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大家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课的题目,可能会不以为然,“老生常谈”、“一点新意都没有”,甚至认为“这道理谁都懂,还用得着专门拿出来讲?”我承认字面上没有人不懂,但懂“字意”和懂“道理”本身就有区别,何况要做到“深刻认识”,并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这却是我从教30多年来最重视、说得最多的一个教育理念。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先让我用事实说话。

案例1:

昨天我又管闲事了:308路公交车上,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司机提醒“年轻人少坐一会儿,给抱小孩的让个座”。我心中十分忐忑,第一自己年龄也不小了,第二最近腰病犯得正厉害,不让也说得过去,但真是坐的不舒服。正在犹豫中,一位老先生站起来了,那位抱小孩的妇女千恩万谢地坐下,旁边一位大约也得五十多岁的男士随口说了一句:“谁都有老的时候”。不承想,在我身边坐着的一位40岁左右的男士不干了,大喊大叫,什么“你说谁呢?你管的着吗?你算干什么的”等等等等,甭提多理直气壮了。尤其可恶的是,在大家的劝慰下,对方已经不说话了,他却来了一句:“大早晨让狗咬了一口!”于是双方立刻对峙起来,大有动手之势,司机也停车过来劝解。这时我真的愤怒了,毫不客气地指责他:“您真的过了!连我没有让座都心怀愧疚,您怎么还能出口伤人呢!”这时我才发现他旁边坐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学生,显然是他的孩子,我厉声制止他的无理取闹:“我是老师,当着孩子的面,你在给孩子做什么榜样!你以为孩子会很佩服你吗?”没想到这句话产生了效果,他立即住口了,一场风波过去了。我很为这位父亲悲哀,无论身教还是言教,他都是失败的,这就不难解释他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否则不就没有这场纠纷了吗?

你说,这样的闲事我能不管吗?

案例2:

走在路上,突然听到一个童音:“妈妈,老师问我,我怎么说呀?”“你就说我带你看病去了,我不是教给你了吗,怎么还问呀!”可能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我迅速转过头去,看到的是一对母子,妈妈大约三十多岁,小男孩也就是一二年级的样子。似乎是感觉到了孩子的忐忑不安,妈妈再一次叮嘱:“记住了吗?你嗓子疼,我带你去医院了。”然后又自语:“真够笨的!”听到这一番对话,我很是为这位母亲悲哀,因为她显然是在教儿子向老师说假话,在指导孩子撒谎。她也许是一位好母亲,对儿子有着百般的呵护与关爱,但决不是一位好家长,因为好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这位母亲顺口流淌出的谎言,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痕迹。当孩子有朝一日也会编造谎言时,家长可能还会惊呼:“你怎么学会撒谎了?!”殊不知,孩子的第一堂“谎言课”就是您亲自执教完成的——岂不叫人悲哀!

怎么样?这两位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心中“老师”的角色了吗?而且我敢说,这绝非个案。但是我也不会据此而给予家长很低的评价,因为我们众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时,只记住了自己长辈的角色,而根本忽视了自己是离孩子最近、相处时间最长、孩子最容易模仿、对孩子影响最深的“第一任老师”!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现身说法:作为职业教师,我是敬业的,但是在家庭生活中,也往往忽视了“第一任教师”的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该有的痕迹却浑然不知。就在前不久,在教育孙子的问题上我与儿子产生了矛盾,甚至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当我指责他对孩子没耐心,脾气暴躁,压制孩子的天性时,没想到他的回答是:“我这都是从您那学来的。我第一次当爸爸没经验,我也想克制自己,也在看书学习,但是我小时候您对我的专制,甚至不讲道理,我已经接受了,以为这就是教育”。我愕然了,完全没有想到他在这儿等着我,并给我重重的一击!静下心来,好好反省,突然意识到,我这一辈子,在岗位上算得上是个好老师,在家里,够不上个合格的好妈妈。

