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让他飞翔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让他飞翔

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让他飞翔

心理研究人员认为:成功与个人梦想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我们是否坚信可以实现梦想的信念强弱相关。因此,想让你的孩子脱颖而出,就需要有目标、有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挫折,会有困难,这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时,你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要让孩子明白: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

先来给大家说一个调查:

有一群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他们意气风发,在学历、家境和智力方面都卓越无比。在要跨出校门之前,哈佛对这些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之中,有近3成的人没有目标,6成比例的人目标很模糊,只有1成的人,有比较清楚的短期目标,而具备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仅仅占总数的3%。

25年之后,哈佛大学对这群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的目标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就是这3%的人,在25年之中朝着自己的目标,认定一个方向不断前进,在各行各业中成为顶尖人士;而占了1成的,有短期目标的人,他们也在不断地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可以归属于社会中上层;人数最多的,在毕业的时候目标模糊的6成人,他们平稳地工作和生活,没有温饱问题,但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剩下的3成没有目标的人,尽管是高等学府出身,但过得并不如意,并且还在时常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能给自己机会”的“不公平”的世界。

不用我详细解释,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一些门道: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有明确目标的。哈佛的毕业生,具备过人的才能,才能顺利毕业。即便是这样的人,在缺乏目标的情况下,都会和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更何况是普通人。

以一个简单的数学例子来说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如果你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以相同的速度前进,别人的孩子看到明确的目标,就能朝着那个目标直线往前;而你的孩子没有目标,就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样,绕行前行,这速度可不就得慢下来了么。

有些家长可能迫不及待地举手示意:喂,目标从哪里来?这不是给孩子安排人生么?非也非也。目标,来自孩子的想象。想象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它偷偷藏在每个人的身体内,对孩子来说是不可限量的“潜力源”。我见过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这也是想象,但这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想象。当然,这种想象不能说有错,如果可以摒弃父母强加于孩子的“成分”,这种想象的积极作用,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目标。

我要说的是,想象是对未来的“首要发现”,它能让孩子看见美妙的事物,对呈现在远处的美景憧憬有加,激励孩子不断前进。

但是,有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可能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孩子的生活应该由父母来导航掌舵,所以硬生生地扼杀了孩子的目标。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亲手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要求他去飞翔。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阻碍我们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孩子身上也是这样,因此帮助孩子确定一个适合的目标是十分关键的。但是,我说的帮助孩子确立目标,不是让你去“包办”孩子的人生,而是让孩子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特殊才能或者某种爱好,哪怕它在你眼中看起来“很不起眼”。你应该了解,不一定要让孩子树立科学家、物理学家之类的远大目标才有意义。才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孩子的兴趣和才能在哪里,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适合孩子,让孩子喜欢。你要让孩子当自己人生的“司机”,让他自己决定下一站要停靠在哪个地方。

那么,在孩子“开车”的过程中,你可以给孩子提供什么帮助呢?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你要引导孩子将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会在上面花上很多时间而不自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喜欢的事物,引导孩子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目标。比如,你家的孩子,生来就喜欢唱歌跳舞,你可以鼓励孩子朝表演家的方向努力。再巧妙地让孩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习,促成他的改变;再比如,有些男孩喜欢玩电脑,这时候你就可以让他在“探索”电脑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且告知孩子,只有学好英文,才可以把电脑玩得“酷酷无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状元,是说人在每个行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真的要达到状元的顶端。所以别让孩子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把目标定得太高,反而不好实现,这不是跟没目标一样嘛。孩子“看得着摸不着”,可不得郁闷受打击吗?

对孩子来说,他们对很多东西有兴趣,但往往缺乏耐性。一个需要10年、8年才能完成的目标,很容易让他们觉得“唉,好远哟”。他们只有在生活经历的累积之下,才会真正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别让孩子的目标定得太远。或许在实现近期目标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会发现值得他追求一生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目标的实现要以计划为前提。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尝试着做一份实现目标的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来为实现目标做准备。在孩子制定完目标之后,鼓励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目标。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决心,避免半途而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