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由来
一任领导换一批人,称之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俗语,则出自于秦桧的后人秦大士之口。
话说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皇太后六十寿诞的万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上,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荐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的确才华横溢。
看到秦大士的文章,乾隆当即折服论真才实学,今科状元非他莫属。但是当乾隆看到秦大士的籍贯时,不由地犹豫起来,他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北宋大奸臣秦桧。乾隆心想,两人的籍贯相同,姓氏相同,这个秦大士会不会是秦桧的后代呢?万一真的是就麻烦了,奸臣的后代怎么能当状元呢?传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乾隆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越想越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于是立即召见秦大士。见到秦大士,乾隆开门见山地问:“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满心欢喜而来,万没想到皇上竟会有此一问。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他的确是秦桧的后代!
事关重大,秦大士趴在地上,顿时汗如雨下,不知该如何回答。他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如实相告,前程尽毁;如果矢口否认,就卖掉了祖宗,这是不孝,而且犯了欺君大罪,这是不忠,弄不好脑袋要搬家。无论哪种选择,都是死路,秦大士思索片刻,索性壮起胆子高声说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愧是大才子,机智过人。此言一出,便流传于后世。在当时的情境下,这短短的7个字,含义实在太丰富了。他对皇帝的疑问不置可否,等于默认了是秦桧的后代,但又不明说,给双方留下一条退路。
秦大士绕开了皇帝的问题,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又顺带拍了皇帝的马屁,不露声色,恰到好处。乾隆何等聪明,哪会听不出弦外之音,更加欣赏他的过人才智,当即龙颜大悦,欣然钦点秦大士为新科状元。秦大士巧妙地化解了危机,成为清朝第43位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秦桧的名声实在太大,尤其是在民间,被说书的、唱戏的添油加醋之后,人们更加恨之入骨。大奸臣的后代,不仅做了官,还当上了状元,以当时的道德标准来看,人们在感情上的确很难接受。他特殊的出身,甚至成为同僚们的笑料。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秦大士高中状元后,高调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前往杭州西湖祭拜岳飞。在岳飞墓前,看到秦桧夫妇的塑像被反绑双手,长跪于此,秦大士沉思良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情真意切,立场鲜明。此联传出,人们顿时对秦大士刮目相看,无不肃然起敬。
自秦桧之后,秦家后代陷入了数百年的信誉危机终于被秦大士成功化解了。秦大士一生为官清廉,造福百姓,至今传为佳话。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意思
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一朝天子一朝臣造句
1.一朝天子一朝臣,徐卫能抓机会,迅速崛起么?第七十九章。
2.一朝天子一朝臣,岁月不待人!方林考虑到自己的修为目前仅仅恢复到三重天境界,对于这些挑衅也只能装作视而不见。
3.看来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怕这两位相爷风光的日子也是不会太长久了。
4.犹如沧海桑田朝云暮雨不可端倪,此一时彼一时,一朝天子一朝臣,时过境迁,瞬息万变,几家欢喜几家愁。
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6.苍茫沃野中,冥冥浩劫里,或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或是春华秋实过后萧瑟凄凉,或是穷乡僻壤处众人猎金,皆逃不出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