回放几个镜头:镜头一 儿子大约三四岁,在天安门金水桥前, 1毛5一瓶的北冰洋汽水,孩子用吸管喝着。突然他不是吸而是吹起来,于是液体带着泡沫喷涌而出,后果是我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训斥一番,夺过瓶子,不让喝了。我在咆哮,孩子在哭泣,就在天安门城楼下。镜头二 80年代初,我们喝水还用那种带盖儿的搪瓷杯子,当时我们叫“把(四声)儿缸子”。儿子也就四五岁,正喝水时,他突然把盖子盖上,用一只手按住,然后把杯子倒过来,后果是水洒了,我揪过来就是一顿臭揍。更过分的是,当时有学生在我家,盛怒之下我把劝架的学生也给打了。现在回想,我当时就是个疯子,可是在学校对学生,我可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其实两件事过后孩子都跟我解释了,说是好奇,尤其后面这件事,说是想做个试验,看看水能不能洒出来,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后悔过,但悔的只是不应该打孩子,让孩子受了委屈,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样的镜头还有,不一一呈现了,太让我无地自容!

但是,作为儿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也有非常成功且值得自豪的地方,那就是从小培养了他爱读书的好习惯,且延续至今。我在《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中,专门记述了我培养儿子读书、爱书的过程。

儿子出生时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当时周围的环境和氛围,都不是太理想。身为老师的我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尽管经济条件有限,但在文化生活上我绝不亏待孩子。从儿子一岁多开始,我为他订的第一本杂志是《看图说话》。书中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故事,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讲给他听。以后又相继订了《中国儿童》、《小朋友》,里面的每一首歌谣他都要背下来;当时没有今天这样好的条件,爷爷用白纸裁成小方块,用毛笔写上字,自制识字卡片教他认;上下两册的《365夜》(365个故事)成为每天睡觉前的必读书(我给他念),而且奇怪的是他居然百听不厌,每一个故事都听了无数遍,直到把两本书都翻烂了;上小学开始订《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买的课外读物更是不计其数。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所有的报刊杂志、书籍画册到他手里一点儿都没糟践、不浪费,他都会认真去看、去读,而且倍加爱护和珍惜。

记得在他4岁时发生过这样一段小故事:当时幼儿园出现了传染性肝炎病例,不得已只好临时找了一个阿姨家照看他。每天早晨送他时他必须要选几本书带上,天天如此。阿姨总是夸赞他“小萌萌真乖,没事就自己看书”。可是有一天我去接他时,阿姨十分紧张地告诉我:“今天可不得了了,萌萌大发脾气,姐姐不小心把一本《中国儿童》封面撕了个大口子,他不依不饶,用浆糊粘不行,用胶布贴也不行,就是得赔他新书”。这孩子从小很懂事,从不乱发脾气的,这次可真是动了他的最爱,动了他的心。最后我以再给他买一本新书作为补偿,事情才算了结。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在我的启发和辅导下,他不但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一说写作文就打触,而且写作的欲望很强烈,经常自己编故事写。我带他去大连看海,回来写了一篇《老虎滩游记》。令我十分诧异的是,我们俩同游,他怎么了解了那么些有关老虎滩的传说,而我却没有注意到。他说:“妈妈你真傻,门票背面有详细介绍你都不看。”他已经学会搜集写作素材了。五年级时,他参加北京的《儿童文学》征文活动,写了13页稿纸的《海底漫游记》,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把海底生物人性化,描写得活灵活现。寄给编辑部后,编辑为他修改,对他进行指导。一年春天,外面下起了小雨,他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看着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工夫,一首稚嫩的小诗《春雨》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写到此,我不禁十分痛恨自己,孩子小时候写的许多东西,前几年被同事们拿给自己的孩子传看给传丢了,好懊悔。)以后,上初中、高中、大学写作文、论文,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1991年孩子上初二时,我们全家调回北京,更开阔了他的视野,扩大了他的读书范围。除了订《学与玩》、《少男少女》、《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外,买书更成为一大乐事。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书市,我们母子都会结伴而去,他选他的,我挑我的,或小有收获,或满载而归,我们娘俩绝不虚此行。而买回书后我有时也顾不上看,就放到了一边,儿子却从不肯让书闲置。直到今天,步入不惑之年,买书、看书仍旧是儿子的一大乐事,晚上下班回来在床头挑灯夜读是他的生活常态,更可喜的是,他的儿子,我7岁的孙子也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公益广告,画面是孩子模仿妈妈给老人洗脚,自己也打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广告语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看到这则广告时都不会无动于衷,或感动,或感慨,或发自内心地由衷一笑,但过后呢?有多少爸爸妈妈受到了触动或者点拨,意识到了“噢,我也是老师啊!”,进而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孩子的表率,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这就是我要引导爸爸妈妈们“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初衷,不要犯跟我一样追悔莫及的错误哦!

