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要从小培养
妈妈心态:孩子学习好才是硬道理。
孩子状态:成绩虽好,品德欠缺。
妈妈们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但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是国内父母教育孩子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妈妈们必须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把注意力更多的转向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来,使教育的天平变得平衡。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有获得成功的资本。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知识很难找到好工作,所以家长们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只要学习得好,将来才能有出息,才能吃香的喝辣的。”然而,孩子长大后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仅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知识量,还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优秀的品格,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是国内妈妈教育孩子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比如英国妈妈的家教方法。
英国妈妈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她们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学会如何适应身边的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英国人有着自己的核心道德观,比如尊重生命、诚实、公平、守信等。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照顾自己;抛弃以欺骗他人的方式取胜的错误做法;不把输赢看得太重,关键是享受过程。这三点是每个英国孩子必须学会的处世常识。此外,英国妈妈还认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她们不赞成让孩子们背诵道德守则,而是鼓励孩子从平时做起,在每天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品德教育的真谛。
国内的妈妈并不否认品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她们面对现实情况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更关注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有很多妈妈平时很少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品德出现明显问题,不得不解决的情况下,才把品德教育暂时放到优先的位置上。妈妈们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但品德败坏的现象日益凸显,这不但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也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的危害。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们承认,她们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有明显的缺失。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妈妈们必须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来,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天平变得平衡。当然,使妈妈们转变教育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把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积极开展开来。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所以妈妈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品德的好坏。因此,妈妈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同时也可以选择给孩子摆事实、举例子的方式。
盈盈的妈妈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从不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她平时总是给盈盈讲一些具有优秀品德的伟人故事,这对盈盈的帮助很大。
有一次期末考试,盈盈获得了全年级第1名的好成绩,当试卷发回来时,她发现自己有一道题做错了,而老师没有发现。盈盈心里有些矛盾,自己究竟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师?如果告诉了老师,有可能会丢掉第1名的位置;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又觉得过意不去。盈盈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给自己讲的一个故事,于是她坚定地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准备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师。
那么盈盈的妈妈究竟给她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原来盈盈的妈妈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长得其貌不扬,平时大家都很少注意他。有一次,学校要进行一次关系到毕业分配的考试,所有的同学都很着急,想了很多作弊的方法。考场上很多同学都在偷看答案,盈盈的妈妈也不例外。这时盈盈的妈妈发现这位同学不会答,也没有答案,就悄悄地把自己写满答案的小纸条扔到了他的脚下,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捡起来。
考试结束后,盈盈的妈妈问这位同学为什么不捡起有答案的纸条,他平静而坚定地说:“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做人要诚实,要光明磊落。”盈盈的妈妈顿时对这位同学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后来她爱上了这位同学,他就是盈盈的爸爸。
盈盈的诚实来自于妈妈孜孜不倦的教诲,也来自于爸爸的以身作则,父母成了她学习的好榜样。家庭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良好的道德修养、优秀的道德品格也对孩子的未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所说的优秀品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勤奋:勤奋是个人最重要的品德,也是个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基础。所以妈妈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
诚实:诚实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信誉和名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说谎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妈妈们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话,过分指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应该在孩子第一次说谎话的时候就纠正他的错误,告诉他诚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礼貌:礼貌是对个人拥有优秀品德最基本的要求。中国是礼仪之邦,小孩子一定要从小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在这点上父母要发挥表率作用,在平时言谈举止一定要得体,不要把粗鲁的语言挂在嘴边,从自身做起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守纪: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做什么做什么,妈妈们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更好地使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妈妈们不应该采取命令的方式,而是应该给孩子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知足: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就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一个孩子,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不知满足的坏毛病。妈妈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懂得满足,不要过于贪婪,还要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一位妈妈这样说道:“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每次我带他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都是站着的,总是把座位让给老年人或者孕妇。我的做法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去上学,于是孩子就向我学习,总是把座位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儿子又和妈妈一起坐公交车,儿子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看孩子还小,有些不忍心,就说让孩子继续坐,这时妈妈却对儿子说:“你是个男子汉并且已经7岁了,应该站着。”结果,儿子心情愉快地站了一路。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获得了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妈妈陪同儿子领奖,到回去前妈妈告诉儿子人应该学会感恩,他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既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也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分不开,他应该给老师和同学买一些礼品。儿子听了妈妈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就这么做了。
上面例子中的妈妈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教给孩子应该助人为乐、懂得感恩。孩子应该养成的优秀品德还有很多,妈妈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那么妈妈们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呢?
1.妈妈们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并且从点点滴滴做起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不把品德教育当回事,如果等孩子长大后发现他品德欠缺时,再来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就太晚了。妈妈们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道德质量,并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染和影响孩子。
2.妈妈们要实时纠正孩子微小的不良品德
妈妈们千万不要忽视孩子小的品德问题,如果妈妈们认为孩子微小的品德欠缺无大碍,那么你们就大错特错了。有些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溺爱,并且有某种自私心理,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对孩子的不良品德不但视而不见,有时候还极力袒护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不但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反而会害了孩子。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微小的品德欠缺如果不实时加以纠正可能会酿成大错。所以妈妈们既要表扬和鼓励孩子小的优秀品德,又要实时批评和纠正孩子小的不良行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成绩同样重要,都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妈妈先知道
抓好品德教育,就要从品德形成的起步点开始,达到先入为主,以便一开始就在孩子大脑中留下非常牢固的、良好的、深刻的痕迹。孩子出世来到人间,第一次喜、怒、哀、乐,第一次学说话,第一次学走路,懂得第一个道理等都发生在家里。因此,妈妈的教育好比在白纸上画画,第一笔怎么画、怎样构图、涂什么颜色等,这对孩子今后能否画出美丽的人生画卷是相当重要的。由此可见,妈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将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