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在一座街垒上面……》原文
在一座街垒上面,就在铺路石中间,
它被行凶的血弄脏,又被热血洗遍,
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和大人被俘。
“你是他们一伙的?”孩子说,“同一队伍。”
“那可好哇,”军官说,“我们要把你枪毙。
你就等着吧,”孩子望着高大的墙壁,
火光一闪又一闪,伙伴们纷纷倒下。
男孩子对军官说:“你能否让我回家?
我把这表送回去,要去交给我妈妈。”
“你想溜?”“我就回来。”这些流氓在害怕!
“你家住哪儿?”“就在前面,在水池旁边。
我马上回来,队长先生。”他许下诺言。
“滚,太可笑了!”孩子走了。“这也算花招!”士兵和他们军官一起都哈哈在笑,
这笑声停了,因为脸色发白的小孩
突然出现了,他像维阿拉(1)一样骄傲,
他走来背靠着墙,并对他们说:“我到。”
死神也感到害羞,军官免了他一死。
这场风暴把一切都给搞混了,孩子,
善和恶难以区分,也难分英雄强盗,
你为什么投入这场战斗我不知道,
但你无知的心灵却是崇高的心灵。
你又善良,又勇敢,你在深渊的绝境。
走了两步:一步向母亲,一步向死亡。
孩子有的是天真,而大人后悔难忘,
别人要你做的事,责任不由你承担。
这孩子神气、英勇,他宁可不要平安,
不要生命和游戏,不要春天和朝阳,
只要一座朋友们死去的阴暗高墙。
你呀,还这么年轻,光荣吻你的额头,
就连斯泰西科尔(2)在古希腊,小朋友,
也会请你去守卫阿尔戈斯(3)的城市。
西内日尔(4)会对你说:“我们俩秋色平分!”
蒂尔泰(5)在麦西尼(6),埃斯库罗斯在忒拜(7),
都会承认你属于俊美的青年一代。
你的名字也会被刻上青铜的圆盘(8)。
你也就会和那些俊美的青年一般,
晴天如果向柳荫覆盖的井边走去,
那肩上扛着一罐清水的年轻少女,
她来汲水是要喂气喘吁吁的水牛,
她会低下头沉思,并转身凝视良久。
(佚名译)
【《在一座街垒上面……》赏析/导读】
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世界级的文学巨匠。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诗集有《东方集》、《秋叶集》、《心声集》、《惩罚集》、《凶年集》等,还有剧本《克伦威尔》等。
《在一座街垒上面……》是雨果以巴黎公社斗争历史为题材的著名作品之一,被誉为一首记录巴黎公社斗争历史的小小“史诗”。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于1871年在巴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3月28日公社宣告成立,5月28日公社失败。公社失败后,面对反动派对公社社员的疯狂迫害,雨果挺身而出为社员们辩护。诗中描绘的就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公社小战士形象。这位小战士不但正气凛然,而且笃厚诚实,为了把身边唯一值钱的东西——表,送给妈妈而天真地向执行死刑的士兵请假。
而就是这一情节,更引起读者对反动派的仇恨,他们杀害的是一个孩子啊!诗的后半部,诗人抒发了对小战士的赞美之情,通过大量典故来进行对比,突出了小战士的崇高伟大。诗句感情炽烈,节、行的排列不拘一格,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雨果创作的浪漫主义特征。
(1)维阿拉(1780—1793):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少年英雄,他为保卫共和国在和保王党作战时牺牲,年仅13岁。(2)斯泰西科尔(约公元前640—前580):古希腊抒情诗人,常咏唱英雄故事。(3)阿尔戈斯:希腊古代港口城市,曾受斯巴达的围攻。(4)西内日尔: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弟弟,曾参加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以作战英勇闻名于世。(5)蒂尔泰(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抒情诗人,曾写有激励斗志的诗篇。(6)麦西尼:希腊地名。(7)忒拜:又译底比斯或锡韦,希腊中部地名,古代曾繁荣一时。(8)古希腊将英雄的名字刻于圆形的铜盘上,置于寺庙内或公共建筑物上,以铭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