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迄今唯一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谈中国诗」迄今唯一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迄今唯一的苗族英雄史诗

中国迄今唯一的苗族英雄史诗是《亚鲁王》。2011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继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维吾尔族《乌古斯》和汉族《华抱山全集》等英雄史诗之后,我国又一部民族英雄史诗。

该书仅是《亚鲁王》的第一部,有约一万二千行。全书分为汉苗对照史诗和图版两册,装帧厚重古朴。由冯骥才总策划,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余未人任执行主编。搜集整理翻译工作主要由有关专家配合杨正江完成(杨为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文体广播电视局《亚鲁王》工作室负责人,仅他一人通晓当地方言)。全书为三至四部,预计诗行总数在六万二千以上。它的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冯骥才认为,《亚鲁王》无论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还是文学方面的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它的出版,标志着《亚鲁王》的一只脚已迈进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因此增添了分量。

《亚鲁王》至今活态地保存在黔中地区相对封闭的紫云等六县交界的麻山腹地,迄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历史。无文字,从无抄本,由当地被称为“东郎”的歌师代代相传,用的是极其难懂的西部方言麻山次方言。其所传唱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所颂扬的首领亚鲁王是苗族民族英雄。长诗以铿锵有力的诗律和舒缓凝重的叙事风格,生动讲述了西部苗人的由来和迁徙过程,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曲折融合的历史见证。和其他几部少数民族史诗不同的是,《亚鲁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丧葬仪式上唱诵,并与仪式的步骤紧密结合。受仪式制约,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娱乐。在传习过程中,显示出诸多特有的规则和禁忌。这些特色为已发现的人类史诗谱系增添了异彩。

2009年初,紫云自治县在贵州麻山地区的这一重大发现,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文化发现”之一,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受到该会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资助,并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无形的、动态的、只靠口头流传的文化遗产更加脆弱。为此,对《亚鲁王》的抢救和存录便成为当务之急,将它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以文本的方式传承下去,是民间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是《亚鲁王》出版的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古诗词

「谈中国诗」最长的诗《格萨尔王传》

2024-11-20 9:18:48

古诗词

「谈中国诗」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每一首都值得背诵)

2024-11-26 20:16: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