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借古救魏尚
汉文帝时,魏尚做云中太守。当时,匈奴人时常侵扰边塞,使北方诸郡不得安宁。魏尚任太守后,开始整顿军队,积极抵抗,一时声威大震。
一次,匈奴的一支军队进入云中境内,魏尚便率军迎击,打退了匈奴的入侵。由于疏忽,魏尚在向朝廷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汉文帝便认为魏尚冒功,撤销了他的职务,并让官吏依法治罪,大臣们都感到魏尚获罪有些冤枉,但是却无法解救他。
一天,文帝看见了做郎署长的冯唐,问他:“你是什么地方人?”冯唐回答说:“我是赵人。”文帝一听,便来了兴致,说:“以前我听说赵国的将领李齐十分了得,巨鹿大战时,威震敌胆。现在,每当我吃饭的时候都想起他。”冯唐回答说:“李齐远不如廉颇、李牧。”原来,赵国在战国时有很多良将,廉颇、李牧是当时十分著名的将军。文帝听后,叹道:“可惜,我没有得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如果有他们那样的人为将,我就不担忧匈奴人了。”
冯唐见时机已到,忙说:“陛下如果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一定会用。”汉文帝十分惊诧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呢?”冯唐回答说:“古时候的帝王派遣将领出征,总是说:‘大门以内我负责,大门以外,由将军治理。’军队里依功行赏,本来是将军们的事,由他们决定以后再转告朝廷。过去,李牧在赵国做将军,所在地的租税都自己享用了,赵王不责怪他,所以李牧的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赵国也几乎成为霸主。而当今,魏尚做云中太守,其所在地的租税收入全部用来供养士卒,因此,匈奴惧怕他,不敢接近云中的边塞。而陛下仅仅因为六个首级的误差,便将他下狱治罪,削掉了他的官爵,所以,我才敢说,陛下即使有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能够很好地任用他们。”
汉文帝听了冯唐这些话之后,感触良深。当天,就派冯唐拿着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职位。
【悟在当下】顺水推舟,择机而动
冯唐向皇帝进谏并不直接进入话题,而是随着皇帝的话题说,瞅准时机进行劝说,而且斗胆嘲笑皇帝,引起皇帝的好奇心;然后将魏尚与古代的将才相比,证明了魏尚的过错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建议皇帝用人要不拘一格,顺理成章地说服了皇帝,挽救了魏尚。
当我们打算说明一件事又不知如何开始的时候,不妨先延续对方的话题,准确把握时机,有分寸地进入自己的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