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文学常识」什么是八股文?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八股文范文?

什么是八股文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什么是八股文?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第二,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第三,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格式: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而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明清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均对八股文深恶痛绝。它最后终于被废弃,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八股文范文?

「少儿国学文学常识」什么是八股文?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八股文范文?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宋 王安石

为善必慎其习,故所居必择其地。善在我耳,人何损焉,而君子必择所居之地者,盖慎其习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意以此与。一薰一莸,十年有臭,非以其化之之故耶?一日暴十日寒,无复能生之物。傅者寡,而咻者众,虽日挞不可为齐,语非以其害之之故耶?善不胜恶旧矣。为善而不求善之资,在我未保其全,而恶习固已乱之矣;此择不处仁,所以谓之不知,而里仁所以为美也。夫苟处仁,则朝夕之所亲,无非仁也;议论之所契,无非仁也。耳之所闻,皆仁人之言;目之所睹,皆仁人之事,相与磨砻,与渐渍日加,益而不知矣,不亦美乎?夷之里,贪夫可以廉;惠之里,鄙夫可以宽,既居仁者之里矣,虽欲不仁,得乎?以墨氏而已,有所不及;以孟氏之家,为之数迁,可以余人而不择其地乎?然至贤者,不能逾;至洁者,不能污。彼诚仁者,性之而非假也,安之而弗强也。动与仁俱行,静与仁俱至,盖无往而不存,尚何以择为哉!

〔说明〕

这是王安石的一篇经义文,本不应放在八股文示例这个标题下,但由于王安石经义文在八股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所以还是选一篇,以期读者对八股的来龙去脉能够多一些了解。这篇经义虽不是正儿八经的八股,却是十足的代言体,“味道”也与后来的八股无异。从形式看,破题、承题已备,分股(对偶)也露出端倪,只是对仗不甚工整而已。如按后来的功令来衡量,这篇文字犯有“侵下”的毛病,字数也远远不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明 陈际泰

学外无说,得其致之之道而已。(以上破题)夫学为苦人之具,则人何事学也?自违其节候,而以咎学,可乎?(以上承题)且夫恃自然之说,世之自然而获者复几人也?学而可取,则学而取之已矣,然人从事于学之途,卒未得乎学之效,则学之节候未详也。(以上起讲)善学者若不知有学焉,善取学之说者,若无冀于说焉,则惟时习矣乎!(以上入题)时之为言久也,恒久而不之易,则学深;(以上起比上)时之为言渐也,渐进而得所安,则学妙于自然。(以上起比下)天下行能伎业,有神妙焉。自不习者观之,亦复何味?然要终身为之而不厌者,彼各有其趣,深之而知,不深而不知也。学而一曙为之,则宜其中情之不嗜矣。夫历乎其苦者,乃获其甘也。盖自得意忘言之后,其说不能以自已,此诚不在一曙间尔。(以上中比上)天下旁见侧出,有天则焉。自不习者观之,若两不相涉,然要一以贯之而不二者,彼自有其本,积之而窥,不积而不窥也。学而一蹴期之,则宜其深悟之不生矣。夫知其不足者,乃终至有余也。盖至资深逢原之会,其说不能以告人,此固非可指为一蹴事尔。(以上中比下)故自其久者言之,而知学之可以致说也,夫中情不嗜与深悟不生,此有故,间与止也。止而辍图,及止而徙业,不必言也,即间而复为,几几乎及于熟之候,及他物见夺而又生之,将终自行乎生之途矣。间而复思,思自少易耳,然奈何多此一间乎?(以上后比上)自其渐者言之,而知学之不可致说也,夫中情不嗜与深悟不生,又自有其故,躁与迫也。夫躁而不恬,将造而不入,故无论也,即迫而过苦,沾沾焉自以为得乎安之数,及精神向间而乃危之,危事固不可以数尝矣。勤而无所直,可厉此心耳,然亦何事强以相迫乎?(以上后比下)学者以是必时习之为贵也,不时习者不说也。(以上收结)

〔说明〕

陈际泰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八股文大家。与艾南英、章世纯、罗万藻共称时文四家。本篇文题是《论语》开篇一节。朱熹《集注》:“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期善而复其初也。”文章于入题后,从久、渐两个方面,分作六股论述,阐明了时习与说(悦)的关系,论证逐层深入。昔人对本文的评点是:“久渐两义,正圣贤勿忘勿助实地工夫,即吾十有五章注中所谓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论语·子罕》)清 许耀

