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最受人重视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谈中国诗」最受人重视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最受人重视的唐人选唐诗选本

中国最受人重视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是盛唐时期文学家、诗选家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

选编唐诗,始于唐代。现今可考知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有五十种左右,然大多已亡佚。明嘉靖年间,有无名氏将唐人选唐诗选本刊行,题为《唐人选唐诗六种》。明崇祯时,藏书家、出版家毛晋增刊两种,改题为《唐人选唐诗八种》。1958年12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增入两种,遂改题为《唐人选唐诗(十种)》①。至此,现存唐人选唐诗选本大体收罗完备。《河岳英灵集》便是十种选本中最受人重视的一种。

编者殷璠,生活于盛唐时期,书首自署“丹阳进士”。曾出仕,后辞官归隐。生平事迹无可详考。除编选本书外,另搜集同乡储光羲、包融、丁仙芝、沈如筠、殷遥等十八人诗,辑为《丹阳集》一卷,惜已佚。《河岳英灵集》原为二卷,后代刻本或析为三卷,共选录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年(753)期间,自常建至阎防,二十四位盛唐诗人的作品二百三十四首(今本实存二百二十八首)。殷璠以为入选诗家皆为锦绣河山所诞育之英才,故取此书名。书前有叙、论各一篇,概述编选宗旨与盛唐诗之成就。

所选各家诗,每家均附以评语。此书之所以在唐人选唐诗选本中最受重视,是因为选编与评论均颇精当。殷璠所述盛唐诗的特色,诚如此书序文中所言,在于“声律风骨始备”,“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这就是说,盛唐诗歌一方面具有建安文学奋发昂扬、质朴遒劲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六朝以来声律音调的成果,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取得高度的统一。编者就是以此特色来遴选诗篇入集的,因而选录的作家作品,能大体上显示出盛唐诗歌的主要成就。惜本书未选杜甫之诗,一可能是所选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年间之作,时值安史之乱前,当时杜诗尚未广泛流传开来;二是与编者在序文中强调的“兴象”“雅体”不无关系。在对待“风骨”与“声律”上,编者尤重“风骨”,故而书中所选作品古体多于近体,律诗、绝句入选似嫌不足。

殷璠对作家所下的评语,除极少数外,皆较允当,且多精到之见,常为后世唐诗研究者所引用。如评王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可谓慧眼识珠,裁鉴精当。我国总集之有评语,也是从此书开始的。其选评结合之体制,亦为总集与诗文批评开创了一种新样式。《河岳英灵集》与芮挺章《国秀集》同选盛唐诗,但取舍各不相同。芮重婉丽、重近体,殷重风骨、重古体。在显示盛唐诗主要成就与特色方面,芮书远远不及。此书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汲古阁本。《唐人选唐诗(十种)》中所收此书,即据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有新一版刊行本。另1992年中华书局印行有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可供参读。

【注释】

① 《唐人选唐诗(十种)》:唐诗总集汇编,为《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编者不详)、《箧中集》(元结)、《河岳英灵集》(殷璠)、《国秀集》(芮挺章编选,为现存最早的唐人选唐诗选本)、《御览诗》(令狐楚)、《中兴间气集》(高仲武)、《极玄集》(姚合)、《又玄集》(韦庄)、《才调集》(韦縠编选,为现存篇幅最大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搜玉小集》(编者不详)。从以上选本可知同时代人对同代诗歌的看法与评价,且对唐诗和有关文学资料的保存很有作用,对于后世整理和研究唐诗及唐代文学资料大有助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