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感叹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叹号(!))

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感叹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叹号(!))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感叹句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如表示赞叹、感慨、喜欢、惊讶、悲愤、叹息等情感,句末都用叹号。除感叹句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句末也用叹号。感

感叹号的用法

用在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

(1)《桃花扇》中那位秦淮名妓李香君,身份低贱而品格高洁,在清兵浩荡南下、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时节保持着多大的民族气节!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2)可怜的小姑娘!她又饿又冷,哆嗦着向前走。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3)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陶铸《松树的风格》)

(4)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秦牧《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5)每个人是那么专心!教室里是那么肃静!这情景可真动人。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

(都德《最后一课》)

(6)哦!我们这些年轻人!

我们是多么珍重责任感啊!

我们是多么容易激动和被感动啊!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7)“明天”便是元宵之夜,多么吉祥的月亮的节日哦!

(叶梦《我不能没有月亮》)

以上句子都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句末用叹号。

用在感情强烈的陈述句末尾。

例如:

(1)奶奶毫不示弱地敲着拐棍:

“恶!有本事!有能耐!说话都不让人说。我就说你有功,看你敢拿绳子勒死我!”

(田中禾《五月》)

例(1)前三个叹号都表示语气强烈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最后一个叹号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

(2)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鲁迅《狂人日记》)

(3)故事只是故事,不能当作历史来相信,但流放者们发现的城墙城基,却确确实实就是渤海国首都的所在地!

(余秋雨《脆弱的都城》)

(4)澳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保住了!所有参加发射的人员也全部脱离了危险!

(李鸣生《澳星风险发射》)

(5)看过梵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受永远不会被世间无数的向日葵所混淆、冲淡!

(吴冠中《梵高》)

(6)“我现在宣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

北京时间7月13日晚10时09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宣布这一结果时,会场沸腾了!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西安晚报》2001年7月15日)

以上陈述句都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末尾都用叹号。

用在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如:

(1)可怜的人悲愤交加,眼望苍天,大声哭诉:我的上帝啊,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郑可明《向上帝祈祷》)

(2)这时候,她并不十分惊异,却装出像煞有介事,很调皮地嚷道:“啊,山姆,你这不是要吓唬我吗!”

(哈代《儿子的否决权》)

(3)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孙犁《嘱咐》)

(4)好多年前读宗璞的《哭小弟》,结尾是“小弟,我不哭”。我想作者是痛哭着写下这一句话的,读者读了,有哪一个不流泪呢!

(季羡林《意匠惨淡经营中——漫谈卞毓方的散文》)

如果反问句更多地强调疑问的语气,则句末一般用问号。例如:

(5)关汉卿 你能不生气吗,四姐?你看这还成个世界吗?

(田汉《关汉卿》)

(6)“如果一辈子都得吃药,”他说,“我的人生不是完蛋了吗?”

(侯文咏《人人都有资格开心》

用在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

(1)钟小丽没动,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老葵不耐烦了,拉长了声音:“去呀!”

(莫言 阎连科《良心作证》)

(2)短打甲 什么人?举起手来!

罗克文 老、老百姓,不要开枪!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3)“小心!小心!”上尉突然大吼。

(左拉《磨坊之役》)

(4)一位哲人说:“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今天,推销人员一思考,市场就发笑。动脑,成为今天推销员致胜的关键,就像美国IBM公司对推销员提出的要求:“思考!思考!思考!”

(《销售与市场》1998年10期)

如果祈使句的语气比较缓和,句末也可以用句号。例如:

(5)城上风紧,快下城吧。

(姚雪垠《李自成》)

(6)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去吧。”

(莫言《红高粱》)

用在由叹词构成的独词句末尾。

例如:

(1)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了一口唾沫:“咳,呸!”

(鲁迅《阿Q正传》)

(2)啊!他们要是已经来了,他们若是把亲人们都拯救了出来,该多好啊!

(左拉《磨坊之役》)

(3)对美术、书法、古今手工艺品等视觉艺术,他会多说几个字:“美极了!”“丑死了!”或加上赞叹:“啧!这才美呐!”“唉!看到都难过!”