计其来而生畏者,其来亦渐矣。(以上破题)夫来者难知,畏之所由起也。至于四十,其犹后生时乎?(以上承题)尝思时不再来,其四十曰强者,即此二十曰弱者也。盖髫龄之后日方长,孰料未然之世;而壮岁之光阴多故,难留渐逝之年。方未敢量其所以,乃转瞬而易一境矣。我畏后生,亦畏其来耳。(以上起讲)念我俎豆少陈,境犹如昨,乃历四十不惑,而荏苒以至于今,自顾生平,何敢与后生较也?后生乎,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以上领题)来者而绩著旂常,立德立功,原难稍定矣。由乡闾而廊庙,焉知非同功四友,焉知非比烈十人,畏知者敢云彼不如我乎!(以上起比上)来者而心存作述,希贤希圣,大有可为矣。由一日而千秋,焉知不品冠四民,焉知不论超十等,畏之者即此后之视今也。(以上起比下)虽然,时之未来也,我所不敢知者也;时之渐来者,后生之所宜自知者也。(以上出题)人当少壮,未识天时人事之艰,来者每虚掷而不甚惜。乃成童而难久恃,亦尚有不可量之期也,而何敢知也。(以上中比上)人至中年,恒多妻子室家之累,来者若一去而不可留。纵目未至耄期,何以臻不动心之境也,奈何不自知也。(以上中比下)噫,四十矣!(以上过接)日月不淹,至叹美人之迟暮。至于四十,尤其乍来之时也,回忆舞勺舞象,光景已非。圣之者谓四十将以明道,何忽忽者若斯也,而犹幸仅为四十。(以上后比上)流光如驶,宜师古圣之惜阴。至于四十,正其已来之时也,追思授室成人,年华难再。虑之者谓四十防其见恶,何悠悠如故也,而安得越此四十。(以上后比下)嗟嗟!青年已迈,白发将催;当其始群推有造之才,益其半已是杖期之候。况五十又相逼而来也,焉知者竟可知矣,畏乎云哉!(以上收结)

〔说明〕

这篇八股的文题属于截搭题,出自《论语·子罕》篇,原文是:“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原是孔子勉励年轻人一段话,出题者把上下两句拦腰截断,凑成一题。作者从这个意义出发,展开联想,把题意论述得非常充分,同时也不乏真情的流露。写作不侵上,不犯下,确实有游刃于骨隙的功夫。

子见南子(《论语·雍也》)清 来鸿瑨

记圣人之见小君,重礼也。(以上破题)夫古有见小君之礼,南子之见,子亦行其礼而已,岂以其人而斥之哉!(以上承题)且古者大飨之礼,夫人与焉。春秋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子为四方之人,则凡小君如南子,相见亦其常也。后人疑南子非当见之人,因谓子所见南子为南蒯,而岂知当日修贽见之仪,达变通之节,固已昭然可供证者。(以上起讲)今夫吾夫子至卫之日,正南子承宠之年。(以上领题)中冓召娄猪之丑,方将搴帷窥客,徒作宫女之招摇;而赏识及于贤豪,转乐睹上国衣冠之色;(以上起比上)征车兴衰凤之歌,不闻开阁招贤,重沐大君之恩宠;胡片席偶停沫土,反足动掖庭景仰之思。(以上起比下)乃观其使人致词曰:“远方君子,幸辱敝邑。欲以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揆其情非阳货下交之诈,聆其语犹封人请谒之心,拒之非宜,辞之太固。况乎千金入闼,成汤修贽于文华;九驷充庭,闳夭通诚于莘女。国后尊严,英豪豁达,则亦何不见者?遂以子见南子特传。(以上出题)夫娥眉亦识英豪,而当片语低徊,直欲环佩识东家之美;(以上中比上)而龙颡久昭风釆,际此重阶瞻拜,俨然帏修北面之仪。(以上中比下)考之仪礼,大夫聘于同姓,而夫人劳细簋,此固系小君而非相见礼也。今则龙光上觐,犹承恩眷于细君,好色方蒙过市之饥。而知贤俨识闻辚之响,则公山可往,佛肸可往,夫亦日月之何伤也。以见之者仰答光仪,则象服祎衣,早已委蛇表山河之度。(以上后比上)按之史编,鲁人娶姜氏,而宗妇觌用币,此又见小君而为本国大夫礼也。今则藋茀来朝,遍结知音于缝掖,殿廷方有鸿飞之仰。而宫禁偏慕麟绂之光,则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夫何衣冠之可浼也。以见之者谨修良觌,而龙蹲凤峙,还于堂阶聆剑履之声。(以上后比下)南子之见,子亦何所容心哉!(以上落下)然而当时有疑夫子因南子以求仕者,故媚奥之讽,贾盖指南子而言,谓借援于宫阃,不若求合于朝廷。夫子天厌之矢,其亦获罪于天之意与?然独不堪为恶言不入之子路闻也。(以上收结)

〔说明〕

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八股文。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长得漂亮但不规矩,名声不好,孔子去拜她,子路有微辞,急得孔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以此为题,颂圣,真有舁石扪天之难。可这位老兄却极有本事,东拉西扯,没话找话,而且说得既冠冕堂皇,又缥缥缈缈。粗看,没有一句不是颂圣的,细究,又都不落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八股。

