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
美国天文学家埃迪于1974年还提出一个极其大胆的观点:太阳正在收缩变小,大约每100年收缩0.1%,即直径每小时缩小1.5米。按此比例缩小下去,不消10万年,太阳就不存在了。
埃迪的主要根据,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从1836年到1953年的太阳观测资料。他发现,这117年间,太阳的直径是不断收缩的。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还研究了美国海军天文台从1846年以来的观测记录和1567年4月9日的一次日环食(埃迪解释这次日环食本应是一次日全食,由于那时的太阳比现在大一些,月亮遮不严太阳光线,因而出现了一个亮环),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看法。
我国科学家万籁等人经过多年的观测和计算,也认为太阳存在着缩小的趋势,并指出太阳半径平均每一百年缩小90~150千米。
按此速度发展下去,太阳将在20万年后从银河系里“消失"。
但有些观测和研究表明太阳也不尽然是在缩小。
著名的德国哥廷根天文台也保存有较好的太阳观测资料,他们的计算表明,太阳大小在200年内变化不大,比起埃迪的数值要小得多。
别的天文台也从水星凌日的材料加以论证。根据42次水星凌日的观测记录发现,300年来,太阳非但没有缩小,还略有增大。英国天文学家帕克斯借助1981年日全食的机会进行了相关的观测,其结论也不利于埃迪。
前苏联天文物理学家对太阳大小进行了数十年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太阳直径存在着周期运动,每隔160分钟增长10千米,然后收缩还原。
争论还在进行着,看样子应该还要长时间继续下去。
现在同学们了解太阳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