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插图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认识:标点符号是文字里面的有机的部分,不是外面加上去的。它跟旧式的句读号不同,不仅仅是怕读者读不断,给它指点指点的。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种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应该把它们和‘和’‘呢’‘吗’同样看待,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鲁迅先生就非常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他的小说《药》写完以后,专门写信请语言学家对自己小说中的标点符号加以修改订正。他在致钱玄同的信中说:“送上小说一篇,请您鉴定改正了那些外国圈点之类,交与编辑人;因为我于外国圈点之类,没有心得,恐怕要错。”小说《孔乙己》发表以后,在汇集成书时,又订正五十余处,其中十处是对标点符号的修改。可见鲁迅先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标点符号的重视。

奥多尔·冯达诺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作家。他在柏林当诗刊编辑期间收到一个青年寄来的诗稿和一封信,信上说:“我对标点向来不在乎,请您刊登诗稿时自己填上标点就行了。”冯达诺看后很生气,立即将来稿退回,并附上一封信说:“我对诗向来都不在乎,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符号来,诗就由我填吧。”那个青年看信后非常羞愧,再也不敢对标点符号不在乎了。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郭沫若在《正标点》一文中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这都充分说明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标点符号最基本的功能是表示停顿,表示语气和词语的性质,分清语言的层次。除此之外,标点符号的妙用和活用还可以有力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或加重语气,突出语意;或含意丰富,余味无穷;或描态状物,形象生动;或一字一顿,铿锵有力;或分别歧义,准确鲜明;或以符代字,引人联想;有时不用一字,却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巧用、妙用标点符号所获得的表达效果,往往不是标点的常规用法所能取得的,可以称其为修辞功能。除此之外,标点符号还有审美功能和简化功能。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插图1

停顿作用

说话要有停顿,这既是换气的需要,也是分清语言层次的需要。停顿有大有小,在书面上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例如:

(1)现代汉语的词汇,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从古汉语、近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基本词汇;一类是近代、现代不断创造的新词语。

(刘又辛《汉语汉字答问》)

例(1)中冒号表示句子总说与分说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两个分说的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两个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停顿,使句子语意清楚,层次分明。

(2)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以写爱情著称。他那一部部闻名于世的杰作,都有十分细致、真切、动人的爱情描写,或缠绵悱恻,或愁肠百转,或魂牵梦萦,或铭心刻骨,堪称人类爱情生活的“百科全书”。但是,这位描写爱情的大师,竟是一个终身未婚的人。

(张毅静《大师的爱情》)

例(2)包含了三个句子,使用了多个标点符号。第一个句子说屠格涅夫以写爱情著称,第二个句子详细说明他的爱情小说如何出色,第三个句子用“但是”加以转折,说作者竟是一个终身未婚的人。三个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第二个句子中,又包含了六个分句,用逗号表示分句末尾的停顿。第一个分句中的三个词“细致、真切、动人”处于句子的定语成分内部,用顿号表示并列关系的停顿。由于主语较长,主谓之间用逗号表示停顿。第三个句子的主语与谓语之间、连词“但是”之后都用逗号表示停顿。由于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表达内容井然有序。

张伯苓(1876-1951)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早年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学校,并兼任校长,他也是周恩来的老师。1931年,日本飞机轰炸南开,校园变成一片废墟。不少人叹息说:“南开,变成了难开!”张伯苓听了坚定地说:“难开?应该加上个标点:难,开!”真是掷地有声!一个标点的运用,使意思完全不同,体现了张伯苓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决不向日本侵略者低头的民族气节。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秀才设馆招收学生,他在门前写了一张告示: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这位秀才对穷人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对交不起学费的穷人,他念的是:“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穷人们很感谢他。遇到有钱人领孩子来上学,他又是另一种念法:“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富人一听,只好照交学费。

祝枝山是我国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才思敏捷,学富五车。民间流传着一则他巧妙戏弄恶人的故事。有一个劣绅经常仗势欺人,却又想附庸风雅,就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副对联。祝枝山一挥而就。这劣绅赶紧把对联捧回家贴在大门上,心中好不惬意。这副对联是: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伤悲。

劣绅站在门口,逢人就指点给别人看。有一个人冷冷地说,这是在挖苦你呢,你倒高兴。劣绅一念,觉得也有道理,就怒冲冲地去找祝枝山算账。祝枝山不慌不忙地说,我是在称赞你呀!你看,“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这不是很好吗?劣绅一听,是不错,只好赔礼道歉,尴尬而去。

以上例子说明,用标点表示停顿,对意思的表达有很重要的作用。句子中用不用标点,用什么标点,用在什么地方,表意大不一样。各种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是不同的,大致情况是: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插图2

语气作用

句子是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我们说话的时候,无论是陈述还是疑问,是祈使还是感叹,通过句调的变化,意思都可以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将句子变成书面语以后,语气和停顿都没有了,这就必须依靠标点符号来表示。例如:

(1)A.这里景色真美。

B.这里景色真美!