痛夫逃儒归释(集“四书”文)清 尹氏

攻乎异端(《论语·为政》),我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上》)。(以上破题)夫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娄下》)今若此(同上),吾未如之何也已(《论语·子罕》)。(以上承题)。尹士语人曰(《孟子·公孙丑下》):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大学》),三子者出(《论语·先进》),非其道也(《孟子·万章下》)。素隐行怪(《中庸》),吾弗为之矣(同上),今女安则为之(《论语·阳货》) ?(以上起讲)父母俱存(《孟子·尽心上》),兄弟无故(同上),一乐也(同上),避兄离母(《孟子·滕文公下》),何为其然也(《礼记》)?(以上起比上)宜尔室家,乐尔妻孥(《中庸》),二乐也(《孟子·尽心上》),出妻屏子(《孟子·离娄下》),是诚何心哉(《孟子·梁惠王上》)?(以上起比下)为人子止于孝(《大学》),今之孝者(《论语·为政》),不顾父母之养(《孟子·离娄下》),是以为孝乎?(以上渡下)父母在,不远游(《礼记》),子好游乎(《孟子·尽心上》)?舍正路而弗由(《孟子·离娄上》),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滕文公下》)?(以上中比上)父作之,子述之(《中庸》),为可继也(《礼记》),望望然去之(《孟子·公孙丑上》),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论语·八佾》)?(以上中比下)父为大夫子为士(《中庸》),盖有之矣(《论语·里仁》)。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而谓贤者为之乎(《孟子·万章下》)?(以上挽上)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古之道也(《孟子·公孙丑下》),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尽心上》);(以上后比上)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孟子·滕文公下》),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吾何为独不然(《孟子·公孙丑下》)?(以上后比下)摄齐升堂(《论语·乡党》),恶衣服(《论语·泰伯》),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以上束比上)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拔一毛(同上),吾鲜能久矣。(以上束比下)呜呼,远送之门,哭泣之哀(《礼记》),而良人未之知也(《孟子·离娄下》)。交得见于邹君(《孟子·告子上》),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已而已而(同上),盍归乎来(《孟子·离娄上》)!(以上收结)

〔说明〕

这是一篇集“四书”文句而成的八股文,据说作者是乾隆年间一位女子。原文前有小序:

乾隆末,闽学使者邹念桥侍郎奕孝第三子弃儒就释,削发入山,其妻乃滇南尹楚珍先生壮图之女,敦诗说礼,因感痛之深,集“四书”语,成制义一篇。

又据说,本文曾传入宫中,连乾隆皇帝见了也大为叹赏。

马桶臭清 樊增祥

……且人情莫不喜净而恶脏,而人身不能有清而无浊,故其气常有下行之势,而其器遂为众秽之归。(以上起讲)盖彼方蹲踞自雄,而人皆掩鼻而过矣。(以上入题)便壶之臭甚矣哉,然罪止于咸骚而已,若既泻于后,复泄于前,则二便齐归,而透脑之芬芳愈烈;(以上起比上)痰盒之臭甚矣哉,然罪止于腥腐而已,若不涌于上而注于下,则独门生意,而描金之雅谥谁争?(以上起比下)今而知天下之至臭者,莫马桶若矣。(以上出题)一日而一倒者,虽臭而非极臭也。惟今日坐之,明日复坐之,新压陈而陈又加新,则虽宰相薰天,无此猖狂之气。而积数日之蒸腾郁闷,其臭遂贻乎万年;(以上中比上)一人而一桶者,虽臭而非极臭也。惟此人坐之,彼人复坐之,甲让乙而乙又让丙,则虽杂流筮仕,无其合沓之形。而倾数人之心腹肾肠,其臭实兼乎众妙。(以上中比下)大抵男子之桶,其臭常不敌妇人。男子得气较清,二便外无余事矣。妇人则黄白之余,而又益以红经绿带、败精恶露之属,则气以杂而不纯,故不洁之西施,每为众恶;(以上后比上)抑病夫之桶,其臭更甚于好人。好人蓄泄以时,一日中有常度矣。病夫则起居无节,尝备历于伤寒夹食、痔漏肠痈诸症,则气以邪而不正,故尝粪之勾践,势处万难。(以上后比下)毛坑臭矣,然皆翕受乎马桶之余,其质不无淆杂,而桶中则皆元汁也。譬如酿酒,以不掺水者为佳;(以上束比上)粪担臭矣,然又转贩于毛坑之内,其汁愈觉浇漓,而马桶则其初祖也。譬如制器,以能创始者为贵。(以上束比下)呜呼,明知其臭而不可一日离,倘所谓道在矢溺者非耶?(以上收结)

〔说明〕

这是一篇近乎恶作剧的游戏八股。游戏八股,或雅或俗,前者代表为尤侗的《西厢记》曲词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启功先生《说八股》已引),此则属于后者。内容东拉西扯,无聊之至,用以形容八股之烂且臭,真是再恰当不过。但如此内容,却写得体式工整,音调铿锵,让人不能不叹为观止。(注:此文引自雷瑨编《古今滑稽文选》,疑文前脱破承部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