鲁迅先生早在1919年就在一篇题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杂文中写道:“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怎么个不同?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了验证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完全不同,反复多次做过同一个试验:他给儿童展示两个盛有等量液体的宽玻璃杯,然后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一个细长的玻璃杯,于是液体变得更高,结果2—7岁的孩子都认为细长玻璃杯里有更多的液体。另外他还把相同数量的苹果摆成两排,第一排紧紧挨在一起,第二排有间隔,拉长了排列距离, 6岁前的儿童都认为第二排的苹果数量要多于第一排。一位是近90年前的中国文学家,一位是早期的瑞士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维,与成年人截然不同”,以告诫我们“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而我们今天的“蛮做”是在“爱”的名义下,竭尽所能:吃进口奶粉,用高档生活用品,进高价双语幼儿园,选学校,买天价学区房,上种类繁多的课外班,请家教……家长们也真是拼了!用家长们自己的话说“能做的我都做了”,但我却要补上一句“该做的却没做,或者是没有做好”。在我看来,当你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有了爸爸妈妈这个称谓时,每个人都会暗下决心,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可是唯独没有提醒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最好的榜样,而最近距离的榜样就是你。因为孩子在幼儿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就是“直接与模仿”,皮亚杰的试验也验证了我的观点。咱们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三翻六坐”,就是婴儿在三个月时会翻身,六个月时会坐起来了。那么我认为,六个月以前应该算作“襁褓婴儿”,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躺着的,视野范围很小。当六个月左右,翻身坐起来了,扩大了视野范围,与周围的人、玩具、色彩、声音等有了呼应,有了交流,于是“模仿”随即开始了。

我的小孙子在刚学会说话,说得还不太利索时,有一天突然冒出一句“我靠”,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在当时是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的一句骂人话,虽然字面上比较隐晦,但说的人都知道是句下流话。于是我不但制止了他,而且对儿子儿媳提出了警告,因为孩子是在模仿。

一个刚上初一的男孩子,开口说话总是带上一个脏字,老师不断提醒,他还在不断地犯,已经习以为常,无论说什么话,一张口前面都得带个缀儿,甚至跟老师说话时也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其实老师也能感觉到他的难为情。于是班主任把问题反映到我这里,作为年级组长找他一谈,他感觉问题升级了,半天憋出一句话来:“您先上我们家管管我爸吧。”我顿时明白了,家里有一个“坏榜样”。果然,班主任去家访,他妈妈说,她丈夫一辈子就这么说话,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愿意搭理他。可悲的是爸爸的恶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儿子,如果照此下去,以后儿子长大了,娶妻生子,是不是也会再去教坏他的儿子呢?子子孙孙,无穷匮啊!

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因为榜样是最直观的,凭借眼睛、耳朵等感官就可以发现榜样,而幼儿和少年这两个成长阶段,思维模式是直接的,他们对于听到、看到的事物,还没有很强的分析和分辨能力,基本只会看见了就学,拿过来就用,反复接触过的事物就会由接触转换为接受,成为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其实说白了,就是模仿。李玫瑾教授一言以蔽之:“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而走近成年或已经成年,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确立,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时候榜样的力量就会淡化了,因为首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榜样了:喜欢唱歌的选择周杰伦;喜欢篮球的崇拜姚明;喜欢计算机技术的视比尔·盖茨为神明;要创业的想学马云……如此等等都有可能,且变数很大。其次,即使有心目中的榜样,也不会像儿时那样执着地模仿学习了,这也是一种成熟。据此我要说明的是,恰恰由于孩子们的不成熟,对他们来说,榜样的力量才显得格外的重要,家长在不经意间传达给孩子的正能量或者负能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要大,印象会更深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钱钟书夫人杨绛曾经在书中写道:“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杨绛先生的著作颇丰,建议家长们拜读,因为从中不仅能了解她是怎样在父母的影响和教育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杰出的女性,而且还能从中看到她与钱钟书先生对女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我们周围也不乏这样的榜样。

案例3:

