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学,阿嬷骑着欧都拜(摩托车)载小如来。大眼睛、黑皮肤的小如,进了教室不怕生,因为阿嬷在窗外指挥:“小如啊,你先找椅子坐。老苏啊,我囝仔若不乖,你就尽量给她电甲金系系!(老师啊,我家孩子若是不乖,就尽管骂!)”
其实小如很乖,我从来都不必担心她。她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但一看就知道,那些是捡自哥哥姊姊的制服,因为上头绣着别人的学号和姓名。
她扫教室时,会主动替其他小朋友捡铅笔、橡皮。班上孩子家境太好了吗?用一半的文具没人认领,小如把它们装在奶粉罐里,上课有人缺文具时,她就说:“东西要爱惜,小心雷公劈。”语气老练,九成九学自她阿嬷。
办同乐会时,别人带了一堆零食,她只带一瓶铝箔包饮料,我想那是她的家境不好,正要拿一点饼干给她,没想到,她拿起剪刀,先在铝箔包上斜剪一角,还倒了一小杯请我。同学想学她,她利落地帮同学剪,替同学分。再有人请她剪,她摇摇头:“你们要喝完再剪,不要浪费了,东西不爱惜,小心雷公劈!”
我想,这都是阿嬷教得好,又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如家境不太好,我特别拜托厨房阿姨,如果午餐有剩余的菜肴,请留一份给小如带回家。
选了一个周三下午家访,请小如带路去她家。我的车子在山间小路飞驰,越走越远,直到大山深处,小如指着前方说“到了”。
“到了?”
在我面前的是一栋欧式别墅,前有喷水池,四周有草皮,巴洛克石柱,屋顶还有石造的烟囱。
“这是你家?”我吓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阿嬷在等你,老师快一点!”小如一溜烟就冲进去了,真的是她家耶。我跟在后头,怯怯拉开锻造雕花的大门,走上橡木的地板,抬头看见挑高的客厅里,有盏水晶吊灯。
我开始不安,想说今天怎么穿布鞋,衣服也太随便。还愣着呢,阿嬷出来了:“老苏啊,庄脚所在,没什么好招待的,喝茶啦。”
原木桌上放的是铝箔包,阿嬷利落地剪一刀,倒成三杯,还把自家冰箱的冰块拿出来,每个杯子给几块,一杯自制的冰果汁就好了。
那天晚上,阿嬷还留我吃饭,自己家种的青菜,自己家养的土鸡,对了,在擦得一尘不染的餐桌上,还有两盘学校中午的剩菜——炒三鲜和红烧鱼。
我开始了解,她们家为什么会有钱,而我又为什么常常觉得钱不够用的原因了。
教养也能这样做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有节俭的父母,自然有不会乱花钱的孩子;来自勤劳的家庭,孩子长大了,当然不会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