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它有好的一面,能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了解新东西,但难免也会夹杂一些有关暴力、色情、血腥、毒品的有害信息,污染和毒害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要加强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不要听信网上不可靠的信息,学会文明上网。
中小学生如何文明上网
1.同学们在网上和他人交流时,应使用文明、友好的语言,而不能利用网络去伤害别人。
2.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人窥探,所以反过来,我们也不要去乱碰他人的电脑。要使用他人的电脑时,一定要得到主人准许。
3.对于网上散播的一些虚假消息、谣言,我们不主动浏览,也不随便散布。
4.我们决不可以利用电脑进行诈骗、做一些违法行为。
5.上网要适度,不通宵上网,也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
6.不浏览网上的不健康信息,也不要点击一些诱惑性的网址。
7.决不进入不规范的网吧。
8.不破坏网络秩序,遵守法律,决不充当“黑客”角色。
9.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要轻信网友的话,也不能单独与网友见面。
中小学生要提高识别是非黑白、真假好坏信息的能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虚拟无聊的网络游戏上;不要随便约会网友,莫搞网恋,以免使自己受损。广大中小学生当前的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
远离网吧的诱惑
显而易见,不文明上网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使中小学生受到不健康信息的干扰,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中小学生应自觉做到文明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让网络为学习服务,而不是影响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选择网上的有利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
网吧就像一个张着大嘴的魔兽,吸引着许多中小学生的目光。面对网吧的诱惑,中小学生要加强自控能力,尽量少去网吧。首先,要学法懂法,自觉守法。遵守有关部门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其次,要认真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做“网瘾”少年;第三,中小学生应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遵守网络文明和公共秩序。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不沉溺于网络游戏,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注重收集和汲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上网有利有弊,中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第一,利用网络中有利的一面,提高自身素质。第二,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网站。第三,有节制上网,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要想完全杜绝网上的有害信息是不可能的,中小学生要学会自觉抵制这些不良信息,同时,老师和家长还需紧密配合,引导中小学生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要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