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等金融机构门口不放财神爷,而是放着两尊石狮子?
游览我国的古建筑,人们常常可以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园林、陵墓、古宅等场所看到石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伴随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我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在现代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门,如法院、行政办公楼前也有类似的石狮子;甚至一些商场门口、银行等金融机构门口也有,人们不禁纳闷,银行是吞吐钱财的地方,为什么不放着财神爷,而要放着石狮子?原来,摆放石狮子的寓意可不止招财纳福这么简单。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是很常见的装饰物。石狮子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狮子并不是中国自有物种,而是东汉时期从西域传过来的。据说东汉章帝时期,西域的安息国(今伊朗地区)把一头金毛狮进献给了中国皇帝,人们大感惊奇,对狮子厚爱有加,将它当成与老虎平起平坐的兽中之王。
狮子在中国得到厚待,也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在佛教中,狮子的地位十分崇高,佛祖震慑人心的法音称为“狮子吼”,又传说狮子是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代表庄严吉祥的瑞兽。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在中国人的心中也成了一种有灵力的神兽,因此得到人们的崇拜。在宫殿、皇家陵墓前,人们经常可以见到石狮子,既表现了皇家的权威,又是严肃庄重的象征,使人产生敬畏心理。
但是,早在唐宋之前,石狮子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使用的。宋元之后,石狮子才渐渐走向民间。特别是元代,一些官宦人家和商贾巨甲家宅门口,就常摆放两尊石狮子,用来装点门庭。这种习俗流传开来,石狮子成为民间很常见的镇宅避邪的装饰物,同时也彰显着建筑的气势宏大与威严。明代以后,伴随着石雕技艺的发展,石狮子的造型越加丰富多样、玲珑活泼。到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许多石狮子,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还有人说,“狮”与“师”同音,这迎合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传统,取为人师表的庄严、尊重之寓意。因此,我们在一些大学门口或大学图书馆门前也可见到石狮子。
在现代,政府机构门前摆放石狮子,营造了一种刚正、严肃的气氛,代表了权威与权责,而商场等公共场所门前摆放石狮子,则是用以避邪镇宅,免受侵扰。还有一种说法是,商业机构门前的石狮子,“石”是“实”,“狮”是“思”,代表着思考前人创业之不易与后人守业之艰难。
如今,人们可随处见到建筑门前的石狮子,石狮子一雄一雌,一左一右,成双成对。大多数情况下雄狮居左,一般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两前爪之间放一绣球的造型;雌狮居右,一般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的造型。左右之分,是以人从大门出来的方向为参照。在我国比较有名的石狮子也比较多,如卢沟桥“数不清”的狮子、天安门前两对造型特别的石狮子等,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威武雄健,雕刻得极为精美。
石狮子的作用与用途:
石狮子有什么作用?
1、避邪纳吉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可以用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住宅的平安,满足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2、预卜洪灾
在民俗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若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灾害即将来临的征兆。
3、彰显权贵
用石狮子为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守门,可以显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体现威震八方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4、艺术装饰
石狮子造型多变,工艺精美,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明清以后多在雄狮爪下踏一个“绣球”,雌狮脚下踩一个幼狮,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愿。
5、招财守财
银行门前通常都放着一对狮子,两只狮子表情各异,一只凶狠地张着大嘴,一只安详地闭着嘴巴。两只狮子嘴巴一张一闭也是有寓意的,张是招财,闭是守财,表示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
摆放石狮子有什么规矩?
1、宜放在西北方
一是因为狮子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西北方是它最活跃之处,占了地利;二是因为狮子属乾卦,居西北方,五行属金,故将狮子摆放在西北方,最能发挥它的功效。
2、宜搭配成双
摆放狮子以一雌一雄搭配成双为宜。倘若有一只破裂,便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切勿把剩余的一只留在原处。另外,一定要分清雌雄,左右不可倒置。一般来讲,左边是雄狮,右边是雌狮。
3、狮头必须向屋外
狮很凶猛,煞气较重,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因此狮头必须向屋外。若是狮头向着屋内,那非但不能治邪,而且还很可能令自己身受其害。
4、考虑好地形地势
一般来说,摆放狮子的地方宜高不宜低,前面应有开阔的空间。只有居高临下,狮子塑像才能显示出不凡的气势,因为具备了足够的空间,狮子才有用武之地。而将狮子摆放在低陷、狭窄的空间里,则会形成“狮子受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