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的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成语故事/典故】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一次有客人来家里拜访,和父亲左雍聊天,夸奖自己的孩子聪慧勤学。

左思的父亲想到左思整天贪玩,心里很难受,两个人的谈话刚好被左思听见,从此左思暗下决心,立志勤奋读书,要让父亲为自己感到骄傲。

左思坚持不懈的学习,几年后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他精心撰写的《三都赋》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

当时还没有印刷术,想看他文章的人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上升。

后来,人们用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比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广泛。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解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洛陽紙貴

【注音】:  ㄌㄨㄛˋ 一ㄤˊ ㄓˇ ㄍㄨㄟˋ

【简拼】:  LYZG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洛;不能读作“ɡè”。

【辩形】:  洛;不能写作“落”。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因为抢着抄写左思的《三都赋》;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出处:《晋书 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语法:洛阳纸贵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洛阳纸贵造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孽海花》第二回:“非不~;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

近义词:有口皆碑、交口称誉、有目共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