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古代年龄称谓」志学之年是多少岁?

「中华文化:古代年龄称谓」志学之年是多少岁?

志学之年是多少岁?

志学之年是15岁。

志学之年的意思?

公元前五世纪八十年代末,回到鲁国已有些日子的孔子并未受到当权者季康子的重用,只是把他当作国老,有些事情象征性地咨询一下孔子的意见,很多时候还未必采纳,可孔子对国事、天下事,依然或委婉或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外,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整理文献,教授弟子,一天到晚忙并快乐着。然而,生命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逝去,诸侯国之间颠沛流离的生活透支了他的精力,七十余岁的孔子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每当倦了,静下心来休息一会儿,过去的一幕幕就会闪过脑海,一生的轨迹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自己的理想已经远去了,这多少让人有些失意和伤感,但孔子从未动摇过他的信仰,况且,他的不少出仕的弟子部分实践着他的主张。该是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为后人留下点可资借鉴和启发的言论了。于是,在一次与学生的对话中,一段简洁的名言诞生了,这就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段话以十年作为一个单位,概述了孔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学习和修养,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此后,它不但成为至理名言,成为中国人的一面镜子,人们不时对着这面镜子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每个年龄的要求,还由此产生了几个年龄称谓,其中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产生的是“志学之年”,是男子15岁的一个年龄代称。

孔子之所以选择15岁开始志学,是因为这一年龄在古代具有转折意义,男子到了这个时候要束发,称为“成童之年”,贵族男子要入大学,学习各种技艺,如《大戴礼记·保傅》载“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焉”;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未通》中说“古者,十五入大学,与小役;二十冠而成人,与戎事;五十以上血脉溢刚,曰艾壮。”孔子十分尊崇古礼,特别是周礼,对礼所规定的事项一定要去遵守。实际上,孔子并非15岁开始志学,也许还要稍早一些,在少儿时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孔子的祖先是商王室,入周后封于宋,后因宋国内乱,祖父逃到鲁国,失去了贵族身份。父亲叔梁纥屡立战功,是爵位不能世袭的乡邑大夫,到孔子时只能勉强属于最低级的贵族——“士”,且父亲与母亲颜征年龄相差悬殊,不合于礼而被视为“野合”,在家庭和社会上受到歧视。所以,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带着三岁多的孔子来到当时“周礼尽在鲁”的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居住。儿童时代的孔子就非常热爱学习,《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容。”在玩耍中学习祭礼,随着年龄的成长,到了15岁左右,这种穷则思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他决心立志在学习上有所作为。“志于学”的“志”,就是“立志”,树立一个目标,决心为之去努力奋斗而实现它。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立志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人总要有点精神,这种矢志不移的精神就是志。在什么方面立志呢?就是“学”,学即学习、学问、学业之意,是一般的学习,主要是周礼。有志于学习,在学习上做出一番成就,出人头地,这应该是十五岁的孔子的理想。什么样的成就才算出人头地?这个理想是比较模糊和朴素的,不过是想改变一下被人轻视的处境而已。后来,随着学习和修养的不断深入,孔子博采众家之长,调整自己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由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到匡扶天下的华丽转身。老年的孔子总结一生时所说的“志于学”的“学”,就是他所建立的仁与道的学说体系。这个“学”就不是一般的学习了,而是有了自己的创造,是一种学说和信仰,与十五的孔子志于学的“学”当是不一样的。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服丧期间,季孙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自觉也应为士,于是前去赴宴,而季孙氏家臣阳虎将他拒之门外,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语气听上去比较委婉,其实是十足的轻蔑。这件事,更加激发了孔子志于学的决心。他暗自立拆誓,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得到社会的承认。更难得的是,孔子一旦确定了志向,就致力于学习,好学不辍,所以,志于学,既有在学习上立志有所作为的意思,也有立志之后集中精力始终致力于学习的意思。经过几年的学习,到二十岁的时候,孔子的博学在鲁国已很有名气,他的儿子出生后,鲁昭公专门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也倍觉荣幸,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子做过季孙氏的委吏,即管理仓库的会计,也当过乘田,即管理牛羊畜牧,做事认真而出色,还为别人的婚丧嫁娶充当过乐器班子。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意思是,我小时候贫穷没有地位,所以能干许多人认为鄙贱的事,我不能出仕,所以才学到许多技艺。

孔子是怎样学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里仁》)“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里仁》)到了鲁国太庙,凡事都要问,以至于别人认为他不懂得礼,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其实,他是在验证已经掌握的周礼。孔子学无常师,郯国国君来鲁访问时,他专门去向郯子请教了解了许多古代的历史传说和古代的官制,发出“学在四夷”的感慨;他向鲁国乐师师襄学习弹琴时喜欢追根究底,对老师的浅尝辄止不以为然,认为不但要掌握乐曲演奏的技巧、理解其所表达的志趣,还要体察到作者为人的风范,才算是真正懂得了音乐的旨趣,师襄听了甚为叹服,不得不离座对孔子表示尊敬。正是因为这种志于学的精神和好学、专心致志的态度才为他一生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孔子十五岁志学,是不是进大学学习的呢?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从孔子的家世来看,不但进大学的可能性不大,连小学有没有上过也尚成疑问。母亲在孔子幼时就带他离开家乡来到曲阜,孤儿寡母的生活自然十分艰辛。母亲去世后,孔子只能自己面对生活,所以,青少儿时期,在周礼十分完备的鲁国曲阜这个大环境下,孔子更多的可能是耳濡目染社会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现场展演,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己不断进行模拟和实践,好学不辍,从而熟悉了周礼。

立志,是一个人走向自立和成功的第一步。立下志向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梦想中,还要付诸行动,立刻行动起来,马上开始学习;或是用功读书,或是钻研一技之长,同时还要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将“志”和“学”结合起来,有了志,学才有目标,有了学,志才不仅仅是梦想,总有一天,对学的坚持会让志变成现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