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人故事:军事领袖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2.政治铁腕与工作作风

「外国名人故事:军事领袖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故事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一类让各国政府和领导人都感到头疼的人,就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采取扣押人质或暗杀等极端手段。因为他们行动大胆、不顾忌后果、令各国政府既痛恨又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英国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件。

1980年4月30日,伊朗的一个反政府组织“殉教者”派出几名恐怖分子,袭击了伊朗驻英国首都伦敦的大使馆,扣押了20个人作人质,以胁迫伊朗政府答应他们的一些政治要求,人质中多数是伊朗使馆的官员,也有一名英国警卫和两名英国记者。伊朗政府并不想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但为了人质的安全,又不敢断然拒绝,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因为事情发生在英国,英国政府觉得有责任妥善地处理这件事。于是英国政府与恐怖分子展开了谈判,希望能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这场事端,以便保证人质的安全。

撒切尔夫人在处理这场事端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沉着的大将风度。她没有日夜守在紧急事态中心,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像平时一样处理公务,周末也照常去首相的乡间别墅度假,只是定时地与主管此事的内政部长保持联系。

实际上,在内心里,撒切尔夫人已经打定主意:不管人质获救与否,对恐怖分子的态度只有一种——坚决打击,决不能让他们离开英国半步。撒切尔夫人之所以对打击恐怖分子有这么大的决心,是因为当时整个国际上,恐怖分子的气焰都非常嚣张。就在前不久,美国还刚刚发生了一场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事件。如果恐怖分子的行动得逞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使恐怖组织的力量得以增强,危害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还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威信。因而,在撒切尔夫人看来,同恐怖分子的这场斗争,是只许胜不许败的。

令人遗憾的是,谈判一直也没有取得结果。而在事件发生的第4天,形势突然恶化了。撒切尔夫人正坐在汽车里,接到了内政部长的电话。他焦虑地说:“据我们现在得到的可靠情报,人质现在面临生命危险,可不可以立即派空降兵进去?”

空降兵是用飞机运送到作战现场的部队,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部队难以直接进入作战地点时,就会使用空降兵。在现在的这个情况下,部队如果进入使馆,必须不被恐怖分子看到,否则不仅人质的安全受到威胁,行动成功的把握也会减小,而只有空降兵才能以隐蔽的方式进入使馆,对恐怖分子实施突然袭击。

撒切尔夫人接到这个电话后,当机立断地下达了命令:“可以,马上行动!”

其实军队是早已准备好了的,只是要使用它必须有一个慎重而完美的布置。因为武力的进攻会把恐怖分子逼入绝境,人质的安全就会受到更大的威胁。除非能够迅速地制服恐怖分子,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只要有一名人质被害,国内国际舆论就会对撒切尔夫人的决策进行猛烈的抨击,甚至她的政治生涯也可能因此断送。因而,这个决心是非常不好下的,但也只有撒切尔夫人才有权力下达这个命令。在当时紧急的情势下,只有两个办法可想:要么妥协,要么武力进攻,而撒切尔夫人果断地选择了武力进攻。

惊心动魄的营救活动开始了。当时这场人质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英国特种空降兵的这次袭击行动,被新闻界的摄像机拍摄下来,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从电视上现场看到这次行动的过程。像拍电影一样,这是真刀真枪,比电影要刺激多了,所有的观众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而最感到焦虑的除了人质的家属,就是撒切尔夫人了。因为这次行动成败的责任,主要担在她一个人的肩上。

从电视镜头上,人们看到恐怖分子按住一名人质,把枪顶在他的脑袋上大声叫嚣的同时,空降兵的几名机警的小伙子以敏捷的动作,从天花板上偷偷潜入使馆,如同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恐怖分子进行了闪电般的突然袭击,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就击毙了一个,制服了其余四个。人质全部安然无恙,空降兵也没有一个伤亡,真是皆大欢喜。撒切尔夫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当撒切尔夫人亲自去向空降兵表示祝贺,并和他们一起观看电视新闻时,一位空降兵转过头来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从未想到您真的会让我们这么做。”其实,不光是这位空降兵,有许多人都没料想到,撒切尔夫人会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

