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是识字的关键期吗?
问题:宝宝该上学了,得做些准备。看见有些报道说,幼儿园小朋友识字过千,都能读报纸了,专家还解读5岁是识字的关键期。是这样吗?我小时候上学前并没有识过字啊?我们平时不带孩子,怎么教宝宝识字啊?
关于幼儿识字的争论比较多,家长看完各家学说可能感觉无所适从。简单说来,识字好不好,关键在做法上要把握好一个“度”字;在观念上要把幼儿识字定位为启蒙教育,而不是评价标准。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见,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让幼儿喜欢汉字,积累对孩子的感性认识,才是对幼儿进行汉字启蒙教育。
不能拿识字的多少作为衡量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相反,个别孩子识字太多,拿起书就“读字”,而不是“读书”了,因为过分依赖汉字的孩子容易忽略对图画的观察、理解和想象,而幼儿恰恰是发展形象思维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对幼儿识字不必过度紧张。况且幼儿识字启蒙教育也不需要专门的课堂,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渗透常见的汉字,让宝宝对汉字有所感知即可。
有些资料宣传说“5岁是幼儿识字的关键期”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语言发展关键期”,而语言发展是多方面的,比如养成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总之,全面、和谐的汉字启蒙教育是家长要牢牢把握好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