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喜好大兴土木,由此催生了一部官方技术标准,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今天的建筑师们修建现代化建筑时,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还有工程核算、工程验收等各种规范的流程。这些内容保证了建筑工程高质量地有序进行。那么,在古代,也有相应的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规范吗?清代,官方刊行了一本《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工程做了严格规范。
清代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和园林,为加强对建筑业的规范和管理,雍正时期,朝廷主管工程建设的工部结合前代的相关制度,于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刊行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本《则例》既是各种建筑的官方标准和规范,也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建筑工程专书,俗称“工部律”。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全书共七十四卷,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二十七种建筑物如大殿、厅堂、箭楼、角楼、凉亭等的结构和尺寸;第二部分系统梳理了各种形制的斗拱,并对斗拱的斗、栱、昂、枋四大类构件的名称、形状、位置、比例尺寸等做了详细的说明;第三部分则详细介绍门窗隔扇、石作、瓦作、土作的做法——关于设计样式者止于此;第四部分为工料估算,对各种不同建筑的用工和用料进行了规定,对建筑预算、工时安排、用料限度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刊行,为当时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参照标准,它表现出来的制度化与标准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管理体系的高度成熟。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研究清代建筑的一份相当完备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清代在建筑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清代建筑的沉稳严谨也与唐代建筑的简洁豪放、宋代建筑的柔和绚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中国古建筑由简陋到成熟、复杂,然后又趋向简化的发展趋势。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与宋代的《营造法式》齐名,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