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螳螂

「昆虫百科」螳螂

螳螂是惯于静静地埋伏着对猎物进行突然袭击的食肉昆虫,它的身体构造干这个正合适:大大的复眼、咀嚼式口器、三角形的头部在狭长的前胸(胸部第一节)顶部能自由旋转;前胸的附肢像钩子一样,被一排刺武装起来,具有抓取的功能,好似齿夹式捕捉器,猎物一旦被捉住,逃生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昆虫百科」螳螂

这只在非洲很常见的雌性螳螂有这类昆虫典型的三角形脑袋。其头部突出的大复眼对运动的物体非常敏感。

「昆虫百科」螳螂

雄性枯叶螳螂拥有完整的翅膀,正如它的名字那样,它看起来好似枯树叶。雌性则没有翅膀,于是它们就伪装成一片起皱的叶子。

所有的螳螂都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其他昆虫,包括自己的同类。年轻的螳螂自相残杀的情况很常见。但它们都是独行侠,有可能那些被观察到的它们同类相残的现象只有部分可靠性。对于会守护卵鞘的种类来说,雌性螳螂在自己的后代们从卵中孵化的时候不会去攻击它们。人们还不清楚是不是在这个时期螳螂母亲的食肉本能完全被“切断”了,还是它能够把自己的后代和其他潜在的猎物区别开来。

伪装大师:伪装和拟态

除了有敏锐的视觉和强大的进攻性武器之外,大多数螳螂都有与植物颜色相似的隐匿性保护色。利用这种保护色,它们能暗中守候猎物。在非洲的干旱季节,许多绿色的螳螂体色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变为棕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有些螳螂种类,这种顺应环境的变色有时非常突然,比如经常发生的林区大火把地面变得一片焦黑之后,当地的螳螂会让自己的体色变得与周围的环境非常匹配(像得了黑变病一样),并且保持多日。

有些种类的螳螂更胜一筹,不仅仅只是保护色的变化,它们能把自己变成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是活动的。有些螳螂能把自己变成草尖或绿油油的树叶,有些甚至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一片死树叶,令人叹为观止。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鬼螳螂在进行这种伪装的时候,你简直就无法把它和一片破破烂烂的枯树叶子区分开,这其实是它把身体倒转过来守候猎物的姿势。许多枝形螳螂,会把前肢向前伸长,头向下低,摆在两前肢之间,保持一个树枝的造型;非洲的有些螳螂,前基节上甚至长有一个V形凹口,正好可以把脑袋放进去。许多热带的螳螂还能以相当高的逼真度模仿花朵,非洲巨眼螳螂的若虫最擅长这个,它们选定了要模仿的花朵后,能一连好多天随花朵变化体色,如粉红色、黄色或白色。如果把它们放在植物的茎上,看起来就好像这棵植物长出来的花,要是某只前来采蜜的昆虫上了当,通常就是有去无回。

在非洲和亚洲北部沙漠地区栖息的方额螳螂科成员,是无翅的伏兵,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石头,除非它们在动,否则很难发觉。在该地区,这种螳螂数量丰富,在平坦的地面上好像排列紧凑的鹅卵石,因此有人称它们为沙漠的标识或沙漠小径。在饱受炙烤的地面上,长长的腿令它们的行动非常快速和敏捷。许多非洲螳螂的一龄若虫会伪装成蚂蚁,常常成群地待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伪装效果。这种伪装非常专业,比如有的螳螂会伪装成弓背蚁的一种,而有的螳螂会伪装成各种不同的大头蚁。有些螳螂的1~3龄若虫会伪装成编织蚁,但再大一些的若虫或成虫就跟这种编织蚁一点都不像了。随着身体明显长大,这种伪装手段就不能再用了。

