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私人纂辑最大的诗总集《唐音统签》

「谈中国诗」私人纂辑最大的诗总集《唐音统签》

私人纂辑最大的诗总集

中国私人纂辑最大的诗总集,是明代诗文家、诗论家、藏书家胡震亨辑的《唐音统签》。

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以不同颜色之牙签,来标识经、史、子、集为甲、乙、丙、丁部。胡氏“仿其意而汇全唐三百年诗,次为一编,若初、若盛、若中、若晚,亦签区之”(杨鼐《唐音戊签序》),故名。它也是最早的唐五代诗总集。

胡震亨(约1569—约1645),原字君鬯,后改字孝辕,自号赤城山人,晚号遯叟。浙江海盐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授固城县教谕,知合肥县,荐补定州知州,擢兵部员外郎。晚年家居,藏书万卷,日夕探讨,校读精勤。除所辑《唐音通鉴》外,著有《靖康咨鉴录》《读书杂录》《唐诗谈丛》《赤城山人稿》,编纂《海盐县图经》,辑有《李诗通》《杜诗通》《秘册汇函》《续文选》等。

此书于熹宗天启五年(1625)着手编撰,历时十年告成。取材不仅遍及唐人诗集,还补入不少散佚诗篇与断章零句。近人俞大纲《纪唐音统签》,谓其“卷帙浩繁,网罗宏备,为私家总集纂辑之冠”。《明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一千零二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一千零二十七卷,唯故宫博物院所藏范希仁抄补本一千零三十三卷为目下仅存之全帙。此本按天干编为十签,自甲签至壬签,按时代先后录入唐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谚语、酒令、占辞等;癸签辑录历代有关唐诗论评的资料。

各签(癸签除外)以人系诗,各人名下附有小传,多注明出处,间加考订;另有汇评,辑录诸家对诗人的评语,分条排列。所录之诗则按体分编,为利阅读往往更动原集次序;皆白文,无笺注。此书对唐诗的源流与变革、体制的形成、风格流派的异同、作家的高下以及有关的知人论世材料,都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对常用词汇的注释和考订,唐诗别集、总集、金石著录、唐诗评论的综合目录,也都分门别类地作了交代;所引明人诗话,亦有为今日不易得见者,因而又具有文献价值。

此外,书中各家诗人小传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除新旧《唐书》外,还引用了杂史、笔记、地志、诗话及各家别集的材料,并加以考订。又采辑了许多诗人的遗闻逸事,附入小注,其中引用的材料大都注明出处,有时还注明编纂时所援用的版本。这些,对唐诗研究都是有用的。《唐音统签》与清代康熙时所刊印的《全唐诗》有重要关系。

《全唐诗》九百卷,就是以《唐音统签》及季振宜《唐诗》为底本编纂而成的。其中初唐、盛唐部分主要采用《唐诗》的成果,中唐、晚唐部分则在很多地方吸取了《唐音统签》的成果。季书中所缺的中唐、晚唐诗,一般都可在《唐音统签》得到补充。此外,《全唐诗》所辑录的散佚诗篇和断章零句,也多半采自《唐音统签》。

《唐音统签》编成后,未能全部刻印,历来通行易见的仅为戊、癸两签。对于此书刻本、抄本及因缺卷缺页抄补之状况,前人记述往往出于传闻,故难免有不实之处,如清人王士祯即误以为曹寅曾于扬州刻《唐音统签》全帙,又如《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仅戊、癸两签有刻本。而实际情况则是,甲、乙、戊、癸签为刻本,丙、丁签部分为刻本,部分系抄补;其他各签皆为抄本。《全唐诗》刊行,此书甲签至壬签渐被取代,1949年后仅癸签有续刊。1981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有周本淳校点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