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谏汉文帝
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来到上林苑的虎圈。汉文帝看到各种各样的禽兽,于是就询问起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册子的情况。汉文帝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都没有回答上来,而看管虎圈的啬夫却能很流利地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回答,而且回答得很详细,他想用这种方法来显示自己的才能。汉文帝很欣赏啬夫,便说:“要是官吏都像他这样就好了!上林尉该换上他!”于是命张释之宣布啬夫为上林尉。
但是,张释之待了好久,才上前回答道:“陛下您认为为汉高祖平定天下的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汉文帝回答道:“他是忠厚的长者啊!”张释之于是又问:“那么为高祖平叛的东阳侯张相如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又说:“他也是个忠厚长者。”
张释之于是说:“可是这两个忠厚长者谈论起事情的时候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难道就因为如此,我们就要让他们去学习这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况且秦朝因为任用那些舞文弄墨的书吏,书吏们争着以办事急速和督过苛刻来互相攀比。那样做的弊病是官吏们只顾遵照着上面的意旨行事,却不顾下面的实情。因为这个缘故,秦王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一天比一天昏庸,传至二世的时候,天下便土崩瓦解了。如今陛下只是因为啬夫口齿伶俐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会随风附和,争相浮夸而不讲究实际。这样一来,上行而下效,而下面仿效上面快于影子随形和回响之应声。因此,陛下办什么不办什么,不能不谨慎啊!”
汉文帝思索了片刻,觉得张释之的话很有道理,便回答说:“好!”于是收回了提拔啬夫的成命。
【悟在当下】循循善诱效果更佳
张释之在对汉文帝进谏不要提拔啬夫的时候采取了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在汉文帝当时如此高兴并心意已决地要提拔啬夫的情况下,如果张释之突然提出一种相反的意见来,那么文帝肯定难以接受。
于是,他先用两个说话虽愚笨但是却为国家社稷做出重要贡献的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为例,让文帝自己沉静下来思索,并以此为铺垫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见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所以,在我们劝解别人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那样往往不会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对对方循循善诱,慢慢地劝导,让他自己慢慢地体会其中的道理,就会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