「昆虫百科」螳螂

前腿虽然向捕食方向高度进化,但非洲的这种螳螂仍旧可以使用它们行走。图中螳螂肿胀的腹部显示它是一个雌性个体,且可能将要产卵了。

螳螂知识档案

纲:昆虫纲

目:螳螂目

含8科,1800~2000种。螳螂科是其中最大的科,包括欧洲祈祷螳螂和所有常见的北美螳螂。

分布:气候温暖的地区均有分布;热带最多。体型成虫的体型为中等到大型,体长1~15厘米。

「昆虫百科」螳螂

特征:头部三角形,向下,活动自如;复眼大;胸部第一体节(前胸)很长;具有大型的抓握式前肢;体型和体色多能模仿植物。为日行性食肉昆虫,多见于灌木丛、树干、深草丛;以昆虫为食;其他陆生种类能捕食蜘蛛和其他陆生节肢动物。澳大利亚最多见的螳螂与其他螳螂科成员不同的是背部有一个短的甲片(前胸背板)护住前胸,且前肢的钩状部分没有刺。生命周期卵产于卵鞘内,不同种类的螳螂的卵鞘形状均不同。

保护级别:西班牙的一种螳螂目前被IUCN列为“接近生存威胁”物种。

出乎意料的袭击者:捕食和防御

螳螂在埋伏的时候会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或轻轻地摇摆身体,好像什么东西在随风摆动似的,前肢举在胸前,模样看上去像是在做祷告,因此有人称它们是“祈祷的螳螂”。如果此时有猎物经过,它的脑袋和前胸会跟随目标缓慢移动(螳螂对静止的昆虫通常不予理睬,即使经过它们面前,螳螂也会自顾自地走过去)。一旦目标进入捕捉范围,螳螂生满刺的前肢会猛地伸出去抓住猎物。有些螳螂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能在空中抓住飞行中的苍蝇或其他昆虫。被螳螂钳子般的前肢攫住的猎物,会立即被送进口中。猎物被螳螂的前肢抓得如此之牢,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于是螳螂开始一点一点地随意啃吃还活着的猎物那肥嫩的身体,直到最后把它消灭。

冒着风险交配

雌性螳螂以吃配偶而闻名,但这种情况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常见。

然而,有时雄性螳螂还是会在交尾前、交尾过程中或之后被雌性吃掉。在自然条件下,这种行为仅仅被看做在极少数种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薄翅螳。这样做最明显的益处是雌性享用了很有营养的一餐。它仅和以恰当的方式向它求爱的雄性交尾,并吃掉那些方式不太合适的(时有出现)。它也会确保其配偶的后代也继承父亲成功的求偶行为,且一直活到留下它们自己的后代。对于雄性来说,如果它在交尾时避免了被吃掉的命运,理论上它此后还会和其他雌性交尾,并生下更多的子女。然而,关于螳螂精液优先的模式我们了解得不多,无法说明这种策略的效果。对雄性螳螂之间争夺交配权的行为的观察,使我们了解到不止一次的交尾对繁殖多少有些好处。

「昆虫百科」螳螂

为了使繁殖成功率最大化,雄螳螂已经逐渐掌握了一套使自己被吃掉的风险最小化的方法。它们会非常缓慢、谨慎地、尽量从后面靠近雌螳螂,一旦距离合适,雄螳螂会一下跳到它背上。至关重要的是,它绝不能处在雌螳螂前肢能够到的位置——对雄螳螂较有利的是,它的体型通常小一些。但是,两个不同种类的螳螂交尾的情形也时有出现,在这个过程中,雄螳螂不太可能正确地表现任何必须的求爱“保险”行为。这样看来,交尾时包含的风险可能并没有如前面所设想的那么大或那么常见。

事实上,某些种类(也许是大多数)的雄性并非在交尾时因为雌性不太乐意而强行地、侵略性地“耍花招”,而是对雌性积极的“召唤”的回应,这样一来,被吃掉的风险也同样被最小化。中南美洲的状如死树叶子的螳螂,雌性没有翅膀,通过从腹部腺体释放信息素向有翅膀的雄螳螂提出恳求。前来回应的雄螳螂会受到没有任何威胁性的欢迎。它们交尾后,雌性为了显示对雄性的“公平”待遇,会停止释放信息素。

