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和璧隋珠

和璧隋珠,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bì suí zhū,意思是比喻极珍贵的东西。出自《韩非子·解老》。

「成语故事」和璧隋珠

1、和璧隋珠的意思

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近义词:奇珍异宝

反义词:虫臂鼠肝、牛溲马勃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译文: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和氏璧,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

2、和璧隋珠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山里偶然发现一块璞玉,心中十分欢喜,马上去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见到送来的璞玉很高兴,便找来玉匠,让他们辨认一下是什么样的玉。

玉匠看过了,摇摇头说:“大王,这不是什么玉,而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楚厉王听后十分恼火。于是他命令将卞和的左脚用刀砍去。而后不久,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带着那块璞玉进献武王。楚武王又请玉匠来看,玉匠还说是石头。于是楚武王命令将卞和的右脚砍下。

后来,楚武王又死了,楚文王即了位。卞和听到这个消息,就抱着那块璞玉在荆山脚下号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这件事很快便传到楚文王的耳朵里,文王很奇怪,就派人去问个究竟。派去的官员找到了卞和,问他:“你为啥哭呀?天底下像你这样被砍去双脚的人不是很多吗,为什么偏偏你这样悲痛呢?”

卞和止住哭声,悲伤地说:“我并不是因为失去了双脚而悲痛,我悲痛的是奉献给大王的璞玉,明明是一块宝玉,却被人当成石头;我对大王是一片真心实意,却被人家说成是骗子。这是让我悲痛的事啊!”

官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楚文王,文王就将卞和请进宫中,又找来玉匠把那块璞玉进行加工,果然得到了世间罕见的美玉,就给它起了个名字,称作“和氏璧”。从此以后,和氏璧便成了极其名贵的珍宝。

“隋珠”也是一件宝物。传说古时候有个“汉东之国”,国内有个姓姬的诸侯,叫“隋侯”。有一天,隋侯在路上遇见一条大蛇,这条大蛇受了重伤,半截身子都快要折断了。隋侯很同情它,就回家取来药,给蛇敷在伤处,又用布带为它包扎好,蛇便钻进树丛离去了。过了好些天以后,有一次隋侯在江边搭船,忽然一条大蛇从江中浮起,昂着头向他游过来。隋侯吓得惊慌失措,魂不附体。可是那条蛇却没有伤害他,反倒从嘴里吐出一颗硕大的珍珠。这时隋侯定神一看,才看清楚这条蛇正是从前他救过的那条受伤的大蛇。他心里顿时明白了:“啊,原来这是蛇从江中衔了一颗珍珠送给我,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呀!”于是他高兴地接过那颗珍珠。后来,人们便把这颗神奇的珍珠,称作“隋珠”。

由于“和氏璧”与“隋珠”都是世上稀有的宝贝,所以后来人们便用成语“和璧隋珠”比喻那些极其贵重的珍宝。

3、和璧隋珠造句

1.恩师送的那件极其普通的生日礼物,他视为和璧隋珠一样。

2.这支笔是父亲的遗物,在她看来比和璧隋珠还要珍贵。

3.楼阁中有珍玩,珍玩则商彝夏鼎,和璧隋珠。

4.这荒古大地,无数珍奇异宝、和璧隋珠,数不胜数,可是好多人入宝山而空手归,为何?乃是所知所识甚少。

5.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

6.一枚石质钱币,使刘天明意外获得了鉴宝异能,各种奇珍异宝,失传古物不断接踵而来,和璧隋珠,唐彩宋瓷,名琴绿绮,洛神赋图,元青花瓷,明宣德炉,尽在手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咊璧隋珠

【注音】:  ㄏㄜˊ ㄅ一ˋ ㄙㄨㄟˊ ㄓㄨ

【简拼】:  HBS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冒天下之大不韪

2024-10-30 17:33:00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师直为壮

2024-10-30 17:39: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