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乐府诗集

「谈中国诗」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乐府诗集

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中国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是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也是今所见最早的乐府诗总集。

郭茂倩,生平难以确考,字德粲,祖籍太原,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为古代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至西汉武帝时,乐府规模较大,负责掌管朝会宴飨、道路巡游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诗”本指此机构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有时也将合乐的词、散曲和剧曲称为乐府。乐府诗在汉代是合乐可歌的歌辞,汉人称之“歌诗”。大约从魏晋起,开始名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古代的乐府诗,既有合乐的歌辞,又有不合乐的徒诗。由于其声谱早已亡佚,故后人所见皆为书面文学形式的诗歌。

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共百卷,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十二类,历来被公认分类允当。辑录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共五千余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包括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其中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作品。十二类中郊庙、燕射、鼓吹三类,为祭祀、廷宴和军乐所用,仅少数汉代歌辞较有新意。舞曲歌辞为郊庙朝飨和宫廷宴会所用,可取者也少。琴曲中所收上古琴歌,实为后世之赝作。汉魏六朝乐府诗最有价值的部分,几乎荟聚于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及横吹曲辞四类之中。通常所说的乐府民歌,绝大部分就在这四类之中。

这些诗作,特别是两汉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们最大的艺术特色,一是形式创新,有三、四、五、六言及杂言,而常用杂言和五言,特别是其开创的五言体,对古代诗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叙事手法精彩,诗中出现比较完整的情节和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剪裁精当,叙述生动,对话传神;三是风格质朴自然。汉乐府民歌可谓代表了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书在编纂上征引浩博,论断精审。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和歌辞的缘起及流变,均有所考订;在编次上,资料丰富,源流分明。每题以古辞居前,后世仿作依次列后,从中可知它们的传承关系。当然,该书也有不足之处,如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就不恰当;又如其虽重在曲调,但所录歌辞却往往与关于曲调的叙述并不一致。

《乐府诗集》的贡献,在于它把历代歌曲按曲调和用途收集分类汇编成书,征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编次方法阐述了古辞与仿作的关系。这便对乐府诗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书通行的有影印汲古阁本及影宋本。1958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周绍良据宋本点校的排印本,书后附有作者索引和篇名索引。2009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有王远熙、王国安著《乐府诗集导读——国学大讲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