撒切尔夫人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胆量和气魄,在整个国际上的反恐怖斗争中也是不多的。

英国的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中大不列颠是不列颠岛上的部分,而北爱尔兰则位于一海相隔的另一个岛上,与爱尔兰共和国同处一岛。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对北爱尔兰是否归属英国一直存在争论。北爱尔兰的居民有2/3的人赞成归属英国,另外却有1/3主张与爱尔兰共和国联合,并组织了秘密的武装组织——爱尔兰共和军,进行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他们时常制造恐怖事件,如炸死英国的政府官员或王室成员来恐吓政府,给英国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北爱尔兰问题一直是英国历届政府感到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1981年3月,北爱尔兰的局势又一次激化起来。事情是这样的:被关押在北爱尔兰梅兹监狱的北爱尔兰共和军的几十名恐怖分子,为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他们“政治犯”的待遇,举行绝食斗争。政治犯的待遇包括不穿囚衣、不参加监狱劳役、囚犯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允许接受更多的探望和邮件。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是要在狱中更好地开展反政府的斗争。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政府当然不愿答应他们的要求。

但是罪犯们的绝食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同情。爱尔兰共和国总理,美国的一些政界要员,其他国家的一些领导,都表示:希望英国政府能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对这些罪犯做出一定的让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罪犯对政府的要求虽然有点过分,但如果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则无疑是一桩残酷的、无人道的行为。有的人还对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劝说。

而在撒切尔夫人的眼里,这却是另外一回事。她认为这些共和军恐怖分子的绝食行为,是对英国政府的赤裸裸的挑衅。这些人是些亡命之徒,受到上级的指使,妄图以这种极端的手段,同时利用国际舆论,胁迫英国政府就范。这种行为的目的绝不只限于这件事本身,而是要通过这件事,鼓舞所有反对英国的北爱尔兰人的斗志,并打击英国政府的威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北爱尔兰共和军开始对此事大肆宣传和渲染,煽动反政府的情绪。

因此,这是个原则性的问题,是政府是否向反对势力的无理挑衅屈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撒切尔夫人认为是决不能让步的。否则,英国政府还有何面目领导英国人民,有何面目立于国际舞台之上?而且,反政府分子从此将会得寸进尺。因此,撒切尔夫人下定决心:决不妥协。

5月5日,北爱尔兰共和军领导人博比·桑兹在绝食66天后死去。这件事成了轰动国际社会的重大新闻。撒切尔夫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人指责她铁石心肠,丧失了人性,冷酷无情。但撒切尔夫人仍不为之所动。这年夏天,又有9个人断断续续地因绝食而死。

这些绝食者的死把北爱尔兰的动乱局势推向了一个高潮。桑兹死亡当天,当地发生了暴力事件;5月7日,数万支持共和军的群众冒雨为桑兹送葬。这件事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国家发生了抗议英国政府的游行示威,有人喊:“撒切尔夫人是杀人犯!”各国舆论的批评虽出发点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英国政府不人道。

撒切尔夫人面对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她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坚决,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当桑兹等人绝食50多天,生命垂危的时候,有人问她该怎么办?她冷冷地回答说:“他们既然自愿求死,就让他们死吧。当局尊重其个人意愿,但所提要求一概不能接受。”她还说,如果要在北爱尔兰实现和平与和解,就必须对恐怖主义的挑战进行抵制和给予回击。她宣称:“不管有多少人绝食,政府永远不会给他们以政治犯待遇。”因为,如果给恐怖分子以政治犯待遇,将会鼓励人们参加非法组织。至于那些人的死亡,撒切尔夫人认为,应该归咎于“那些命令这些年轻人实行自杀的人们”。英国政界、舆论界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比较一致的,都支持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政策。

1981年10月3日,斗争以北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取消绝食而告终。在这场历时7个月的斗争中,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政府终于取得了胜利。撒切尔夫人以坚强的意志,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政府的威信。

但是,在这次事件之后,对政府充满仇恨的北爱尔兰共和军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他们制造了若干起爆炸事件,炸死炸伤了一些政府的高级官员,使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受到不小的震动。他们甚至把暗杀目标指向首相本人。

