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隐私被窥视让孩子的自尊心哗然破碎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隐私被窥视让孩子的自尊心哗然破碎

隐私被窥视让孩子的自尊心哗然破碎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中,把获得别人的尊重看作是仅次于自己价值实现的最高心理需求。让孩子学会尊重人,这是人的基本品格之一,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才能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尊是孩子的第二生命,苏霍姆林斯基把自尊看作是人最敏感的角落,父母要像爱惜珍宝一样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小莉自上了初中后,就把自己的抽屉上了锁,钥匙总是藏起来。

一天早上,小莉去学校以后,妈妈发现女儿的钥匙放在桌子上,又惊又喜,立刻打开柜子翻看了一番,想看看女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看完之后,妈妈小心地将柜子里的东西恢复原状,将钥匙依旧放在了桌子上。

晚上女儿回来,一进房间就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

妈妈否认说:“没有!”

女儿叫道:“我在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怎么不见了?”

母亲立刻倒吸一口气,原来女儿是试探父母的,这不是把他们当成“特务”了吗?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总爱给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藏着好多好多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展现了孩子的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了他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孩童那样,随时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表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也不可以随意进入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

根据调查显示,当孩子和同学聊天或者打电话的时候,有半数以上的家长会在一边旁听,甚至是偷听。虽然很多时候孩子表示只是随便和同学聊聊天,但是父母仍然会旁听,很多父母也表示出自己的无奈:“孩子有什么话都不跟我们讲,这是我们了解他的唯一办法。”殊不知,这些父母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说到隐私权,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成人的专利,对于孩子的隐私权利不以为然。其实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很在意自己的小秘密。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瞒人没好事”,费尽心机也要破解孩子心中的小秘密。这种观点和做法都很欠妥,随意揭露孩子的隐私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青少年时期对隐私的需要超过他一生任何其他时期,甚至成年期,如果你认为隐私对你很重要,那么它对你的孩子更重要。”

所以说,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对此父母应该给予应有的包容和尊重。在孩子的生活空间上应如此,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和感情空间上更应如此。

一旦你轻易地触动了孩子的隐私,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所以,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偷听孩子的电话,查看孩子的微信、偷看孩子的日记、跟踪孩子或者向孩子的同学或朋友“刺探情报”,否则,与孩子间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甚至还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这样说来,孩子的隐私父母就不能过问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过问时需要讲究方法,先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再让孩子自愿地和你倾谈隐私。

隐私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自己的私事对一些人是隐私的,对另一些人则不是;隐私可以转化,不信任你时是隐私,信任你了就可以不是隐私。

父母要争取孩子的信任,使孩子主动、自愿地披露心中隐私。这就要求父母尽可能做到:

(1)长期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与父母沟通情感的习惯。

(3)不偷看孩子的日记、私自拆看孩子的信件。

(4)承诺为孩子保守秘密,就一定要守信。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当孩子希望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待一会儿,不想被人打扰时,父母就不要随便进入,当需要进入孩子的房间时,应该敲门,并礼貌地问他:“我可以进来吗?”

即使想帮助孩子收拾房间、书桌或者书包时,也最好让孩子知道,征求孩子的同意,你应该说:“妈妈帮你收拾一下,可以吗?”

当父母表现出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从而把父母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与你沟通。也就是说,父母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