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不修边幅

「成语故事」不修边幅

1、不修边幅的意思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近义词:吊儿郎当、不衫不履、衣衫褴褛、不事边幅、不拘小节

反义词:衣冠楚楚、衣冠齐楚、道貌岸然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译文:

《后汉书·马援传》:“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不殷勤礼让以迎国中有才能之士,以共商成败,反修饰边幅,像木偶一样,此子何足以久留天下的人才呢?”

2、不修边幅的故事

西汉末年,军阀势力割据。陇西军阀隗嚣(wěi áo)建立割据势力之后,列举王莽罪状,发布讨伐王莽檄文。隗嚣先后攻占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县。在起义军中拥有较强的实力。

同时期的汉光武帝刘秀,也起兵反抗王莽暴政。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属于远支旁庶一脉。刘秀于宛城起兵,并投靠在更始帝刘玄麾下。但是刘秀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嘉奖。

在西南川蜀地区有一个军阀叫公孙述,他也是一代豪杰。公孙述攻占蜀地后,于是自立为蜀王,定都在成都。

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更始帝刘玄投降赤眉军,更始政权结束。但是刘秀因是刘姓宗室,很快在起义军中获得威望,势力逐步发展壮大。

隗嚣看着刘秀一步步发展壮大,准备在刘秀还未称帝前消灭刘秀,于是隗嚣派手下大将马援去四川联合公孙述共同对付刘秀。

马援跟公孙述本是老乡,而且交情很好,马援本以为这次见面定会握手言欢,没想到公孙述却摆起皇帝的架子。公孙述先陈列卫士,然后才请马援进见,待刚见过礼,又马上让马援出宫,住进宾馆;接着命人给马援制作都布单衣、交让冠。然后才在宗庙中聚集百官,设宴招待他。

但是在席间,公孙述不修边幅,没有一点威严,也不注重形象。于是马援回头告诉隗嚣说:“公孙述只不过是个井底之蛙,而他却妄自尊大,您不如专意经营东方。”但是隗嚣为人目光短浅,也没有雄才大略,马援决定另投明主。

在机缘巧合之下,马援遇到刘秀,见刘秀有雄才大略,将来一定是有所作为,于是,马援就去洛阳投奔他,后来他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后来马援深受刘秀器重,为东汉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3、不修边幅造句

有的人不修边幅,却以风流名士自居。

这个艺术家是个不修边幅的人,所以人们难得看到见他剃次须,理次发。

他不修边幅,一头乱蓬蓬的黑头发又粗又硬,仿佛无法梳理的乱钢丝。

​画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有的人不修边幅,却以风流名士自居。

他经常不修边幅,蓬头垢面。

真正的对你好,也可以称之为把你看的很亲近,他会把他自己最真的一面呈现在你的眼前,包括骂你,不修边幅的说脏话,看见你遇到困难就不淡定了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修邊幅

【注音】:  ㄅㄨˋ ㄒ一ㄡ ㄅ一ㄢ ㄈㄨˊ

【简拼】:  BXBF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幅;不能读作“fǔ”。

【辩形】:  不修边幅和“蓬头垢面”;都可形容人不注意衣着、仪表的整洁。但不修边幅偏重于衣着;“蓬头垢面”偏重于容貌;并可形容面容憔悴、肮脏的样子。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翻译

英语: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日语:艖(み)なりや体裁(ていさい)に頓着(とんちゃく)しない

俄语:не следить за своéй внéшностью

其他:<法>avoir une tenue négligée <attacher peu d'importance>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箪食瓢饮

2024-10-29 9:14:20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生我劬劳

2024-10-29 10:29:2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