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2020年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震惊全球,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孩子们因此有了一个特别漫长的寒假。在这个严峻的灾难面前,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孩子们被迫宅在家里,却有了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探索。

据2020年2月7日《都市晨报》报道,徐州市少华街小学四年级的九岁男生刘宸硕,利用假期在家里设计并制作了三款“医用”机器人,可以助力医生、护士及医疗运输车辆战斗在防疫一线。

在接受采访时,刘宸硕说:“这几天,我天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知道战斗在防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也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就想到了如果能用不怕传染的机器代替他们工作就好了。于是我就用编程软件设计出了机器人医生,用超声波传感器还有两个电机,让机器人动起来,然后在机器人身后装了三个万向轮,让它可以360度自由转向、移动。我还在机器人的头部安装了摄像头,让它可以在病房24小时监控病人的情况。”刘宸硕的设计中有很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地方,他说:“在这之后,我又设计了一款打针护士机器人。在这款机器人中,我特意安装了图像装置,可以在打针前给病人一个笑脸,把病人逗笑,然后趁病人不注意时注射,这样病人就不会觉得疼了。”

刘宸硕的第三个设计是搭建了“医用物资运载车”。他说:“有些医疗物资或是医疗垃圾存在一定的运输风险,我就想设计一款自动运输车,在不用人工的情况下完成自主装卸,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避免感染风险。”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面对一个这样的孩子,你是会鼓励支持还是会担忧孩子胡思乱想不务正业?实际上,太多的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业,却忽视激发孩子创造的潜能,而这种潜能更能够激励孩子勤奋学习主动发展。

研究发现,民主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其根本特点就是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两颗种子

成长不是一个只加油不刹车的过程,成长是有张有弛、一松一紧的双行轨道,这就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成功的教育实际上是平衡的教育,高水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特点是收放自如。

从1995年到现在,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对北京200多名孩子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从两岁起至二十二岁,每隔三四年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观察,形式包括向父母发调查问卷、摄像、录音等,最终发现了“两颗种子”,这“两颗种子”在孩子和大人身上都有体现。

陈教授认为,第一颗种子是做自己高兴做的事的心理,这颗种子的心理特征是主动性的、内在的、自发性的。人在这颗种子的作用下,做事情是高兴的、愉快的、舒适的。例如,孩子想玩沙子,而他妈妈却让他念唐诗,这时在第一颗种子的引导下,他就认为玩沙子是他愿意做的,而念唐诗让他感到不高兴、不自由。第二颗种子就是自我控制力,就是接受别人让自己做事情的心理。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晚上按时睡觉、白天按时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

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两颗种子:一颗是“主动性”,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理;另一颗是“自控力”,就是孩子接受别人教诲和指导的心理。“主动性”这颗种子能让孩子尽可能遵循自己的本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自控力”这颗种子能帮孩子适应各种规则,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这两颗种子本身是相互冲突的,而且很容易出现一颗种子强、另一颗种子弱的情况。咱们很多孩子的共性就是,“主动性”这颗种子弱,“自控力”这颗种子也不强。怎么办呢?陈会昌教授认为,只有让孩子的两颗种子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目的才算是达到了。也就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主动并且自控力强的人,才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正确目标。

怎么同时培养这两颗种子,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家教理念中汲取一些经验。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本身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比如要遵守家规、班规、校规等,这些方面我们还可以继续传承下来。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较为忽视孩子的主动性的,所以今天的父母一定要格外加强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而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分享的重点。

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究竟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我给你三点建议。

一、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性。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主动性,父母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主动性的前提。那么,该如何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呢?

首先,兴趣与好奇心密不可分,好奇让孩子产生探究的兴趣。所以,当孩子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现象表现出好奇时,父母就要注意了,一定要鼓励他们探究真相和发掘原因,让他们的好奇转化为深厚的兴趣。

2015年3月26日,《重庆日报》刊发了父母为孩子代做动手实践作业的报道。春季来临,许多小学校园开展了针对小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或布置了相关动手实践的作业,这些“作业”包括:做调研报告、制作PPT、画思维导图、做手抄报、设计布袋等。学校布置这种新型作业的本意是开拓孩子的思维,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是,有些家庭却出现了大人为孩子代劳、父母帮助孩子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

