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延迟满足: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性(自控力)?

「教子有方」延迟满足: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性(自控力)?

耐性或者说自控力,不仅能防止孩子吃掉一整袋的薯条或者把信用卡刷爆,甚至可以决定孩子将来是得到一份好工作,还是去坐牢。

急躁和缺乏耐性,是目前很多孩子存在的通病。典型的表现,是做什么都不够专心,看电视喜欢频繁换频道,看书或玩玩具也是三分钟热度,要求稍得不到满足,就会焦躁甚至跺脚尖叫……

追根溯源,今天的孩子越来越没耐性,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以及我们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孩子渴了,不用再等热水放凉,有瓶装水和饮水机;孩子饿了,不用苦等饭菜熟,家中早备有许多点心小吃;要吃雪糕,打开冰箱就有;一出门就有车,根本不用劳驾双腿费时又费力气。

可以说,他们的一切慾望,都可以用现代的、快捷的方式,「立刻、现在、马上」满足。

然而,这种养育方式也会给孩子带来「爱的伤害」。在一些父母看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而且越快越好。这无疑带给孩子一种错觉:我要干什么就得马上干什么。慾望越来越多、目标频繁地转移,稍不满足就是一场哭闹。

孩子们为这种「即时满足」式的成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就是耐性越来越差,对任何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但是他们必须要在一个不会像父母那样即时满足他的社会中生活。正如比尔.盖茨所说:「高中刚毕业,你不会每年赚到六万美金。你也不会成为享受汽车无线电话的副总统,除非你既当了副总统,又买了汽车无线电话。」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性(自控力)?

在这个社会上,耐性对他们至关重要,甚至超过他们学到的知识。因为人们不仅能很快洞悉他们的耐力程度,而且还会藉此评估他们是否可以信赖。

1960年,着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进行了一个有关耐性的实验研究。

他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诱人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后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在十几分钟的等待中,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经不住糖的甜蜜诱惑,把软糖吃掉了。

而有些孩子领会了老师的要求,尽量使自己坚持下来,以得到两块糖。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使自己坚持下来。有的把头放在手臂上,闭上眼睛,不去看那诱人的软糖;有的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有的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有控制自己能力的小孩如愿以偿,得到了两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表现出很好的自律精神和自控精神,能够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为了长远目标,他们有一种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长大后则表现得比较散慢、做事有始无终,而且自控力弱、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畏难甚至暴力的苗头。

总体来说,有耐性的孩子长大后取得的成就,远远高于其他没耐性的孩子。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呢?办法只有一个:培养他的自我觉悟、自我约束和毅力,并让他学会在决策时考虑后果。

对孩子慾望的满足,一般有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方式。为了培养孩子的耐性,应对孩子採取「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耐性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当孩子想要马上出门的时候,大人可以有意识地说:「等我把你的水瓶洗乾净、装上水,我们就下楼。」要让孩子学会等,必须把抽象的「等」化成具体的事情,并提供恰当的理由,让他看到并理解: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点时间。

一位朋友有一个任性的儿子,为此头痛不已,打他、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嗬斥他,但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都不起多大作用。

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在客厅看报纸,因为没有答应儿子的一个要求,小傢伙便倒在地上,一边尖叫,一边用头撞地,同时挥手蹬腿。他和妻子一时不知所措,便置之不理,一声不吭地继续看报。

这恰恰是小傢伙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看父母,又倒下去把拿手好戏上演了第二遍。父母有些惊讶地对视了一眼,再一次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小傢伙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父母继续不理睬他。最后,他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老老实实地自己爬了起来。从此,这位朋友掌握了对付孩子的好办法:以静制动。

除了以静制动之外,通过压力情境来训练孩子,也是提高耐性的办法之一。例如,孩子要买某件价格昂贵的玩具时,可以跟他沟通:可以买一个便宜的类似的小玩具,但妈妈没有更多的钱买那个大玩具。如果你能接受,妈妈会很感谢你。孩子内心发生矛盾,就会尝试调节自己的需求无法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

提高孩子在做事时的耐性,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来进行。下面是很好的一个案例—

美美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爸爸妈妈为此很烦恼。这天,爸爸给美美带回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一隻小罐子。爸爸告诉美美,小罐子裡面有颗神奇的魔豆。如果美美能天天照顾它,给它浇水,等它长出来,就会发现它的秘密。

美美好奇极了,就坚持每天给魔豆浇水,每天都去看它是不是发芽了。终于有一天,小芽破土而出,美美可兴奋了。她仔细看,发现小芽的茎部赫然地印着两个字—「坚持」。美美明白了。

有时,不妨人为地製造一点困难,鼓励他知难而进。比如请孩子做稍稍超出他目前能力的事,比如三岁的宝宝「走迷宫」失败了,父母不妨告诉他:这确实有点难,但只要想办法还是能成功的,爸爸妈妈相信他。然后,告诉他一个窍门儿—反覆说:我一定能走出去。借助这一方式,孩子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就不会轻易放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