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西汉」昭君出塞

「历史故事:西汉」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中国四大美人”的故事妇孺皆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传说令人神往。这其中,有“落雁”之称的王昭君,给人们留下了“昭君出塞”的美丽故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的传奇经历,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一大题材。这个国色天姿的绝代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无力对抗北方草原上强大的匈奴。白登山一战,汉高祖刘邦差一点儿就做了俘虏,侥幸回来后,只好将宗室的女子嫁给匈奴单于,开始和亲。

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强盛,汉朝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匈奴隐忍退让的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反击。经过三次大型战役,汉军击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和河西走廊(38),势力伸入西域。

到汉宣帝时,又联合西域的乌孙,对匈奴进行东西夹击。匈奴大败远遁,又遇上了雪灾,人民、牲畜损失大半。许多属国见匈奴衰落,纷纷独立,脱离其控制。外部的打击加剧了匈奴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五单于并立、互相攻杀的混乱局面。

经过一番角逐,剩下两个单于,他们是两兄弟。哥哥号“郅支(39)单于”,弟弟号“呼韩邪(40)单于”。郅支击败了呼韩邪,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经过长期惨烈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此时只剩下数万部众,衰弱不堪,于是在公元前52年向汉朝称臣归附。这是汉匈关系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汉宣帝君臣欣喜若狂,善待呼韩邪及其部众。北匈奴郅支单于却因为杀害了汉朝使者谷吉,害怕报复,向西迁徙,与康居结盟,最终于公元前36年被汉军甘延寿、陈汤歼灭。

北匈奴被消灭后,只剩下南匈奴了。呼韩邪单于又喜又惧,于公元前33年第三次来到长安,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婿,请求和亲。汉元帝就赐给他宫女五人,其中一人就是名垂青史的奇女子王昭君。

深宫之中走出的王昭君

王昭君的家乡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一个名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群山壁立,也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故乡。

在王昭君十几岁的时候,汉元帝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姿容秀丽的王昭君正当妙龄,也就被选入宫中,从家乡来到了遥远的长安城。

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一见面,就由画工给她们各画一幅肖像给皇帝挑选。为了求得皇帝的召见,宫女们千方百计地贿赂画师,想让画师把自己画得美一点儿,以取悦皇帝。王昭君虽然眉目如画,国色天姿,但她不屑于欺瞒天子,没有给画师一点儿好处。画师怀恨在心,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更是在她的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汉元帝自然不会想召见这个“俗陋不堪”的女子,五年过去了,容颜绝世的王昭君身处寂寞后宫,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命运的转机出现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到汉朝求亲,汉元帝要赐给他五个宫女。宫中的女子虽然渴望出人头地,但一听说要远嫁到风沙遍地、荒凉酷寒、食腥膻、着毡裘的匈奴,个个都避之唯恐不及。不愿在后宫消磨青春年华的王昭君却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前去和亲。

送行那天,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王昭君。只见她礼服高雅,妆饰明丽,款步走来,仪态万方,光彩照人。她虽然低着头,但那绝代的风华已经让周围人大吃一惊,汉元帝更是看得呆了,他从来都不知道后宫竟然还有这样一位美若天仙的绝代佳人。他很想留下王昭君,但在朝堂之上又不能失信于人,只好忍痛让王昭君踏上和亲之路。后来,怒气冲天的汉元帝处死了索贿的画师泄愤。

「历史故事:西汉」昭君出塞

缔造汉匈和平的使者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昭君随着呼韩邪单于,告别故国,登程北漠。车队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一路黄沙滚滚,马嘶雁鸣,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拿起琵琶,奏了一首《出塞》,表达自己远离故土的伤痛。据说,南飞的大雁听到这凄婉悦耳的琴声,望着马背上的美丽女子,竟然忘记挥动翅膀,纷纷跌落。王昭君由此得来了“落雁”的代称。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号为“宁胡阏氏”,备受呼韩邪单于怜爱。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伢师。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呼韩邪单于就死了。他的长子雕陶莫皋继任,为复株累若鞮单于。按照匈奴风俗,除了新单于的生母,老单于的所有妻妾都要变成新单于的妻子,这是汉族女子无法接受的风俗。王昭君上疏给当时汉朝的皇帝汉成帝,请求回归汉朝。汉成帝回信,命令王昭君入乡随俗。王昭君无奈之下,只得做了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妻子。好在年轻的单于和他父亲一样喜欢王昭君,他们又生了两个女儿:须卜居次、当于居次。居次,就是公主的意思。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42)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王昭君多次劝说单于应明廷纲、修明法度、多行善政、举贤授能、奖励功臣、以得民心,取汉室之优,补匈奴之短。同时,在春日之际,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挑花绣朵的技巧,讲解纺纱织布的工艺。王昭君毫不保留地细心施教,在忙碌与诚恳之中,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

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坟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墓地至今尚在,入秋之后,塞外草色枯黄,只有王昭君的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故称为“青冢”。

相关链接: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

西汉初期,“和亲”是朝廷实行的一项政策。和亲是指为缓和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的做法。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匈奴势力强大,刘邦对这种情况很忧虑。“白登之围”后,谋士娄敬提出了“和亲”的主张,认为把宗室女嫁给单于,这样匈奴的子孙后代都成了汉朝的血亲,将会亲近、臣服汉朝。“昭君出塞”就是和亲政策最著名的事例。此外还有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的故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