比如,一个小学生的父亲,从事媒体工作的廖先生,忙到深夜十二点多,才帮助女儿完成一份漂亮的手抄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帮孩子完成作业了。”廖先生讲,女儿小学一年级时,就有过制作手抄报的家庭作业。第一次,他指导孩子完成了手抄报。但到学校一看,其他同学的手抄报鲜艳夺目、排版精美,女儿自制的简陋手抄报被同学们嘲笑了。这一次,廖先生总结经验,自己一手包办。他在单位里排版,并揣摩儿童心理,制作了富有童趣的手抄报。结果,廖先生女儿上交的手抄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些为孩子代劳的父母显然没有理解学校的用意,也没有理解孩子的实践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是对眼界的开阔,是建立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重要途径,他们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很大,父母需要从实际出发给予其指导和帮助,在心理上给予其关注和关怀。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想法更为奇特,他们的实践活动也需要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联系,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

其次,父母需要对孩子的实践活动保持平常心。不能抱有太过功利的态度,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内在的感受,不管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否成功,父母都需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认识世界的通道,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同时,父母要给孩子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特别是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动手的机会,如果家庭和学校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行动的欲望,这不仅能开拓孩子的思维,还能加强他们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加深记忆和理解。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往往特别重视给孩子讲道理,可是孩子就是不明白,或者在很多时候,大人讲的话孩子听不懂,孩子特别需要的其实是一种体验,亲身的体验。孩子不能光有一些间接的经验,更需要有直接的经验,这种直接的体验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果大家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可能在教育中有一个缺陷,就是跟孩子说的特别多,让孩子体验的特别少,所以他不明白很多道理。要多给孩子一些体验,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要敢于放手,培养自主性。

在这里,我特别想分享我的朋友、儿童教育专家胡萍的教育心得。她对于孩子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培养让我感佩。我与胡萍第一次见面是在深圳,虽然是初次相会,却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我们自然聊到各自的孩子。说实话,任何人养育孩子都是一种历险,儿童研究者也不例外。

说起儿子,胡萍容光焕发,因为她儿子刚刚被剑桥大学生物系录取,作为母亲,她有充分的理由骄傲。但是,最让我好奇的不是剑桥,而是她儿子经常不完成老师的作业,总是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成果代替。在去剑桥大学面试的时候,她儿子除了生物研究报告,居然带去了自己做西餐的图片集,并且因此受到剑桥教授的特别欣赏。

各位朋友想一想,一个不完成作业却着迷于生物实验和做西餐的孩子,如何面对高考?又怎样折磨着父母那颗万般担忧的心?虽然我初识胡萍,却因其过人的勇气与坦诚而备受震撼。

这样的孩子是不可复制的,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不好好写作业,却总是着迷于做生物实验和做西餐,你肯定要担心他怎么应付高考。仅凭这一点,我就对胡萍肃然起敬,因为她具备很多父母没有的勇气和远见。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但胡萍不这么看,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格外珍视他的兴趣发展。在儿子一岁的时候,胡萍就发现他迷上了玩手电筒,甚至一次能玩一个多小时。每当儿子这么玩的时候,胡萍从来不去干扰儿子,她始终相信,孩子对玩的沉迷也是在培养他的专注力。当孩子逐渐长大后,迷上了做西餐,尽管当时学业已经很紧张了,胡萍还是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厨具和食材,让他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直到高考前夕,他儿子还在兴致勃勃地探究各种菜谱和技艺。胡萍能对孩子包容到这个程度,就是因为她坚信,孩子需要学习,但更需要生活。胡萍的教育模式,很好地诠释了自主性对孩子主动性的促进作用。

许多父母一边经常以喝水或吃水果等事由打扰正在做事的孩子,一边抱怨孩子做事情不专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与许多父母信奉“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要管”的口头禅不同,胡萍格外珍惜孩子的兴趣发展。

如果某些朋友以为,胡萍既然如此投入地教育孩子,一定脾气温和、一切顺着孩子,那就错了。胡萍也会着急上火,也会委屈得大哭,甚至在盛怒之下,把儿子做好的大虾扔进垃圾箱。但是,即使在险些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她都会仔细听儿子说的话,如果发觉孩子有理而自己无理,她会静默会道歉,甚至会请求儿子给一个拥抱。

三、要鼓励探索,培养创造性。

如果你家里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那么你一定很关心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改革。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明确发布文件规定,要把考试成绩以外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这几个方面也纳入量化考核的范围。这一个信号够明确了,但我相信,直到今天,也依然有很多家长没有重视起对孩子学业能力之外的素质培养。

