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苏州的网师园是如何“搬进”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苏州的网师园是如何“搬进”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苏州网师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它虽然不如拙政园、留园等面积广大,但是其景物的优美、建筑的精致、声名的远播,却比其他园林毫不逊色。尤其是园中有一处独立的小小院落,精致优雅,秀美明快,更 “搬进”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是极少数保存至今的宋代园林之一。它的面积并不大,尚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网师园以建筑的精巧和格局的规整而知名。园中有山有水,有亭有楼,虽然建筑众多,却丝毫不显得拥挤,假山、池塘都不算很大,却一点也不觉得局促。在有限的空间里,网师园精心安排各种建筑的位置,布局严谨而又富于变化,达到了小中见大、明暗相生的效果。清代有人称它“有行回不尽之致”、“有云水相忘之乐”,是江南小型园林的代表作品。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苏州的网师园是如何“搬进”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苏州网师园一角

在网师园北侧,有一个三间小轩组成的一个小小院落,构成了一个园中园。它是由网师园的明代主人修建的,作为书斋之用,叫做“殿春簃(yí)”。“殿春”的意思是春天的尾巴,“簃”的意思是高大房屋旁边用竹子搭建的小屋。这个名字取自苏轼诗中的“尚留芍药殿春风”一句。在精致的网师园中,这个庭院更是将古典园林的精致和小巧体现到了极致。殿春簃占地不到一亩,内容却非常丰富。它北部是书房,南部是庭院,小小的空间内充分运用了明暗、虚实、映衬、对照等造园手法,园中广植芭蕉、芍药、翠竹,并堆叠形状奇绝的假山,导入了清澈明秀的泉水,几乎就是江南古典园林精华的浓缩。

「中华文化:园林建筑篇」苏州的网师园是如何“搬进”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殿春簃

让殿春簃名扬天下、走向世界的,则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它的整体仿建。197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了将馆藏的明代家具用最好的效果展示出来,接受了中国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的建议,在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天棚内,用一比一的比例仿建了整座殿春簃,命名为“明轩”。建造明轩的所有材料、部件都在中国定制,高超的工艺质量达到了“值得博物馆和美国政府自豪的标准”。明轩建成后,一经开放便引起了轰动。殿春簃就这样“搬进”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被赞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恒展品”。这件“展品”也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先河,引发了西方国家兴建中国园林的风潮,证明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能够跨越时间和国界,为现代人所接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