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原意指止息兵戈才是武功,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人用它表示通过正义的战争平息战祸,求得和平;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其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定语,含褒义。止戈为武,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成语故事」止戈为武

1、止戈为武的意思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近义词:止戈散马、止戈兴仁、止戈之武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译文:

《左传·宣公十二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说到文字,‘止’和‘戈’两字合起来就是‘武’字。”

2、止戈为武的故事

公元前597年,晋国为了救援被楚国围困的郑国,派出以荀林父为首的军队前去与楚国作战。

晋国大军刚刚到达黄河边,郑军因抵挡不住楚军的围攻而投降了。此时,晋国内部出现了分歧。以中军主帅荀林父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撤军回国,避开楚军锋芒,以中军副帅先毅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维护晋国霸主地位,与楚军交战。荀林父约束不住先毅,他单独率领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准备与楚军决战。

荀林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恐怕要吃败仗;退,就等于把先彀送进虎口,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司马韩厥说:“先毅如果失败,主帅您的过失就大了。既损失了军队,又丢掉了郑国,那太严重了。我看不如干脆进军,如不能胜利,失败的责任,众将也可分担一些,总比您一个人承担好些。”

荀林父无奈只得率军渡河。楚军此时正在黄河边上休整,准备回国。听说晋国大军已渡黄河,楚庄王就想早点撤离,避免同晋国交战。可是他的大臣伍参认为:“与晋军交战,一定会取胜。晋军的将领都是新换的,不能行使命令,尤其是荀林父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所以晋军有令不行,一定会失败的。再说您是君王,同对方的大将作战而逃却,也是一种耻辱。”

楚庄王听从了伍参的意见,下令军队做好一切迎战晋军的准备。楚军利用谣言诱使先彀出击,然后又袭击了晋军的中军,荀林父事先防御不充分,又见楚军来势凶猛,不可抵抗,励志签名,就下令赶紧渡过黄河,企图以天险来摆脱困境。可是由于时间仓促,为了抢船渡河,晋军内部自相残杀。楚军趁机掩杀而至,晋军大败,损失惨重。

楚军大获全胜,将士们欢欣鼓舞。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说:“大王,我们获得这次胜利,意义非常重大。我听说战胜了敌人要建一个纪念物,将来给子孙看,以使他们不忘先人的武功。我看您也该这样做,将晋军尸首堆积起来,封土为丘,以示纪念。”

“不,不能这样做。”楚庄王反对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你认识这个‘武’字吗?在甲骨文里‘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现在晋、楚两国交兵,士卒皆有死伤,百姓生活不能安宁,这7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用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命令而战死,他们也没有错。我们还是先在黄河边上祭拜河神,然后回国。”

楚庄王没有修筑纪念碑以表彰这次战功,很快班师回国。

3、止戈为武造句

1.止戈为武,大抵就是这样一种宽怀吧。

2.止戈为武,这么简单的问题连初入武道的小学生都知道,教官你还拿来问我们?

3.止戈为武,血刀灵塔终将谱写传奇!《救世传奇》——零钞著。

4.那是你们柳生派的奥义,中国武术的奥义是止戈为武,武术是仁义之道,修练身心之道,岂能以杀止戈?

5.止戈为武倒也算不上什么错处,只不过学生以为此话乃是‘以暴制暴’之意,而不是那帮腐儒所认为的‘休止兵戈’。

6.生逢其时,枉负堂堂七尺之躯苟且偷生,怎是男儿所为?乱世军人就该用自己的热血和英勇从而止戈为武,争来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宁。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止戈為武

【注音】:  ㄓˇ ㄍㄜ ㄨㄟˊ ㄨˇ

【简拼】:  ZGWW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