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南冠楚囚
南冠楚囚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指被俘虏的楚国囚犯,泛指战俘和囚犯。 近义词:枷脰(jiā dòu)械手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í)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qǐ)首。” 译文: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视察军用仓库,见到钟仪,问人说:‘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 222
- 0
-
「成语故事」泥牛入海
泥牛入海的意思:泥牛掉入海里去就不见了,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迅。 近义词:杳如黄鹤、杳无音信、石沉大海、一去不返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译文: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大师说道:‘我有一次看到两个泥牛打架,最后它们都掉进了海里,直到现在也没有一点儿消息。’” 泥牛入海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有个和尚经常云游四…- 228
- 0
-
「成语故事」髀肉复生
髀肉复生 髀(bì):大腿。原义是刘备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比喻因生活安逸而无所作为,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形容虚度光阴。 近义词:光阴虚度、无所事事、髀肉复生 反义词:马不停蹄、疲于奔命 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bì)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译文: 《三国志·蜀书·先…- 225
- 0
-
「成语故事」秦琼卖马
秦琼卖马 秦琼:人名。秦琼卖掉自己的坐骑。指英雄到了困境。 近义词:虎落平阳、蛟龙失水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6回:“秦琼卖马,子胥吹箫,自古英雄,也曾困乏。” 秦琼卖马的故事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有一个当差的山东豪杰叫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因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而所带的盘缠都已用尽。无奈之举,他把心爱的坐骑黄骠马牵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当时,秦琼…- 232
- 0
-
「成语故事」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德:操守,心志。形容三心二意而没有操守。 近义词:二三其节、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见异思迁 反义词: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忠贞不二 出处 《诗经·卫风·氓(méng)》:“桑之落矣,其黄而陨(yǔn)。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淇(qí)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èr)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 《诗经·卫风·氓》:“桑树叶子落下了,枯…- 225
- 0
-
「成语故事」高材疾足
高材疾足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反应快,行事敏捷。 近义词:高才疾足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译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 高材疾足的故事 在汉代,大将军韩信用兵如神。他帮助汉王刘邦,攻克当时的齐国,名声大震。刘邦担心韩信反叛,为了笼络人心…- 236
- 0
-
「成语故事」唐突西施
唐突西施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意思是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dǐ)》:“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译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怎能刻画无盐女,来唐突西施呢。” 唐突西施的故事 在东晋初期,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名叫周顗(yǐ)。周顗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 232
- 0
-
「成语故事」梅开二度
梅开二度的意思是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通常指接连两次喜事。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上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 近义词:双管齐下、锦上添花、左右开弓 梅开二度的故事 唐朝肃宗年间,忠臣梅魁不畏权贵,秉公直言,因此得罪了奸相芦杞。芦杞诬告梅魁勾结北国谋反,皇上盛怒,传旨将梅魁全家诛杀。 梅魁之子梅良玉,因外出游学,侥幸免遭杀害,后因芦杞追捕甚急,便更名王喜童,逃难在外。 后来,梅良…- 239
- 0
-
「成语故事」马首是瞻
马首是瞻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近义词:亦步亦趋、唯命是从、如影随形 反义词:众叛亲离、分崩离析、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译文: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 马首是瞻的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 231
- 0
-
「成语故事」排山压卵
排山压卵 排:推。卵:鸡蛋。排山石以压鸡蛋。意思是比喻事情极容易成功,毫不费力。 近义词:排山倒海 出处 《晋书·列女传·杜有道妻严氏传》:“何、邓执权,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 译文: 《晋书·列女传·杜有道妻严氏传》:“何、邓掌权,一定成为傅玄的祸患,就好比推倒山压碎鸟蛋,用热水浇灌到雪地上一样,为什么要和他做亲戚?” 排山压卵的故事 西晋时期,有个才气无双女子名叫…- 218
- 0
-
「成语故事」沈腰潘鬓
沈腰潘鬓 沈腰: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潘鬓:潘岳的鬓发中年已斑白。沈腰潘鬓比喻男子的身体瘦弱,早生白发。亦作“潘鬓沈腰”。 出处 南唐·李煜(yù)《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文: 南唐·李煜《破阵子》词:“自从做了俘虏,心中忧思难解,已是憔悴消瘦,两鬓斑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悲歌,这种生离…- 240
- 0
-
「成语故事」为山九仞
为山九仞 与“功亏一篑”连用。九仞(rèn):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指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用于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可简称“九仞一篑”。 近义词: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反义词:行满功圆、善始善终 出处 《尚书·旅獒(áo)》:“呜呼!夙(sù)夜罔(wǎng)或不勤,不矜细行,…- 222