1984年10月,为期一周的保守党年会在英国南部布莱顿市举行。11日晚上,撒切尔夫人在准备演讲稿和批阅文件。在12日凌晨50分,正在伏案工作的撒切尔夫人忽然听到一种巨大而沉闷的响声,震撼了整个房间。紧接着,又是相同的一声,撒切尔夫人立刻意识到发生了爆炸,但她没有想到离她这么近。玻璃碎片从窗子倾泻到她的卧室的地板上,“隔壁的浴室已炸得面目全非。原来恐怖分子判断错误,以为她这时正在浴室里洗澡呢。撒切尔夫人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是她手下的几名官员却被炸死了。

爆炸发生后,撒切尔夫人被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点。但她一晚上都没有睡着觉。

有人建议取消原计划,以保证撒切尔夫人的安全,但被她拒绝了。

第2天上午9∶30,撒切尔夫人准时出现在会议大厅。此时的她,内心里震惊、恐惧和悲愤交织在一起,但她却表现了政治家所特有的沉着与镇定。她的头发纹丝不乱,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发表了演讲。她不仅谴责了恐怖血腥的暗杀行动,而且表达了政府战胜恐怖主义的坚强决心。

撒切尔夫人工作特别勤奋,她的工作时间几乎比政府中任何人都长。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觉,经常工作到下半夜,是一个地道的工作狂。她也要求周围的所有的人都能兢兢业业,胜任工作。而且,当这些人完成了她所要求的工作时,她也不会轻易赞扬他们。她从不说“谢谢你”之类的客套话,也不会对下属的成绩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因为在她看来,兢兢业业地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她对人对己要求都很高。

作为首相,撒切尔夫人每天需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但她对这些文件从不敷衍了事。有一次,有人向撒切尔夫人送去一份共4页的摘要,她把这份摘要退了回去,上面批道:“把提出这份摘要的原始研究报告送来一阅。”这是因为撒切尔夫人认为这份摘要写得不合格。她开始不相信这个人的能力,如果重写既浪费了时间又不一定合格,干脆让他把原始材料拿来亲自看一看才放心。这表现了撒切尔夫人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政府官员每个人都有一个红色公文包,号称“红匣子”,官员们都把必须处理的公文放在红匣子里面。处理满满一匣子文件,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绝大多数官员平均每晚有一匣子文件处理。但是,首相可能要有两到三匣子的文件,因此撒切尔夫人常常要工作到深夜。

撒切尔夫人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索取的回报却很少。

撒切尔夫人在任首相时比其他首相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她拿的工资却不比他们多。特别是在她初任首相时,拿的工资还要比前任少许多。当时由于她手下的官员们普遍要求增加工资,她只好少数服从多数,同意给官员们增加工资,但是她自己内心里是不赞成增加工资的。因为当时国家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她所推行的改革刚刚开始。她认为官员们一方面号召全国人民勒紧裤带,克服困难,同时却给自己大幅度提高工资,这是说不过去的。但无奈的是她无法反对多数人的意见,只好随大流,制定了这个政策。但是她自己却依然按自己的主张办事,拿的工资要比新制度规定的首相工资少很多。当时她手下的官员中只有一个人和她一样,自愿不领增加的工资。

撒切尔夫人虽然工作非常繁忙,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关心体贴。

1981年的一天,撒切尔夫人的司机乔治·纽厄尔在唐宁街10号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撒切尔夫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梅。当时梅没在场,撒切尔夫人知道梅自己没有汽车,也不会开车,膝下无儿无女,她该怎么办?今后谁来照顾她呢?想到这里,撒切尔夫人马上把她在唐宁街10号开车的乔治的好朋友叫来,给了他10天假,派给他一辆车,让他去看看梅是否一切都好,并帮助她安排葬礼。撒切尔夫人作为首相,虽然公务缠身,时间极其紧张,但还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乔治的葬礼,并亲切地安慰了他的妻子梅。令人吃惊的是,6个月后,她仍把这事挂在心上,突然吩咐办公室的人打电话给梅,了解一下她的情况怎样。到圣诞节的时候,她又与梅联系,详细地了解了梅的情况。她的关心和挂念令梅很感动。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作为首相,具有女性所特有的细腻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

123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