C.这里景色真美?

例(1)A句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只是对一般情况的说明。B句用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体现了强烈的赞美之情。C句用了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体现了说话人对句子内容持怀疑的态度。

(2)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郭沫若《银杏》)

例(2)中的两个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体现了作者对陪都重庆缺少银杏树深深的遗憾。一个叹号,使作者对银杏的强烈思念之情喷薄而出。句末的句号表示比较舒缓的祈使语气,显得感情深沉而真挚。不同标点的运用,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情感变化。

(3)这样的中国人,呸!呸!!!

(鲁迅《并非闲话(二)》)

1925年“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反动文人陈西滢在其《闲话》一文中大肆诬蔑说“打!打!宣战!这样的中国人,呸!”鲁迅在《并非闲话(二)》中深刻地揭露了陈西滢的奴才嘴脸,针对其无耻言论,针锋相对地说:“这样的中国人,呸!呸!!!”一个叹号之后,又连用三个叹号,表现出对陈西滢及其谬论的极大蔑视和愤慨。鲁迅的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斗争精神也通过叹号的连用得以充分地体现。

明末的武将洪承畴颇受崇祯皇帝的重用,后来官至蓟辽总督,他对皇帝的赏识感恩不尽,常常以“气节”“忠义”自夸,并亲自撰写对联一副挂于厅堂之上: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后来洪承畴在与清兵交战中被俘,屈膝变节,投降了清兵。人们痛斥他的不忠不义,有人在其对联后面加了“矣”“乎”两个字,并添上一个叹号和一个问号,上联表示感叹,下联表示疑问,使原来的对联完全变了味道: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虚词与标点的妙用,使修改以后的对联充满了无比辛辣的讽刺。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插图3

定性作用

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往往与一般的叙述用语不同,具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避免歧义和误解,就需要用标点符号将这些词语标出。例如:

(1)鲁 贵 你看你,告诉你真话,叫你聪明一点,你倒生气了,唉,你呀!(傲然地扫四凤一眼,走到茶几旁,很熟练地偷了几支烟卷,放在自己的旧烟盒里。)

鲁四凤 (望着他,冷冷地)没有话说,我走了。(拿起药碗就走。)

鲁 贵 别走,话还没完呢。(轻描淡写地)回头你妈就到这儿来找你。

鲁四凤 (变色)什么?

(曹禺《雷雨》)

例(1)括号内的词语都是对剧中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说明,与人物对话不同,所以用括号括起来,加以区别。

(2)“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里的呐喊,如今再喊,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当我们看到摧残孩子的罪恶仍在阳光下繁衍时,实在是难以找到“时髦”词汇来表达心中的愤怒与焦虑。

(《西部法制报》2001年9月28日)

例(2)中三处用了引号,分别表示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词语有特殊的含义。

(3)虽然小仲马在《茶花女》出世之后的十五年,曾做过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章,把十五年中法国官场以及一般社会对于此剧所取的态度与所用的手段,一一叙述,并一一加以辩难,……因此,《茶花女》在中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

(刘半农译《茶花女》剧本序)

例(3)中使用书名号,表示《茶花女》是剧本的名字。如果不用书名号,读者就会产生误解,误认为是人名,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修辞作用

运用标点符号可以将书面语中的停顿、语气、词语的性质以及语言的结构层次清楚地表现出来。除了以上常规用法及作用以外,标点符号的运用还有灵活的一面和特殊的表达效果。正如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一文中所说,“标点可以神文字之用”,巧妙灵活地运用标点符号,往往可以使读者产生听觉或视觉上的联想,突出语意,增强节奏,使语言表达得更为生动、形象、鲜明。这可以称为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例如:

(1)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就是他!他现在跟你完全是两样的人!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曹禺《雷雨》)