就拿最简单的小学家庭作业来说,有多少家长是全权代替孩子来完成手抄报和思维导图这类作业的?这么做的家长,可能是考虑到孩子的作业如果优秀,很可能会被老师当众表扬,但这部分家长显然没有理解学校布置这份作业的真正用意,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实践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做一份手抄报,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手工书写、排版、绘制……整个过程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亲子互动体验,如果家长为了图快、图好就全权代理,失去的可能是孩子激发灵感、整合思维的机会。而且,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长务必要重视起来,协助孩子独立完成。

除了学校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在家里也要带着孩子多进行课外实践。说到这里,又有家长犯难了——带孩子做什么比较好呢?其实不用特别复杂,不用操心器材和场地,只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方法用得对,在家就能做很多实践。比如亲子共读、陪孩子搭积木、下棋、拼拼图等,这些都是激发孩子创造力和自主性的绝佳机会。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千万不要抱着功利心去做这件事,一定要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内在的感受,不管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否成功,父母都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孩子建立起自己认识世界的通道,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人生的成败在于自制

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经历坎坷的人或许更容易明白,人生的成败在于自制。重读《三国演义》,我最感慨的事莫过于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大意失荆州,五十八岁英雄丧命,而这也成为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与关云长一样,他的结义兄弟刘备和张飞也败于情绪失控。因此,无论是为了事业成功还是生活幸福,都需要学会自我控制。

我有一次到江苏金坛讲课,近万人听完课后缓慢地退场。等到所有的人都离开后,一个妈妈的咨询让我惊讶万分:这个妈妈已经离家出走半个多月了。原因却是自己不仅管不了孩子,还被孩子打。

以前父母最着急的是孩子离家出走,现在是父母被孩子逼得离家出走。父母畏惧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失败的父母,这样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教育。

我们在强调尊重孩子的过程中,又走进了一个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误区。我从来都不反对父母表扬孩子,教育其实就应该是一个特别重视找出孩子优点的过程。但是,表扬并不是唯一和全部,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具有特殊的意义。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首先,让孩子节制的前提是学会对孩子说“不”。在我看来,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孩子禁不起挫折,不敢承担责任。经不起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爱孩子就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这样孩子才知道底线在哪儿,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克制自己的言行。

此外,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只是在孩子面前说出多少个“不”,而是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错误的事情要坚决反对。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权威不是专制,而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权威的父母能在孩子迷茫时“断喝一声”,给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

田洪媛是一个北京母亲,儿子小泽跟她讲起了学校里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小泽有个同学很霸道,一次这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把孩子的妈妈请到了学校。

没想到,这个妈妈见到孩子正在挨批评,不问青红皂白就跟老师大吵大闹,最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老师说:“谁也不能欺负我儿子,谁欺负他我就让谁好看!”

小泽问妈妈:“同学妈妈的样子太吓人了,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快被吓哭了。他妈妈都那样了,明天他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呀?”

“本来还在想应该怎样才能消除这个妈妈给小泽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想到孩子们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田洪媛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学校的霸道很大程度上是他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

显然,当家长失去了权威时,孩子就失去了榜样。

教会孩子分辨是与非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知道该“是”不“是”的时候是要承担后果的,也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惩罚,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人总是经历病痛之后才能痊愈。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放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就容易犯糊涂,通常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草草批评一下了事”。现在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机会。孩子犯错误就像是生病,只有在吃药治疗即品尝过了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后,才能知道错误所在。

其次,要与孩子保持美好的距离。有人曾说,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因为有自由才会有成长。

我的作家朋友程玮在德国生活多年,对此有亲身经历,颇有些发言权。当分别二十多年后读到她的新书《风中私语》时,我感到特别兴奋,因为我急于看到这位儿童文学作家怎么谈教育,尤其是在她旅德十五年又与儿子一起成长之后。

在我看来,就儿童教育而言,德国的经验是特别值得借鉴的,可惜,中国对德国教育的介绍极少。《风中私语》的第一辑《渐行渐远的孩子》就是专门谈中德教育比较的,加上程玮愈加成熟的自然幽默的叙述风格,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据程玮介绍,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在过了十八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在这次旅行中,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关于这样的旅行有一个很形象的概括: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

多少年以后,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包括花了如何少的钱,走了如何多的路,受到什么人的帮助,受了什么人的欺骗。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故事。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身的耻辱。

说到这里,我估计许多中国父母都会生出一些感慨,因为我们一般都不忍心或干脆说不敢这样做,甭说是十八岁,就是二十八岁也不太放心这样做,所以,中国盛行“啃老族”,盛产“三十岁的孩子”。实际上,正如我在写关于中日少年的《夏令营中的较量》时表达的一个想法,绝不是中国的孩子不行,而是中国的教育有问题。