地铁四号线上,人虽然不是太多,但也没有了座位,我虽然满头白发,但从不奢望别人给我让座,第一我身体还可以,第二大家出门都不容易,不要苛求他人,而且我也经常会给孕妇、小朋友、看上去年纪比我大的老人让座,这样心里坦然。这时我注意到一对坐着的母女俩在耳语,妈妈的大概意思是:看到旁边站立的奶奶了吗?你应该怎么做?大约10岁左右的小姑娘立刻站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奶奶您坐吧。”我推让了一下,坐下后给小姑娘挤出一点地方,让她也坐下。没想到这位妈妈和颜悦色,慢声细语地对女儿说:“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该再让妈妈提醒了,妈妈如果不在你身边呢?记住我常跟你说的自觉行动。”小姑娘乖巧地点点头,小脸更红了。出于职业习惯,在感动之余,我告诉孩子:“你知道吗?你有一个好妈妈,这是你成长中的幸运,有妈妈这样的教导,我相信你一定会很优秀”。我真的从心里为这位母亲点赞!

案例4:

早晨,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先生送女儿去幼儿园,父女之间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有点昏昏欲睡,爸爸叫醒孩子,孩子说冷,爸爸抓住孩子的小手抚摸着,并开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咱俩比赛说绕口令吧!”孩子一下来了精神,爸爸先说,女儿立即接上,一来一往,声音不大,也不影响周围乘客,那种亲昵让人心动。绕口令说完了,爸爸提议“讲故事”,女儿耍赖,于是爸爸再提议:“我说两个字,你接一句。”“从前——有一只狐狸……”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被父女两人“拼接”着讲下来了,中间还夹杂着嘻戏。我不禁回过头问:“孩子几岁了?”“五岁多,快六岁了。”我伸出大拇指:“孩子,你真棒!爸爸也真棒!”我的赞美是由衷的,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位温文尔雅、会文明施教的好父亲。尤其通过他能够把女儿会讲的儿童故事串起来(基本用故事中的原话,稍有差错女儿立即不应答),可以感觉到这位父亲平时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后来父亲又指导孩子怎么用新书包,拉锁怎么拉,幼儿园发东西怎么放,还特别强调:“不要再麻烦老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该下车了,看着这一对父女,心中感慨:好爸爸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是我十年前在《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再版时提出的理念。在当时我的主旨还只是提醒家长们,要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与时俱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但是今天我要强调的是,从为人父母那一刻起,你与孩子之间,只是建立起了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源于“生”,侧重于“养”,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教”与“育”是社会学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所以我的观点是:做父母容易,做家长难。家长要不断学习,要先于孩子提升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做出表率,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才能称其为一位合格的家长。

我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搜集,罗列出一些现象,正反面都有,请家长们对号入座。孩子在写作业或者看书时,家长在旁边看手机。孩子坐在车里,家长在斑马线前放慢速度,礼让行人。乘坐公交地铁,传授孩子如何抢座。与孩子一起骑共享单车,不按要求随意停放。对家里老人不尊重,说话蛮横。孩子耍赖不想上学,为孩子找借口请假。陪孩子过马路,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行走。夫妻恩爱,家庭生活和谐,在孩子面前不争吵。当着孩子面议论同事、邻居或朋友的缺点或短处。在公园内为孩子掐花、摘果,破坏公共环境。小区遛狗不拴绳。遛狗时自觉收集处理宠物留在地上的便便。经常邀朋友在家里喝酒或打麻将。业余时间有阅读的习惯。在孩子面前随地吐痰、电梯内吸烟。带着孩子跨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护栏(这是我刚刚出门看到的一幕:一位妈妈,先把三四岁的女儿抱过去放到地上,然后自己再跨过去)。

……

这些只是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其实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们,下意识的、不经意间的语言、行为,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成为孩子们的好榜样,或者坏榜样。

课后小结

现在有专家给出一种结论: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胜过”不是教育策略,不是教育手段,不是具体的教育方法,更不可能是教育理论,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这个领域没有老师专业,只是在做了爸爸妈妈后,被动地被推上了“教育前沿”——给孩子的教育最初就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所以给家长冠以“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恰如其分的。最近距离、最直接的榜样就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孩子身上的优点、美德,一定是您给的;孩子身上的行为缺陷、不良习惯,您也一定难辞其咎。

爸爸妈妈们,绷起“我的孩子看着我呢,我是孩子的榜样”这根弦,提高自身素质,处处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成长中汲取到你身上的正能量,既是孩子的荣幸,也会让孩子为有这样优秀的父母而感到自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