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个人才,《史记》中就有过明确记载。有些家长觉得通过打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从家庭步入到社会,如果不通过强制手段让孩子认同某些规则,孩子日后很可能会适应不了社会环境,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的主张是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都不要打孩子。孩子爱反抗一定有孩子的原因,在没弄清楚原因之前就因为生气而打了孩子,且不提你心疼与否,对孩子的伤害也非常大,这种伤害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家长们在盛怒之下的出手往往掌握不好轻重,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扇耳光会造成鼻腔出血、牙齿脱落和听觉神经损伤,打屁股会发生因皮下瘀血所致的肾创伤,如果伤到坐骨神经还会影响到脊椎的健康,直接或间接损伤脑干。就算是避开这两个常被伤害的部位下手也有可能会发生骨折、流血甚至休克的情况。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同时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孩子视父母为最亲密的人,当被他们打时,孩子的心理会非常恐惧。大多数被打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降低对父母的信任度,如果伤害过大,还可能会丧失信任他人的能力,更可能因此而无法在日后的工作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缺失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辅导,孩子被打时产生的愤怒心理将会伴随他们一生,一旦进入青春期,很容易进化为逆反心理。

女孩子尤其打不得,小时候常挨打的女孩成年后往往性观念开放,在婚恋方面也倾向找脾气暴躁的“大男子”主义的配偶,这就是人生的怪圈之一,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坏礼物之一。当父母不尊重女儿的身体时,女儿也会在潜意识里轻视自己的身体,如果经常被父亲打,则直接为日后婚姻的不幸埋下伏笔。

孩子都很善于模仿,如果父母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可能在学校或其他环境中模仿父母的“暴力”行径,比如对同学大叫大嚷或干脆动手解决问题等。

可见,爸爸妈妈的打骂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多的,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不要轻易扬起巴掌。

当孩子反抗,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可以采用暂停的方式,比如对孩子说:“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们都要冷静思考一下。”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并且告诉孩子一定要让他这么做的理由,同时和孩子一起商量,设定思考和履行的时限,不要马上让孩子认同我们。

另外,很多家长想对爱反抗的孩子动手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挑战了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意图通过打孩子让孩子服从。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多半都是由于父母和孩子“较劲”,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代沟,但放下身段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才是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我家楼上住了一位大学教授,这位先生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不主张打孩子,但必要的时候也会打,而且打得很有水平。

一次,他家孩子偷偷拿走了我的手表,他知道后很生气,决定要打孩子一顿。在打之前,他和孩子说:“儿子,因为你今天偷拿了邻居的东西,所以爸爸要履行教育你的责任,决定打你了。你想让爸爸打两下屁股还是打一下手心呢?”孩子想了想,选择了打一下手心。

同样是打,这位大学教授的打就很有效果,在这之后,他家孩子再没有偷过东西。对这种打孩子还要与孩子商量的教育方式,他解释道:“第一,我告诉了孩子打他的原因;第二,我在打孩子之前告诉了孩子,没有吓到他;第三,让孩子自己选择责罚方式令他有控制局面的感觉,不会伤害孩子的尊严。孩子在挨打之后,我引导孩子树立好思想好品德时他多半会反思进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作为家长,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反抗,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当然,也要用科学的方式“打”孩子,因为科学的“打”也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觉得不得不打孩子的时候,先想想你“打”的分寸在哪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