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季孟之间

「成语故事」季孟之间

季孟之间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近义词:伯仲之间

出处

《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论语·微子》:“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季孟之间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国内有大贵族三卿,分别是:孟孙、叔孙、季孙三家。这三卿的势力很大。甚至可以决定鲁国的国君人选,鲁国国君经常要让着这三卿,国家权力也基本被这三卿把持。

鲁国的三卿起于鲁庄公时代。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其后代皆形成了三大贵族。这三家贵族在鲁国世代相传、历任卿相,出现“三分公室”的局面。由于这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春秋末年,季孙(平子)氏的势力越见膨胀,鲁国的军政大事,皆由季平子专权。

到了鲁昭公时期鲁国发生内乱,而季氏与郈氏的“斗鸡风波”,将鲁国上层的政治权力的斗争推向顶点。

斗鸡是当时鲁国贵族的一种娱乐和赌博活动。赌博的双方各放出一只勇敢好斗的公鸡,在场地上互相残酷厮杀,获得胜利一方的公鸡,其主人可以赢钱,这种娱乐在鲁都曲阜城内很是流行。恰好季平子在鲁都曲阜的寓所与鲁国另一家贵族郈(hòu)昭伯为邻,这两家常以斗鸡为乐。

两家斗鸡时,不遵守游戏规则,季平子给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鸡套上金属爪子。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也恼怒季平子。然后两家闹下矛盾,另外季平子与臧昭伯也有矛盾,还将臧氏的家臣囚禁了起来。因此,郈氏与臧氏一起诉冤于鲁昭公。鲁昭公对季平子的专权早已不满,一直想搞倒季平子,以恢复公室的权力,于是鲁昭公支持郈氏、臧氏,出兵攻打季平子,孟氏和叔孙氏定不会让季氏消亡,于是鲁国就越来越乱。

三卿势力强大,内乱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三卿获得胜利杀死郈昭伯,鲁昭公无奈只能逃到齐国,当孔子得知鲁昭公逃到齐国的消息后,孔子也追随鲁昭公赶到齐国。孔子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声望的人了。

齐景公对孔子的儒家观点很感兴趣,以孔子的声望一定要好好招待,最好是能把孔子留在齐国,但是齐国大夫晏婴却不是很赞同孔子的观点,觉得孔子的观点不合当时的形势,过于守旧。觉得不应该这么看重孔子,不用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孔子。于是齐景公说:“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意思是接待孔子按照季孙孟孙之间的待遇接待。因为在鲁国三卿中,季孙家实力最强,孟孙家实力最弱。所以按照这样的规格接待,一来照顾了孔子的面子,二来也照顾了自己家大夫晏婴的面子。但是孔子知道后觉得齐景公推崇的周礼不合,于是离开了齐国。

于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季孟之间”成语,指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语故事」季孟之间

季孟之间解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季孟之閒

【注音】:  ㄐ一ˋ ㄇㄥˋ ㄓ ㄐ一ㄢ

【简拼】:  JMZ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语法:季孟之间作宾语;用于比较。

季孟之间造句:

《北齐书·元文遥传》:“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

我的水平现在不过是季孟之间,不能说是最好,也不是最坏。

近义词:伯仲之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