例(1)中周朴园的几句话非常简短,其中用了三个问号和一个叹号,表现了周朴园听到鲁大海是他的儿子时的疑问、震惊及思想感情的剧烈变化。第一个问号用在“什么”之后,表现了周朴园的疑问,第二个问号用在“鲁大海”之后,表现了他的吃惊:鲁大海,一个卖苦力的工人,一个带头组织工人罢工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他的儿子?“他”后用叹号,表现了周朴园极大的震惊,他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鲁侍萍的话“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逗号、省略号表现了鲁侍萍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面对自己长久思念的儿子,但又不能相认的痛苦。破折号表现了她面对儿子说话犹豫,有意转换话题,竭力掩饰自己感情的艰难处境。这些丰富的内容大都是通过标点符号的使用表现出来的。

(2)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鲁迅《孔乙己》)

例(2)孔乙己的话中逗号和省略号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的样子,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羞愧的内心情感和乞求别人不要再说的窘迫神态。

(3)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孙犁《白洋淀》)

例(3)是两处划船情景的描写。几个妇女划着船从马庄回来,虽因没有见到丈夫而有些失望和伤心,但不久就忘记了这些不快。她们一路上又说又笑,心情很轻松,所以划船的动作轻柔而缓慢,划船的声音是“哗,哗,哗”。当她们发现日本鬼子的大船飞快地向她们驶来时,都一下子紧张起来了,加快了摇橹的节奏和力度,这时的划船声是“哗哗,哗哗,哗哗哗!”描写两种情况下的划船声,逗号和叹号的应用不同,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小说环境气氛描写的真实感和艺术性。

(4)他倚着门框,两根手指捏着钥匙链,两眼得意地瞧着母亲,悠荡着钥匙,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说:“这、是、咱、家!”

(梁晓声《雪城》)

例(4)的“这、是、咱、家!”用顿号表示说话时一字一顿的特点和自豪得意的神情,非常传神。

(5)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鲁迅《求乞者》)

为了表现微风中“四面都是灰土”的恶劣环境,作者将“灰土”反复三次,并用了两个省略号和省略号的叠用形式,相当夸张地描写了灰土之多。省略号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强化了读者的心理感受。

用标点符号的特有形式和含义对交际内容进行象征性地表达,往往会取得突出的修辞效果。例如在中央电视台2013年“3.15”晚会上,主持人用几个标点符号代表晚会的几个段落,陈述对大众消费问题的思索和看法。主持人说:“问号是一个我们熟悉的标点符号,如果说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有疑问会写下一个问号,我们作为消费者对产品不放心的时候,也会在心里划上一个问号,而生产经营者他们在面对利益的时候,自然会受到良心的拷问。今天我们首先从问号开始。”主持人很自然地将问号与消费问题关联起来。在另一个段落,主持人说:“此刻大家在我们的现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惊叹号常常都用来表达人们非常浓烈的情感,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呈现的是赞美的惊叹号,当我们听到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呈现的是惋惜的惊叹号,而当我们揭开了一个惊天黑幕,在震惊之余,我们呈现的一定就是一个愤怒的惊叹号。”主持人巧妙地通过标点符号的含义引出大众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深刻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解说,给电视观众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

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哪些?插图4

审美作用

标点符号的审美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美化功能,标点符号可以对书面语进行美化性表达,例如: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例(1)中用了多种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两个分句之间使用分号,两个分句的主谓之间使用逗号,再加上标示语例来源的括号、书名号,将层次和语意表达得很清楚;同时,表现形式美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如果不用标点,仅仅是纯文字的排列,上述优点会荡然无存。

另一个审美功能是表形功能。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往往运用标点符号独特的形体来描述、说明某种事物,使语言形象生动,提高了表达效果。例如:

(2)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刘白羽《长江三峡》)

例(2)中作者描写姿态各异的巫山十二峰,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用“巨大的惊叹号”来描述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石岩,比喻新颖、别致,可谓神来之笔。感叹号那独特的形象会使读者内心为之一震,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

简化作用

标点符号可以对书面语进行更方便、更快捷的简化性表达。例如:

(1)这个老妇人生活在英国,我只是从照片上看到她的宝贝,我仔细看,有正在接吻的情侣娃娃、坐成一排的狐狸、古老的发条青蛙、芭蕾女孩八音盒、雪花纷飞的童话小屋、水晶鞋、万花筒、图案精美的小碗小碟、瓶瓶罐罐……

(莫小米《岁月不蒙尘》)

(2)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鲁迅《狂人日记》)

例(1)用省略号省掉了列举时可能出现的很多内容,例(2)的省略号表示深沉的思考和丰富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联想,加以补充。这样,就使行文更为简洁、明快。

标点符号的上述六种作用,前三种是基本功能,后三种属于辅助功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