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文学常识」红学的由来?红学的说法源自于对什么的玩笑?

“红学”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红学的由来?

“红学”就是关于《红楼梦》的显学,是一门学问。红学发展至今已经逾两百年了,无可争辩的是,关于《红楼梦》的问题已经形成了一门科学,并且是一门充满着魅力的科学——尽管它也许看上去不是那么的实用。

清代乾隆朝以后,讲求“经学”的风气日盛,许多学者都埋头研读经书。据传,独有松江人朱昌鼎不肯趋附这种风气,偏喜欢读小说,对《红楼梦》特别精熟。一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问他为什么不钻研“经学”,他回答说:“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的‘经’比别人的少一横三曲。”(他所说的“经”是繁体“”字)朋友听后,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笑着解释说:“‘经’字少一横三曲不是个‘红’字吗,我研究的是‘红学’。”这个笑话竟传开了,此后,人们称《红楼梦》研究为“红学”。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红学的由来?红学的说法源自于对什么的玩笑?

“红学”这一名称的由来自然是带有一些玩笑的成分。但是“红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还是由于《红楼梦》是一部有着深刻的思想性、高度娴熟的艺术技巧的鸿篇巨着,为古今中外读者所喜爱和珍视。

红学的说法源自于对什么的玩笑?

自打《红楼梦》问世后,很多人都喜欢的不行。而在嘉庆与道光两朝,钻研四书五经成为风尚。

有一位叫朱子美的学者,不读研究四书五经,但非常喜欢研读《红楼梦》,简直是手不释卷。

有一天他的朋友问他,您为啥不研究四书五经呢,这多体面?

朱子美听后笑了,谁说我不研究经书,只不过我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罢了。

朋友问:那是个啥???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红学的由来?红学的说法源自于对什么的玩笑?

朱子美笑得更美了:经学少了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咯!我研究的是这个!

那“经”少一画三曲怎么就变成“红”了呢?

原因啊是在当时“经”字的古字是写作“經”,少了那一笔三折后,“红学”就是“经学”了。

而这,也就是红学的来历喽。

原文如下:

曹雪芹所撰《红楼梦》一书,风行久矣,士大夫有习之者,称为“红学”。而嘉、道两朝,则以讲求经学为风尚。朱子美尝讪笑山,谓其穿凿附会,曲学阿世也。独嗜说部书,曾寓目者几九百种,尤熟精《红楼梦》,与朋辈闲话,辄及之。一日,有友过访,语之曰:“君何不治经?”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红学的由来?红学的说法源自于对什么的玩笑?

朱曰:“予亦攻经学,第与世人所治之经不同耳。”友大诧。朱曰:“予之经学,所少于人者,一画三曲也。”友瞠目。朱曰:“红学耳。”盖经字少一,即为红也。朱名昌鼎,华亭人。(出《清稗类钞·经学少一画三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