交尾期间,雄螳螂会把精囊注入雌性体内,而雌性此时会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交尾结束后,因为雄性有可能遭遇危险,所以某些种类的雄螳螂会立刻逃之夭夭。

得益于保护色和高明的伪装手段,螳螂不仅是厉害的捕猎者,还能与敌人(如鸟类、蜥蜴和食虫的哺乳动物等)对抗。一旦发觉敌情,螳螂会使用多种防御策略,比如飞快地逃走,或者飞走;有的会把身体直立起来,把前肢向后方举高,展示前肢内侧的鲜艳色彩;有的则会猛地展开后翅,露出翅膀上或腹部顶端鲜艳的色彩和眼状斑纹。如果与敌人(或昆虫学者)的距离太近,它们会突然发动攻击,长满刺的前肢会给敌人带来痛苦的伤痕。如果是对付体型巨大的敌人,比如人类,它们不会使用色彩防御策略。这种策略只适合对付比较小和较容易应付的敌人,比如鸟类、猴子或蜥蜴。

一旦遭擒,螳螂会把前肢向后弯曲覆在前胸,利用前肢上的刺来使敌人放开自己,但这也会导致敌人以一种更小心翼翼的方式抓牢它。为了逃生,螳螂也会采用丢弃后肢的策略。这种自割行为是通过附肢基部的肌肉收缩实现的。但行抓取功能的前肢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螳螂来说,失去了前肢意味着很快会被饿死。如果自割时螳螂尚幼,失去的附肢会很快再长出来。

保护弱小的子女:繁殖和发育

「昆虫百科」螳螂

刚从卵鞘中孵化出来时,幼年的螳螂聚在一起。此后它们开始第一次蜕皮,然后开始分散开来。图中是特立尼达岛雨林树叶上的一种螳螂。

根据种类的不同,雌螳螂一次产卵10~400粒,卵产在由腹部腺体分泌的泡状卵鞘中,这些泡泡遇到空气就会硬化,于是卵就在这层角状囊的保护下成长。有时除了这层角状囊之外,还有一层坚韧的、海绵状的“外衣”。不同种类的卵鞘的形状、大小、结构也有所不同。很多种类,包括欧洲和北非的薄翅螳螂,会把卵鞘粘在树干、栅栏柱或石头的平坦表面上。有些则把卵鞘环绕在小树枝或植物的茎上,有些甚至把卵鞘埋在土里。

尽管有一层保护性的“外衣”,还是有些寄生生物会在螳螂幼虫从卵鞘中孵化出来的时候钻进卵中,尤其是某些黄蜂。螳螂幼虫通过卵鞘中上部一些已存在的小孔出来。有些属的螳螂,母亲会一直守着卵鞘,直到幼虫孵出来,它们的卵鞘是长长的形状,母亲能跨骑在上面,给卵鞘以最大的保护。有的种类的雌性会挑选一个隐蔽性极好的地点保护卵鞘,但有些种类的母亲们则在露天的小树枝上护卫它们的卵,这种螳螂的身体上有醒目的警戒色,能帮助防御靠视力捕食的敌人的袭击,如鸟类。

新孵出的螳螂幼虫是父母的弱小版,最终会四散出去开始它们的捕食生涯。经过数次蜕皮后,它们的体型逐渐变大,原先的翅芽也日益长大。最后一次蜕皮后,幼虫变为成虫。成年的雄螳螂基本上都有完整的翅膀,雌螳螂的翅膀却多数退化甚至消失。

人们经常会把螳螂和竹节虫弄混,这两个目的昆虫在外形上的确很相像,但明显的区别是:螳螂的前胸很长,没有尾铗;竹节虫是食草动物,没有多刺的抓取前肢和像螳螂那样能自由活动的头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