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孝文帝巧迁都(以退为进,克服阻力)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孝文帝巧迁都(以退为进,克服阻力)

孝文帝巧迁都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有宏图远志,一心想成就霸业。孝文帝继位时,魏都在平城,是天兴元年自盛乐迁都至此,都城偏居北地,很难有更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孝文帝巧迁都(以退为进,克服阻力)

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一向仰慕中原文化,祀尧舜、祭周公、尊孔子、兴礼乐、正风俗,仿效中原推行文治。雄踞中原,一统天下,迁都是牵动全国、震动朝野的特大举措,况且由北方入中原,会有诸多不适。孝文帝最担心群臣不从,会联合起来百般阻拦,便十分巧妙地采取了迂回之计,召集众臣议论,声称要大举南下攻打齐朝。

孝文帝择一个吉日,诏令太常卿王谌龟卜,预测南伐的吉凶。说来也巧,卜得一个“革”卦,正合心意,孝文帝道:“爻签大吉,正是汤武革命,顺应天意。”此话一出,群臣肃然,心中并不赞同,但无人敢出来争辩。此时唯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趋前进言:“《易经》中所称‘革’者,指的是更体改制,应天顺人,商汤、周武之卜,确为吉兆,但陛下正该发扬光大,何谈更改体制呢?今日计议南伐,反得‘革’的爻象,恐难称作全吉。”孝文帝龙颜大变,声色俱厉道:“卜辞有‘大人虎变’一语,为什么说不吉呢?”孝文帝心意已决,势在必行,拓跋澄不解其意,一直追问不停,结果使得孝文帝很不高兴。

但孝文帝仔细思量,也感觉拓跋澄所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回到宫中,将拓跋澄召来,单独与他秘密商量。孝文帝说:“朕的国家,地域广大,但文轨不同,此地只宜施展武功,不利于推行文治,如果要移风易俗,成就天下大业,只有迁都中原。洛阳乃帝王之都,最有王者气象,最合朕意。今日又卜得一‘革’卦,正是改革征兆,迁都之举,其势可行,不知你意下如何?”拓跋澄明白了孝文帝的意思,非常赞同,欣然道:“陛下迁都,入主中原,制御华夏,成就天下大业,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啊!”孝文帝仍心存忧虑,坦言道:“北人恋土,故土难离,猛的一听南迁,必然相互惊扰,人心动荡,朕难免顾虑重重。”拓跋澄会心一笑:“这是非常之举,只有非常人才能知晓,只要陛下做出决断,我想他人也无能为力。”孝文帝笑道:“汉高祖得张良这个谋臣成就大业,你真不愧是我的张良啊!”

此后不久,孝文帝一边大造河桥,准备大军渡河,一边传令各地,调集兵马准备南征。经过两个多月的部署,筹备停当,孝文帝起兵平城,渡河南进,直达洛阳,此时正是太和十七年九月,天气秋凉,淫雨霏霏,孝文帝一身戎装,督领诸军南进。群臣纷纷跪在马前劝阻,尚书李冲叩首说:“南伐之举,臣民不愿,陛下毅然独往,如何成事,故臣冒死劝谏。”

孝文帝大怒:“朕方经营天下,志在统一;你们这些书生,不知道我的大计,国家定有明刑,不要再多言了!”

此后,又有安定王拓跋休等在马前叩首,一齐哭泣着苦苦劝止,孝文帝便说:“此次大举南进,远近震动,若就此班师回朝,无功而返,如何示范后人?今日如果不南伐,也应当移都此地。机不可失,朕意已决,不可更改。赞同迁都者立于左侧,不同意者则立于右侧。”

安定王拓跋休等相继立于右侧,只有南安王拓跋桢进言说:“有圣德者不苟同俗议,成大功者不迁就俗众,非常之人方能成就非常之事。天下事最重要的莫过选择皇居,陛下若能就此罢停南伐,迁都中原,扩展王业,实在是臣之所愿,天下百姓之福。”说完,又回头示意群臣:与其南伐,莫如迁都。众臣见此阵势,无可奈何,只得同意迁都,齐声高呼“万岁”。

就这样,一场举国关注、震惊上下的迁都风波慢慢平息,孝文帝命人在洛阳大兴土木,最终顺利地实现了迁都的计划。

【悟在当下】以退为进,克服阻力

孝文帝迁都,反对者多,且多为贵戚重臣,然而他用占卜制造迁都舆论,向任城王秘密交底以争取臣下支持,并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孝文帝迁都的一个“巧”字。孝文帝在采取行动之前,已全面客观地分析形势,明伐暗迁,以退为进,才得以克服重重阻力,实现了迁都洛阳的夙愿。

人人都会遇到难办却应该办的事,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是做一个鲁莽之夫、怯懦之夫,还是智勇之人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