(沈虎雏《儿子眼中的沈从文》)

(4)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峻青《秋色赋》)

(5)她们都抬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了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孙犁《荷花淀》)

以上几例中的叹词“呸、啊、唉、唉呀”等都表示强烈的语气,所以后面都使用了叹号。再如:

(6)“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鲁迅《阿Q正传》)

例(6)的叹词表示笑声,后面使用叹号。如果叹词表示的语气较弱,后面也可以使用逗号。例如:

(7)唉唉,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呵!

(鲁迅《伤逝》)

(8)王利发 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

(老舍《茶馆》)

(9)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

(周涛《巩乃斯的马》)

例(7)(8)(9)中的叹词“唉唉、唉、哦”表示的语气较弱,所以后面都使用逗号。

1.3.1.6 用在称呼语之后。例如:

(1)松二爷 王掌柜!听说明天开张,我来道喜!(看见常四爷)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

常四爷 二哥!你好哇?

(老舍《茶馆》)

(2)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鲁迅《阿Q正传》)

(3)她看见了爷爷!爷爷披着那件老羊皮袄,正一步一步走进大火奔腾的那堆木材中。

“爷爷!爷爷——!”

爷爷消失在那奔腾的大火之中了。

(郑万隆《空山》)

(4)“娘!你不是会拾掇么?”儿子大胆地问着。

(康濯《灾难的明天》)

用在象声词之后。

例如:

(1)砰!

堤外一声枪响。在堤内苇棚里吃饭的民工纷纷端着饭碗爬上堤岸去看。

(赵丽红《岛人笔记》)

(2)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茅盾《雷雨前》)

(3)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茅盾《黄昏》)

如果象声词不是单独成句,而是充当修饰成分,那么,象声词后一般不用叹号。例如:

(4)这时正是二月初,天上有一条弯弯的月亮,夜很静,渠里的水“哗哗哗”地流着,席棚里的人响着鼻鼾,柴火发出“劈劈叭叭”的响声。

(马烽《村仇》)

(5)男人们在不出海的时候安闲得很,坐在自家小院里,“叭嗒”地抽装着老旱烟的烟袋,望着大海出神。

(庞天舒《海韵》)

(6)黑孩在水边慢慢地走着,眼睛极力想穿透迷雾,他听到河对岸的鸭子在“呷呷呷呷,嘎嘎嘎嘎”地乱叫着。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上面例子中的象声词“哗哗哗”“劈劈叭叭”“叭嗒”等作修饰成分,后面一般不用叹号。

叹号还可用于句子成分,表示感叹语气。

例如:

(1)他们在“哇!”里恢复了理智,哲学、党性、原则、道德等等构成一位领导者素质的全部要素全都回到大脑,支配他们的行动。

(莫言《酒神》)

(2)大约各民族都有“早安!”“午安!”“晚安!”“夜安!”之分,但有的民族语言不那样细分,如法国人习惯,白天都叫“日安!”(Bonjour!)英语还有一个招呼式的见面语“哈罗!”(Hello!)英国人美国人都这么用的,而这个见面语还逐渐转化到其他民族语去。

(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

(3)这是奥云娜一天中最快活的时刻,也是他能听到奥云娜清脆的、使他感动的“阿哈!阿哈!”的喊声的时刻。

(张承志《绿夜》)

上面几例中叹号用于句子成分,只表示感叹语气,不表示停顿。是叹号的特殊用法。

强调人或事物及其属性时,也可以用叹号。

例如:

(1)小艇如期而归,艇上的水手喜极欲狂,他们喊叫着:“海!海!我们看到了!它就在那儿!”

(庞天舒《麦哲伦的证明》)

(2)“车!车!福星街红房子,一毛钱。”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3)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孙犁《荷花淀》)

(4)拉车的一边走,一边儿喊:“有上清华的没有?嗨,清华!”

(老舍《骆驼祥子》)

(5)就在这样的沉寂之中传来一个叫喊声:

“法国人!法国人!”

