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故事」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中国俗语故事」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晋国四大家族内乱,执掌国政的智氏家族被韩、赵、魏三族所灭,史称“三家分晋”。智氏家族有一个家臣名叫豫让,决心为智家报仇,立下誓言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智)氏之仇矣。”(《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即典出于此意思是说,对于赏识、重用自己的人,要知恩图报,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魏国宰相公叔痤(《史记》作“公叔座”)卧床不起,魏惠王前去探望病情,咨询国事:“万一您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国有疑难可问谁啊?”公叔痤说:“我有个家臣叫公孙鞅(即商鞅),人虽年轻,却很有本领,希望你把国家大事交给他处理。”看见魏惠王不吭声,公叔痤又说:“如果大王不想重用公孙鞅,那就把他杀了,千万不能让他跑到国外去。”一会儿说要重用商鞅,一会儿又说要杀死商鞅,魏惠王以为公叔痤发高烧,脑袋烧坏了,所以没把商鞅放在眼里。结果,商鞅来到秦国,很快便成为秦国政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反过来率领大军攻打魏国,迫使魏国割地求和,魏惠王这才后悔没有听从公叔痤的意见。

清朝文学家计东曾经给朋友周鹿峰写过一封信,谈论对“知己”的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公叔痤推荐商鞅的故事。计东说:“世之称知己者,其最,则怜其才,称誉之,援引之;其次,则深忌其才,而必欲杀之;其最不能堪者,视其人无足轻重,其人自生、自死、自贫贱,且老于天地之间,一不介于胸中也。夫天下能杀才士之人,即能怜才士之人也;故凡欲杀我者,皆我知己也,可感也。”在计东看来,像公叔痤这样的人,真是商鞅的宇宙超级无敌知己,因为他十分清楚商鞅的才干与价值:魏国要么重用商鞅,让商鞅死心塌地为魏国效命;要么把商鞅杀了,不能因为商鞅的存在而威胁到魏国的安全。最没有眼光的就是像魏惠王这样的领导,谁是人才,谁是废柴,完全没有感觉,连商鞅这种旷世奇才,都可以任由他自生自灭,魏国到底埋没了多少人才,还真不好说。

根据计东的观点,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还包含这么一层意思:那些妒忌你的才华、恨你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想一刀把你砍死的人,都是你的知己,因为他们知道你的价值,无法漠视你的存在,你应该由此感到自豪与欣喜,而不是钻进被窝里生闷气。

「中国俗语故事」士为知己者死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士为知己者死造句

1.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所谓莫逆于心,遂相与友。

2.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3.,老怪听见请太医来治不禁喜形于色,对汪节更加的感激,更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4.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5.士为知己者死,有时候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6.公公,士为知己者死,信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死报之,我决定出银两百万两以兹信王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