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奠基人王希季的故事

中国运载火箭奠基人王希季的故事

中国运载火箭奠基人王希季的故事

​​

王希季生平简介:

王希季 (1921~ )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共党员。1942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费吉尼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总工程帅,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技术顾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云南工学院名誉教授等职。1982年当选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后,连选连任至今。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希季 - 基本资料

姓名:王希季

民族:白族

职业:人造卫星技术专家

籍贯:云南大理人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学院研究院动力及燃料系,获理学硕士学科。1950年回国。历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五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空间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探空火箭及卫星的研究设计工作。回收型卫星的研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王希季的故事

中国运载火箭奠基人王希季的故事

1999年9月18日,北京,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我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王希季院士的胸前。

1921年,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白族家庭。1938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同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结果他榜上有名——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抱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并获得学位。1949年10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毅然放弃了美国政府为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予的优厚待遇,几经辗转,于1950年初回到祖国的怀抱。

王希季本打算投身能源工业,为国家建设大电站,但经不住大连工学院的劝导,便答应先到这里当一名教书先生。后来王希季所在的系被调整到上海交通大学,他又任上海交大的教授。1958年,他突然接到了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那年只有37岁的他,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1959年,国家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拨给火箭研制的费用很少,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举步维艰。王希季他们暂时抑制住向太空腾飞的渴望,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无控制的气象模型火箭开始,因陋就简,用最原始的手段进行着进入太空的科学探索。他们用辘轳绞车代替吊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用自行车的打气筒给燃料加压;用电动和手摇计算器4小时不间歇地进行计算,每计算一条弹道,计算用纸就要摞半人高。就这样,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已经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它的飞行高度预计为8—10公里。发射场上没有电,隔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在用芦席围起来的“发电站”里,一台借来的50千瓦的发电机已经开始工作。由于没有任何通信设备,王希季站在用麻袋堆积起来的半人高的“指挥所”里,用挥舞的手势和大声的喊叫,指挥着T–7M的发射。火箭点火后,直冲云霄。王希季冲出“指挥所”,扯开已经嘶哑的嗓子和大家一起忘情地欢呼。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5月28日,毛主席亲临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兴致勃勃地参观这枚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的探空火箭模型。他鼓励大家说:“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此后的十年里,上海机电设计院先后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18个型号的探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

1965年,历史再次将一个充满挑战而又令人羡慕的机遇赋予了王希季——主持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王希季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基础,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把液体与固体推进剂火箭组合起来,提出了以中程液体火箭为第一级与第二级,加上一枚固体火箭作为第三级的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中国航天器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声中腾空而起,带着中国人的壮志与豪情飞上了太空。

时隔不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型号设计工作也落在了王希季的肩上。高度的信任化作巨大的动力,他带领着已经积累了一定设计和研制经验的队伍,开始了更为深入也更为艰苦的探索。从茫茫太空中将卫星召回地面,再令其准确地降落在预定地点,谈何容易!美国曾经一连发射了12颗返回式卫星,但它们都不听使唤地“叛逃”了。第十三颗虽然从天外摇摇晃晃地跑了回来,却无视主人给它划定的范围,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当人们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赶往卫星测控中心。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要等待着送走的那颗卫星再听话地返回地面。3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王希季看来,那是盛开在天空中的一朵最美的奇葩。伞下拽着的,就是那个让他望眼欲穿、被大气层烧得黑乎乎的回收舱。它飘过崇山峻岭,准确地落到了预定的回收地点。这颗卫星的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从那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发射了20多颗返回式卫星,王希季负责提出的这个卫星方案,一直是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基本方案。而且,以此为基本型逐步形成的返回式卫星系列,也是我国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

王希季是我国最早研究载人航天技术的专家。研制宇宙飞船的工作重新启动之后,王希季是“神舟”总体论证的高层负责人。按照常规,高层负责人是不必负具体责任的,可他却“不顾身份”地参与进来,为解决穿舱等技术难题做了不少具体的工作。“神舟”号飞船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飞行试验后,王希季又根据国际载人航天活动的最新动态,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知识链接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他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卫星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王希季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