(左拉《磨坊之役》)

用在文中需要强调的词语之后。

例如:

(1)一场考试过去,发榜了,没考上的士子们满腹牢骚,议论很多,被说得最多的是考上举人的安徽青年方章钺,可能(!)与主考大人是远亲,即所谓“联宗”吧,理应回避,不回避就有可能作弊。落第考生的这些道听途说被一位官员听到了,就到顺治皇帝那里奏了一本,顺治皇帝闻奏后立即(!)下旨,正副主考一并革职,把那位考生方章钺捉来严审。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

(2)因此,《茶花女》在中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或者是当作闲书看看,或者是摘出一张“幕表”(!)来编排编排,归根结底,只是扔入垃圾桶而已。

(刘半农《译〈茶花女〉剧本序》)

(3)因此,大家“深深地怀念他,至于那些只对农夫抱好感而没有为他做半点切实(!)事情的先生们,却连一点怀念也没有留下”。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

(4)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鲁迅《这个与那个》)

用叹号表示对某个词语的强调,要将叹号写在该词语后的括号内。上面几例是对“可能、立即、幕表、切实、我”等词语的强调。例(1)强调“可能”,说明事实尚未查清,只是“道听途说”就做出处理,说明朝廷是如何的草率;强调“立即”,突出表现皇帝闻奏后马上严惩主考官和考生,是多么的严酷和不负责任。(2)强调所做的事情很少,只是仅仅摘出一个“幕表”而已。例(3)强调那些先生们对农夫做出的事连半点“切实”的也没有。例(4)强调了“我”,深刻地揭示了那些“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只是考虑自己,是何等的自私。叹号清楚地表现了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和说话的意图,既精炼又醒目。

用在标题和口号后面。

例如:

(1)新的!旧的!

(李大钊《新的!旧的!》)

(2)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3)拥护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革命成功万岁!

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为了突出强烈的感情中兼有疑问的语气,可以将叹号与问号并用。

例如:

(1)老大不小的人了,谁让你跟那帮孩子玩的?!眼看要高考了,不好好复习,我看你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徐小斌《做绢人的孔师母》)

(2)“过来先吃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

(老舍《骆驼祥子》)

(3)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鲁迅《阿Q正传》)

(4)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汪曾祺《昆明的雨》)

(5)人有所好嘛!人家躲在房里放录音干你们屁事?!

(莫言《红蝗》)

上面几例中的叹号与问号连用,有的叹号在前,有的问号在前。多数情况下,这类句子的疑问语气多于感叹语气,所以,以问号在前,叹号在后为宜。疑问与感叹是两种不同的语气,真正需要连用的情况并不多,只有需要同时表达这两种语气,而且语气都比较强烈时,才用两种点号连用的形式。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句子着重表达的语气,或用问号,或用叹号。

为了表现特别强烈的感情,有时也可以将两个或三个叹号叠用。

例如:

(1)知道发射程序的我,一看起飞时间已过,竟忍不住冲着电视机就是一声吼:“紧急关机!!!”

(李鸣生《澳星风险发射》)

(2)我恳求你立刻入医院医治!因为你延迟一天,便是说你的生命增加了一天的危险!!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着中国和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宋庆龄《促鲁迅先生就医信》)

(3)每人一拳,打一拳一啊噢。打到尽头又回头打了一遍:啊噢!啊噢!!啊噢!!!一拳比一拳狠。最后一拳,竟把那倔强地想昂脖子的俘虏打瘫在地。

(莫言《丰乳肥臀》)

叠用叹号应特别慎重,切忌滥用。新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感叹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叹号(!))

感叹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妙用叹号,准确表达语气,突出语言的感情色彩。

例如:

(1)我听父母闲话中讲起,祖母一次当着三姑母的面,拿着她的一张照片说:“瞧她,鼻子向着天。”(她鼻子有上仰的倾向,却不是“鼻灶向天”。)三姑母气呼呼地说:“就是你生出来的!就是你生出来的!!就是你生出来的!!!”当时家里人传为笑谈。我觉得三姑母实在有理由和祖母生气。

(杨绛《回忆我的姑母》)

例(1)中“就是你生出来的”一句话重复了三次,分别用了一个、两个、三个叹号,表现了“三姑母”听到祖母对她容貌的奚落后极为生气、不满的情绪和一句比一句强烈的埋怨的语气。通过叹号的不断增加极为有效地表现了说话人的语气特点和情绪的变化,非常传神。

(2)“喔!我的上帝!喔!我的上帝!”弗朗索瓦呜咽着说,“他们要杀他了。”

(左拉《磨坊之役》)

例(2)连用四个叹号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话语中的悲痛和几乎绝望的情感。

(3)粮食装满木斗后,发粮的人用一块木板沿着斗沿刮过去,高出斗沿的麦子被刮落到地上,这是粮食交易中最公正的“平斗”。鹿子霖说,“把刮板撂了。把斗满上。上满!”

