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孩子俭朴习惯的培养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十分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天,儿子格雷戈里告诉海明威,他每天都拿出时间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事实上,他所谓有意义的事,不过是每天都在一家饭店订一份大餐,然后把这份大餐拿去喂附近池塘里的鸭子。
海明威知道此事后,把儿子叫到他的房间里,对他说:“孩子,你可以用钱买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我们并不是一直有那么多的钱,因此你必须节约才行。如果你不明白这些道理,就会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听了海明威的话,儿子的脸一下子红了。海明威语气有些舒缓地说:“从下个月开始,我会限制你花钱,每个月给你300元以内零花钱。孩子,你不能再毫无节制地乱花钱了。要知道俭朴是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
是的,俭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人即便很有钱,依然在生活中保持这种好习惯。大富翁洛克菲勒,不仅自己的生活非常俭朴,而且时时刻刻都培养儿女们生活俭朴的好习惯。他告诉别人,说:“我3岁的女儿已经开始挣钱了,我听说煤气用得仔细,费用就可以降下来,便告诉她,每月从目前的账单上节约下来的钱都归她。于是她每天晚上四处转悠,看到没有人在用的煤气灯,就去把它关小一点儿。”洛克菲勒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小约翰长大后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
事实上,注重俭朴是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贤人都十分注重节俭。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说:“以俭立名,以侈自败。”魏徵也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说:“俭朴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而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艰苦朴素的行事作风,更是孩子们应学习的。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口皆碑。井冈山斗争时期,随着红军队伍扩大,加上敌人围攻封锁,造成部队给养严重短缺。朱德就自己动手用毛竹做成了一根新扁担,并在上面刻了“朱德记”三个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
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实际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和老百姓的斗志。大家乐观地唱起了山歌:“朱德挑谷上拗,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红四军一次突围战斗中,朱德被冲散了,之后,与一群国民党相遇。他们看他衣衫破旧的样子,像一个伙夫,就喝问“你知道朱德在哪里”?
朱德用手向别处一指,国民党军队便扬长而去。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像伙夫的人是一个军长,因为他的装扮竟然朴素得与伙夫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不需要继承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俭朴生活,但艰苦朴素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弘扬的。因为俭朴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素质。俭朴可以使孩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勤俭的好习惯。
有人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可以说是经验之谈、智慧之谈。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而有些父母收入又很高,不少父母总是只要孩子喜欢,就千方百计去满足他。当然,他们的动机和愿望是好的,但这样却在无形中惯纵了孩子,培养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同时,一个没有俭朴习惯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热爱工作,因为俭朴与勤劳是紧密相连的。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爱惜东西、珍惜金钱的人会热爱工作,或愿意工作。因为勤与俭是紧密联系起来的。丢掉了“俭”字就很难有“勤”字。
也有一些父母,家里条件并不好,也要让孩子吃最好的食品,穿最好的衣服,玩最时髦的玩具,要啥有啥。“孩子是小皇帝”,被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出来。做父母的应意识到培养孩子俭仆习惯的重要性,并有意识让孩子养成俭朴的习惯,具体可以按以下的方法:
■1.让孩子懂得一衣一食,当思之来之不易
家庭条件好,对孩子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这就看怎么引导孩子花钱,这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一衣一食一物来之不易,才能懂得俭朴,才能在学习中刻苦顽强,从而取得好成绩。
■2.注重废品的再利用
可用废旧物品再制作新家什,如用废弃可乐瓶剪花篮;用旧挂历制作风铃等等。同时教育孩子知道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让孩子在劳动中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让孩子真正了解俭朴是一种美德,并懂得传承俭朴美德的重要性。
■3.让孩子学会分享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教会孩子跟他人合理分享东西,并且经常教导孩子,让孩子懂得,虽然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就具有其他人没有的特权,就是皇帝。
■4.让孩子懂得要爱惜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要教育孩子爱惜衣物、书籍、玩具;不应该对丢失和损坏物件感到无所谓。因为每一件衣物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
■5.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定期、准时发给孩子零花钱,从不用孩子提醒。定期性是教孩子们学习花钱规则的关键所在;尽可能少地预付孩子零花钱,让他们学会收支平衡的原则;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以便使其消费习惯符合家庭的规定及家庭价值观;从不用零花钱去“购买”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也不用它来代替父母用于教育孩子所必须的精力和时间。
总之,父母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方式,从控制孩子零花钱开始,让孩子改变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注重俭仆。养成俭仆的生活习惯,这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习惯悟语
俭朴生活,不但可使人精神愉快,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以及完美人格,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