- 0
-
「成语故事」南风不竞
南风不竞 南风:指南方的音乐。不竞:乐音微弱。意思是南方音乐乐音柔弱。意思是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译文: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八年》:“没有妨害。我屡次歌唱北方的曲调,又歌唱南方的曲调。南方的曲调不强,象征死亡的声音很多。楚国一定不能建功。” 南风不竞的故事 春秋时期…- 222
- 0
-
「成语故事」切肤之痛
切肤之痛 切肤:切身,亲身。指与自身关系极密切,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极为深切的痛苦。 近义词:痛定思痛、剥肤之痛、不堪回首 反义词:不关痛痒、无关痛痒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jū);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 译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谓状词上妄加一人,便使其如骨生恶疮难以摆脱;使其在官府遭受种种苦难,竟是因为谗害所致。” 切肤之痛…- 229
- 0
-
「成语故事」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的意思是:曲:弯曲。径:小路。幽:幽雅的地方,指深远僻静之处。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后比喻做事情经过一番曲折艰难获得成功。 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译文: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大清早,当我走进这座古老的寺院,初…- 232
- 0
-
「成语故事」下车作威
下车作威 意思是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亦作“下马威”、“下马作威”。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悚(sǒng)息。” 译文: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的人听说班伯向来地位显贵,又年纪轻轻,而且是自己请求来治理这一难以管辖的地方,担心他初来便会对下属显示威风,官吏和百姓都很畏惧。…- 233
- 0
-
「成语故事」藏污纳垢
藏污纳垢 藏(cáng):包藏。垢:脏东西。纳:容纳。污:肮脏。包容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近义词:含污纳垢 反义词:激浊扬清、涤瑕荡垢、藏龙卧虎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jǐn yú)匿瑕,国君含垢。” 译文: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河流承受污物,山湖隐藏害虫,美玉怀有瑕斑,国君蒙受耻辱。” 藏污纳垢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 225
- 0
-
「成语故事」飞熊入梦
飞熊入梦 梦见长着翅膀的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将得到贤臣辅佐的征兆。 近义词: 非熊非罴(pí)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chī),非虎非罴(pí);所获霸王之辅。’” 译文: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飞熊入梦的…- 224
- 0
-
「成语故事」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 一是龙,一是猪。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了一龙一猪的差别。现比喻相似的两个人,一个贤,一个不肖,高下判别极大。 近义词:天壤之别、天差万别、天悬地隔、天差地别、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云泥之别、天地之别、不啻(chì)天渊 反义词:并无二致、工力悉敌、大同小异、半斤八两、相差无几、势钧力敌、不相上下、伯仲之间、毫无二致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 235
- 0
-
「成语故事」青云直上
青云直上 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近义词:平步青云、 飞黄腾达、青霄直上、日转千阶、扶摇直上、步步登高、 直上青云、一步登天 反义词:流年不利、一落千丈 出处 《史记·范雎(jū)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 译文: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我没想到您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这么高的尊位,我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也不敢再参与天…- 222
- 0
-
「成语故事」十羊九牧
十羊九牧 意思是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近义词:人浮于事、僧多粥少、杯水车薪 反义词:集腋成裘 出处 《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译文: 《隋书·杨尚希传》:“正是所说的民众少官员多,十只羊九个人放牧。” 十羊九牧的故事 南北朝时北周的杨尚希,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为官,长期担任要职。 隋文帝灭掉北周取代政权后,杨尚希对…- 235
- 0
-
「成语故事」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反义词:年轻有为、年少有为 出处 《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老子》四十二章:“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大器晚成的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崔琰(yǎn)的人,字季珪(…- 223
- 0
-
「成语故事」如芒在背
如芒在背 指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近义词:如坐针毡、六神无主、坐立不安、如芒刺背、忐忑不安 反义词:悠然自得、若无其事、悠悠自得、泰然自若 出处 《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yè)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译文: 《汉书·霍光传》:“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 如芒在背的故事…- 215
- 0
-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 骊( lí):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反义词:探骊获珠 反义词:离题万里、文不对题 出处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wù),子尚奚微之有哉!” 译文: 《庄子·列御寇》:“拿过石块来锤坏这颗宝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 228
- 0
❯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