(陈忠实《白鹿原》)

例(3)“把斗满上。上满!”前一句用了句号,是一般的陈述语气,后一句用了叹号,是果断的命令。通过不同点号的对比运用,体现了鹿子霖说话时语气的变化,有力地表现了说话人性格的豪爽与大度。

(4)刘步蟾 邓世昌,你已经被革职了!

邓世昌 啊!?

丁汝昌 (几乎同时地)怎么!?

(朱祖贻 李恍《甲午海战》)

例(4)中“啊!?”“怎么!?”两处并用叹号与问号,极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听到邓世昌被革职的消息后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情态。

(5)田村另外一些人接上说:“把我们田铁柱腿打拐,抢了我们的庄稼,拆了我们老坟里的牌楼,你们就不说了?就算我们得罪了你们,我们祖宗也惹你们来!?你们就这样霸道!?”

(马烽《村仇》)

例(5)并用叹号与问号,表现了说话人对对方的暴行由数落到质问,由质问到愤怒谴责的情绪变化与语气特点。标点的妙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妙用叹号使语意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

(1)美英西保:打!打!打!

法俄德中:查!查!查!

修正案提出后在安理会内部引起强烈反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由美、英、西班牙等国组成的“主战”方正全力推动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决议,而由法、德、俄等国组成的“主查”方则努力阻止新决议的通过。双方展开的外交角力已进入关键阶段。

(《华商报》2003年3月9日)

例(1)中的叹号运用十分精妙,几个叹号将主战方与主查方的立场与观点表现得极为突出醒目,揭示了不同观点的严重对立,使人过目不忘。

(2)吴冠中先生的《丽人行》图卷拍卖达数百万元,着实惊人。等到看那画(自然是在电影屏幕上所见局部),艺术的超凡入圣更是惊人。重在刻划人物,似乎吸取了《七十二神仙卷》和《夜宴图》的笔法,有吴带飘风之概。数百万,值!

(刘征《从〈丽人行〉图卷说起》)

例(2)的一个“值!”可以说是掷地有声,作者对图卷的高度艺术性用一个字与一个叹号作了极其概括的肯定,叹号的运用有力地增强了肯定语意。

(3)我妈妈在扉页上写了这么几行字——给我的小女儿安忆:告别五彩缤纷的童年,革命的青年时代开始了,革命是严肃的,壮丽的,也是艰巨的,因此需要勇敢!勇敢!再勇敢!

(王安忆《成长》)

例(3)“勇敢”一词重复三次,连用三个叹号,使“勇敢”一词得到强调,叹号的运用有力地强化了所要表达的语意。

叹号的妙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声音效果。

例如:

(1)叮叮当!叮叮当!

锤声快乐地响起来了,和林子里的鹎鵊、斑鸠、布谷的歌声同时响起来了。

(师陀《铁匠》)

(2)他的孙儿吃力地拉着风箱:唿——啪!唿——啪!红红的带着青色的火焰一吞一吐的又开始闪动,铁块渐渐由红而白,他往掌心上吐了一口吐沫,那微微弹动着的,粗硬的,瘦得见骨的手捉起锤和钳,丝丝的响着的铁又开始飞迸出火花。

(师陀《铁匠》)

(3)轰!!!

在这天崩地塌价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

(鲁迅《补天》)

(4)“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觉得轻松些,……

(鲁迅《阿Q正传》)

上面几例中的叹号用在象声词之后,强化了语言的音响效果,使模拟的声音更加响亮悦耳。如例(1)描写打铁时“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在象声词后面加上叹号,显得声音十分清脆响亮,给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例(2)的“唿——啪!唿——啪!”的风箱声,前面用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后面用叹号描写声音的短促和强烈,使声音显得逼真而富于韵律。特别是例(3)的“轰!!!”中三个叹号的叠用,表现声音的极其洪大,真是恰到好处。正是叹号的这种用法才足以表现那种“天崩地塌”似的声音;试想在这里用一个叹号,甚至不用叹号而改用逗号或句号,人们的感觉又将如何呢?例(4)的“拍!拍拍!”两处使用了叹号,仿佛使人听到了阿Q领受对方耳光时响亮的声音,有效地衬托了阿Q的麻木和容易“忘却”的性格特点。

(5)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

(老舍《茶馆》)

例(5)描写两个人的笑声,在“哈哈哈”后面都用了叹号,有效地表现了笑声的响亮和相互应酬时的装腔作势。

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感叹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叹号(!))

