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断章取义

「成语故事」断章取义

1.断章取义的意思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与近义词“望文生义”的区别:“断章取义”是不顾整体,截取一点去理解。而“望文生义”是从字面上理解而产生的不确切的解释。

近义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以文害辞

反义词:实事求是、照本宣科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译文:《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比如赋诗时的断章取义,我取我所需要的就是了。”

2.断章取义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崔杼(zhù)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改立杵臼(chǔ jiù)为君,史称齐景公。齐景公封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

齐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一个叫卢蒲癸,一个叫王何,在齐庄公遇害后都逃往国外。卢蒲癸在出逃前嘱咐弟弟卢蒲嫳(piè)说:“我出逃后,你要设法取得崔杼和庆封的信任,在适当的时机叫我回国,到时为庄公报仇。”

卢蒲癸走后,卢蒲嫳不负所嘱,当上了庆封的家臣。他很快发现,庆封名为左相却毫无实权,便利用崔杼几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矛盾,杀了崔杼一家,崔杼也自缢身亡。从此,大权便全落到庆封手里。

庆封感激卢蒲嫳,对他十分宠信。不久,庆封迷恋上了一个女子,把国政全部交给儿子庆舍。卢蒲嫳极力劝说庆封,要他召回卢蒲癸,庆封答应了他。卢蒲癸终于回国,做了庆舍的侍卫。卢蒲癸勇猛过人,又故意奉承庆舍,很得庆舍的赏识,庆舍把自己的女儿庆姜嫁给了他。不久,卢蒲癸又说服庆舍召回王何,和他一起当侍卫。从此,卢蒲癸和王何加紧秘密活动,联络对庆氏不满的人,准备诛灭庆氏,为庄公报仇。

卢蒲癸的妻子庆姜见丈夫行动诡秘,问他在干些什么。卢蒲癸便把准备杀灭庆氏,为庄公报仇的事说了。庆姜很识大义,表示愿意帮助丈夫完成这一义举。

庆姜说到做到。卢蒲癸选在庆封出猎的那一天行动,庆姜说服父亲随同齐景公一起到太庙行祭礼,以便卢蒲癸等下手。举行祭礼时,卢蒲癸和王何突然执戈猛刺庆舍,庆舍垂死挣扎,用酒壶砸死了王何,卢蒲癸又领兵杀尽庆氏余党。庆封在出猎途中得到这个消息,带着出猎的士兵回来攻城,但城中防守严密,无法攻克,他只得逃到鲁国去了。

事后,有人问卢蒲癸说:“庆氏和卢氏都是姜氏的后裔,你怎么会娶同宗的庆姜为妻呢?”

卢蒲癸回答说:“庆舍不避同宗,要把女儿嫁给我,我为什么要避开呢?就像有人对《诗经》断章取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也只取我所想要的,管什么同宗不同宗呢?”

后来,卢蒲癸挑拨崔、庆两家的关系,崔家被庆家灭族。接下来,卢蒲癸杀死了庆舍,庆封逃到了鲁国。卢蒲癸总算为齐庄公报了仇。

“断章取义”就从这里产生,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3.断章取义造句

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你这样断章取义的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斷章取義

【注音】:  ㄉㄨㄢˋ ㄓㄤ ㄑㄨˇ 一ˋ

【简拼】:  DZQY

【结构】:  连动式成语

【辩形】:  义;不能写作“意”。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