那么,作为一个爱心满满的母亲,程玮又是怎么做的呢?她坦率地说:

“转眼到了我的儿子徐果第一次单独出去旅行的时候。我按常规给了他很少的钱。我没有过问他的旅游线路,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他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而中途返回。临到他出门时,我忍不住说,你真需要钱时,就用卡取吧,不要太节约。话刚说完,我心里就后悔得要死。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一到孩子成人,就把那爱深深地藏起来。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成年人,他要走向世界。他会经受困苦,他会经受磨难,他还要养家糊口,那是他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注定不能守护他一辈子,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放手。”

这就是成长中的中国母亲的典型心态,也是一个在东西方之间行走的教育者的困惑。程玮的描述让我想起了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话:“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改变自己。”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这句话实在是值得回味再三。

再者,有自由才有主动的节制。在程玮的书里,诗情画意犹如秋天的果园,真知灼见则像涓涓的溪流。回忆起儿子徐果在小学里学唱的第一首歌,她写道:

他那时候还很小,拿了一张歌谱在那里来来回回地哼哼,却让我听得思绪万千。记得我刚学德语时,老师也教我们学唱过这首《思想是自由的》。为解释这首歌,老师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这是一首德国19世纪的民歌,可以说德国人都会唱,它在德国比贝多芬的《欢乐颂》还要普及。歌词说:思想是自由的,没有谁能够阻止。它们就像夜空里飘浮过的阴影,没有人能看见,也没有人能够追踪……

我过去和他一起练,一直练到他背出歌词为止。我问他,老师跟你们解释歌的意思了吗?他很奇怪地看看我说,为什么要解释,我句句都懂啊!我想,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确实不需要解释。可是每次我听这首歌时,为什么总是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慨和感动呢?

我很高兴他学的第一首歌不是《一分钱》。我相信那也是一首好儿歌,但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这首歌到底想跟孩子说什么。是让孩子们不抬头看马路上的车辆,一心一意去捡钱,还是在民警叔叔处理突发事件时,死活去把捡到的鸡毛蒜皮交给人家。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在马路边捡到过一分钱,就是捡到了我也决不会小题大做地交给警察。我觉得除了这种道貌岸然的道德说教外,还有更重要的道理要教给白纸一样单纯的孩子。《一分钱》是当代中国广为流行的一首儿歌,人们似乎只是对天真童年会心一笑而并未产生什么疑义,程玮却在中德教育比较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其实,德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他们教育孩子自然也是具体细致的,比如不闯红灯、做事有计划等,但他们更重视给孩子自由,因为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成长才有创新。

中国的儿童教育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可是的确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如过于强调社会本位而忽视儿童本位,过于强调“听话”而抑制个性,过于强调遵守规范而较少给予自由的鼓励,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孩子成长的致命伤。

儿童的自由需要宽松的成长环境。与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不同,德国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很简单。德国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一生应该做到三件事:生一个儿子,盖一座房子,种一棵树。程玮把它理解为:一个男人一生中要为自己做一件事——生一个儿子,把他的生命延续下去;为家庭做一件事——盖一座房子,让妻子儿女有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世界做一件事——种一棵树,给地球留下一片绿荫。

程玮说,德国人是非常务实的,把男人的成功定义得这么清楚、这么具体,反倒让德国的父母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他们不会逼孩子悬梁刺股地去念书,也不会砸锅卖铁、牺牲自己的一切供孩子去上大学。他们实实在在,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强迫自己,更不强迫孩子。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把成功的标尺定得那么高呢?这实在让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

中国的父母的确值得反思。没有节制的爱,是一味地顺从、讨好孩子,只让孩子去做那些让他快乐的事,没有教会孩子做那些不快乐但也要接受的事,这样的爱是一种软暴力,是会害了孩子的。只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节制,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

如果把孩子比作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父母与教师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必须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发出前方险情的警告,恐怕与谋杀者无异,尽管他可能爱心无限。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成功锦囊

儿童学习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成功的教育实际上是平衡的教育,高水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特点是收放自如: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就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主动并且自控力强的人,才是他们培养孩子的目标。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主动性,父母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主动性的前提。其次,要敢于放手,培养自主性。再者,要鼓励探索,培养创造性。

此外,父母要理性分析孩子的需求,合理的可以满足,可有可无的要限制,不合理的要坚决拒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