运用感叹号应注意的问题

感叹号的滥用。叹号是用来表示强烈语气和感情的点号,一般的陈述句末尾和表示陈述的分句后不宜用叹号。

例如:

(1)我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我到底还能活多久,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开始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一分钟跳140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我感到万分恐惧!

(《报刊文摘》2001年10月29日)

(2)我的同学小华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非常刻苦!她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学习!有时甚至彻夜不眠!

(3)她穿了很淡雅的衣服,脸上露出非常忧郁的脸色!从前丰润的面貌,已变成惨白,连眼圈也有些青色!她把握着自己的手,也不能有一点力气!

(王统照《沈思》)

(4)傍晚,什么希望也没有了。他们掉过船头准备下溜网。当船头掉过来时,夕阳像一颗暗红色的火球在黑杆儿眼前跳动了几下,再过一个来小时它就要沉到海底去了!海上就要变成漆黑一团了!什么也看不见了!

(谭甫成《高原》)

上面几例都是一般的陈述句,语气并不强烈,所以除了句末的叹号改为句号外,其余的叹号应根据表意的特点,改为逗号、分号或句号。

(5)你知道吗?!

现在有一种专治风湿、类风湿的特效药……索取资料,你一定会相见恨晚!

(《每周文摘》2001年10月30日药品广告)

(6)他举例说,2000年我国8993家旅行社全年的总收入,还不到日本交通旅行社一家全年业务的一半!

(《科学时报》2001年9月15日)

(7)开学了,在多数小学的教室里都可以发现,前排坐的都是眼睛近视的学生。然而眼科专家告诫:这是误区!把近视眼学生安排在前排,对眼睛反而不利。

(《每周文摘》2001年9月25日)

(8)你们一定要抓住自己的运气,好好把握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你不会知道在哪一天生命就会离你而去。要过充实的一生!

(张蔚《杰的最后一课》)

(9)有时我们会因为生活、工作太忙碌而没有时间停下来想这些问题,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只要我们每个人出一点力,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

(同上)

(10)省文化厅副厅长乐长锡指出,从11月15日起,谁敢撞这些“红线”,谁就是“死路一条”!发现一家,关一家!有关责任人将受到严惩!

(《华商报》2002年11月5日)

以上句子都是陈述句,语气并不强烈,所以句末的叹号应改为句号。

两三个叹号叠用,或叹号与问号并用应慎重,避免滥用。例如:

(11)授权律师严正声明:

接产者请看清金奖证书,国家MA检测报告原件;查看营业执照原件与举办单位全称是否相符,谨防假冒!!!

(《销售与市场》1998年10期)

(12)又一消费热点!!!

新产品微电脑氧气飘香机,能飘出各种花香及氧离子。

(同上)

(13)刚一进门,我就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我吃了一惊,冲上去问他:“你是什么人?!怎么坐在我的办公室!!!”

语气的强烈与否,主要是由文章的内容决定的,而不单纯由标点符号决定,所以例(11)(12)(13)中的三个叹号叠用现象都属于滥用,分别改为一个叹号就可以了。

有时句子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或感叹的语气,就应该用叹号,如果不用,则不能充分体现句子的语意、感情和语气特点。例如:

(14)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啊,夜色多么美,空气有点甜,我听见我的心在都市里狂奔的声音。

(李冰《没有时间的一天》)

例(14)中“啊,夜色多么美”带有强烈的感叹的语气,所以后面应该使用叹号,而不是逗号。

感叹句与祈使句的主谓倒置时,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如:

(1)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孙犁《荷花淀》)

(2)郑州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壮哉,商都!

壮哉,郑州!

(邢军纪 曹岩《商战在郑州》)

(3)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

(莫言《红高粱》)

(4)多美啊,北京的初冬!

(杨朔《埃及灯》)

在主谓倒置的句子中,如果一看到语气词就用叹号,将叹号放在谓语之后,就会将一个完整的句子分隔成两句,破坏了句子的整体结构。例如:

(5)多么纯朴啊!这里的人民。

(6)好好干吧!小伙子们。

以上两例中的叹号应放在句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